每日經濟新聞 2024-06-29 17:57:50
每經編輯 段煉
明天(6月30日),南京西路上的梅龍鎮伊勢丹百貨就將正式謝幕了,門口已經掛出了“感恩海報”,告別儀式情懷滿滿。商店內也有倒計時標志和感恩相遇的牌子。
圖片來源:上觀新聞
不少上海人都對這家開了20多年的百貨商店感情很深。
關門前清倉:商品基本都是五折起
還有很多兩折三折的
今年3月25日,上海梅龍鎮伊勢丹百貨宣布將于6月30日終止營業。
據第一財經,對此,有伊勢丹內部人士表示,關店原因就是租約到期,其實公司去年就已經基本確定了在今年租約到期后會關閉門店。
雖然面臨閉店,但也不僅僅只有不舍,還有清倉和史無前例的折扣,眾多市民都跑去撿漏,現場相當火爆。商品基本都是五折起,還有很多兩折三折的。
圖片來源:上觀新聞視頻截圖
很多市民都來這里再最后逛一次熟悉的伊勢丹,整個商店充滿了溫馨。進門的大屏幕上甚至還以閉店為主題向顧客征集投稿。
在閉店倒計時的這段時間伊勢丹還為老員工拍攝了個人短片,講述他們的故事,不少員工都在這里服務了20多年。
有網友看了說:“蠻感動的,要關門了,還為員工拍了溫馨的小短片收尾。”
曾遍布全國多個城市
如今內地僅剩一家店
公開信息顯示,1997年,梅龍鎮廣場一亮相南京西路,就驚艷了整個城市,商場建筑外觀融合了歐陸設計特色,典雅又瑰麗。內部從底層一直延伸到七層的中庭,其輝煌、明亮讓當時的上海人嘆為觀止,儼然一個迷人的“購物天堂”。
圖片來源:上觀新聞
很長一段時間內,梅龍鎮廣場和中信泰富、恒隆廣場、上海商城等一起,共同組成了靜安“最強天際線”,尤其是“梅泰恒金三角”,商業之繁榮、地理位置之優越滬上很少有能與之比肩。
伊勢丹則是梅龍鎮廣場的主要商戶之一,堪稱南京西路“最高檔商圈”地位的奠定者之一,陪伴上海人20多年之久。作為最早進入上海市場的日系百貨之一,伊勢丹曾經是上海新潮時髦的象征,印著“Isetan”字樣的購物紙袋,是上海人拎在手上“扎臺型”的,很多人都會反復使用。
時光飛逝,梅龍鎮廣場的光彩正在消逝。在梅泰恒“金三角”中,領頭的梅龍鎮不及恒隆廣場的業績常青,也沒有中信泰富重新改造后的新潮,逐漸變成了“冷門商場”,人氣不再。再加上上海近年來不斷開出全新的高端百貨和購物中心,選擇也不再單一,老牌百貨也就愈發失去了競爭力。
“上海一代人的回憶逐漸成了時代的眼淚。”不少網友感慨,當初在這里買到了不少人生中的“第一件”,堪稱青春的回憶。但記者在大眾點評和社交媒體上看到,“冷清”“安靜”“很久沒去逛過了”“昔日的繁華一去不復返”,卻是最常見的形容。“這段時間再去一次梅龍鎮伊勢丹,買‘最后一件’商品”也許會成為上海人回憶往昔的一種紀念方式。
早在2008年,內地首店上海華亭伊勢丹百貨關門結業;到了2013年,沈陽伊勢丹百貨也停止運營。而在2022年,伊勢丹在成都的兩家店也全部停業。去年年底,天津伊勢丹發布公告,伊勢丹南京路店將于2024年4月14日終止營業,濱海伊勢丹店則在3月11日終止經營。再加上上海梅龍鎮伊勢丹的關閉,伊勢丹在國內僅剩天津仁恒伊勢丹。
圖片來源:伊勢丹官網
遭遇購物中心和電商“兩面夾擊”
此前已有多家知名百貨關閉門店
節節敗退的伊勢丹,實際上也是如今日資百貨在中國集體衰落的縮影。
盡管租約到期的確是客觀理由,但在業界看來,近幾年百貨業迎來關店潮,大量知名百貨關閉,其實折射出百貨這個業態的問題。比如上海六百在今年2月18日營業結束后正式閉店,就在上海六百附近,經營了30年的上海太平洋百貨徐匯店于2023年8月31日正式閉店。
據壹覽商業不完全統計,2022年至少有35家百貨門店關閉。聯商網零售研究中心統計,2023年全國范圍內有21家百貨商場停業閉店,其中包括太平洋百貨、永旺、百盛、解百、大洋百貨、新世界百貨等曾經火爆一時的知名百貨。
曾經在1997年就已經進入中國市場的伊藤洋華堂也在不斷關店。它在北京市場已經由10多家店關閉至最后一家。即使是在福地成都,伊藤洋華堂也在收縮經營網絡,運營了25年的春熙路門店在2022年正式停止運營。?
上海高島屋百貨曾在2019年6月宣布即將退出中國,但在得到業主公司和相關部門的協助后又表示將繼續經營。在大眾點評和社交媒體上,冷清仍然是最常見的形容詞。表現最好的或許是2021年開業的寧波阪急百貨,但這更像是一家奢侈購物中心,而非傳統日系百貨,其成功只能看作個例。
在購物中心和電商的雙重沖擊下,整個中國百貨行業已經承壓多年。不僅日資百貨難做,就連王府井集團這樣的中國百貨集團都面臨著營收增長困境。
據第一財經,記者采訪了解到,百貨一度是非常受歡迎的零售業態,但隨著購物中心的崛起、商品的增加,沖擊了一大波百貨店,因為購物中心采取各個品牌單獨門店經營,商品細分和品牌性質更強,且購物中心的招商更多元化和靈活化,商品也更豐富。而近幾年隨著體驗式業態和互聯網崛起,更是沖擊了老化的百貨店。
種種原因疊加,最終都導致了百貨的落寞。梅龍鎮伊勢丹百貨不是第一家,也不會是最后一家在集體落寞中關閉的百貨商場。
編輯|段煉 杜波
校對|何小桃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上觀新聞、儂好上海、新聞坊、新民晚報、第一財經、界面新聞、東方網、澎湃新聞、新聞晨報、公開資料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