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6-30 13:05:58
每經編輯 段煉
“藍莓論克賣變論斤稱”“榴蓮價格跳水”“山東櫻桃價格腰斬了”“荔枝從一斤70元跌至個位數”“楊梅降價了”……繼“陽光玫瑰”葡萄之后,藍莓、榴蓮、國產車厘子等高價水果,紛紛因今年大降價而排隊登上熱搜,高端水果平民化再次引發討論。
高端水果價格變得“親民”,真的不香了嗎?記者近日采訪多家平臺采銷部門、種植戶了解到,高端水果價格變動與供需有關。國產車厘子新增陜西、甘肅等多個新產區,試種新品種后迎來規模化種植;頭部企業擁抱新種植技術, 產量品質均有提升。此外,隨著消費端對突尼斯軟籽石榴、國產車厘子等高端水果認知度提升,銷售端競爭激烈,進一步優化供應鏈后讓利消費者。
據中新財經,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表示,這源于水果價格的周期性波動。他表示,前幾年水果價格較高,提升了果農積極性,因此果農擴大種植面積,再加上部分水果生長期氣候條件較好,使得產量增加。又正逢西瓜、櫻桃、荔枝、藍莓等集中上市期,供給上升促使價格下跌。
引進新品種開啟規?;N植
“技術、品種成熟了,市場就充分競爭了”
“水果皇后”藍莓的降價快速成為消費端熱議話題。這種一小盒動輒數十元的漿果,往常多是超市、水果店擺在C位的水果,今年卻像 “陽光玫瑰”葡萄一樣,成促銷中的引流單品。
記者采訪了解到,藍莓價格的下降與國內產區崛起有關。截至2023年,全國藍莓種植面積接近115.5萬畝,產量52.5萬噸。山東、吉林、遼寧、貴州、云南等多個省份掀起規模化種植熱潮。其中,云南藍莓種植面積17.6萬畝,產量10.5萬噸,占全國產量20%。
圖片來源:南方都市報
經過近20年發展,云南已發展成全國優勢藍莓主產區。云南早晚溫差大、日照時間長,有藍莓喜歡的低溫,滇中等地土壤酸堿度適宜,可栽培大部分藍莓品種。云南也成為Driscoll's怡顆莓、佳沃、海升等國際漿果巨頭的種植基地。
在藍莓行業待了超十年的張衛國告訴記者,氣候是云南產區的一大優勢。得益于氣候,云南藍莓最快下果。早熟品種12月左右即可上市,填補了進口藍莓和國內其他產區藍莓的空檔期。另一方面,藍莓的核心是品種。他提到,云南產區不僅種植面積增加,新品種果形大、口感甜、上市早,國內其他產區仍在改品種。以作為全球最大的新鮮漿果公司——怡顆莓為例,種植的是與育種企業合作開發的新品種。“我們自己也培育新品種,在花都建立多個基地。”
國產車厘子同樣有多個國內新產區崛起。某電商平臺采銷人員張天禹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國產車厘子指科迪亞、瑞吉娜等高端品種,與智利車厘子同品種誕育的果實,也被稱為大櫻桃。近年來,銅川、甘肅等地引進上述高端品種,今年大規模上市,價格僅為智利車厘子的五分之一。
張衛國認為,新產區發展帶來產量的增加,某一階段內的產量與需求的不匹配必然導致價格波動。與此同時,新品種從試種到成熟也帶來價格的下降,這是每個新品種發展的必經之路。“技術、品種成熟了,市場就充分競爭了。”
高端水果的品質和產量與種植技術息息相關。藍莓產業中,不少品牌和種植采用基質栽培技術。怡顆莓2013年進入云南,開啟漿果業務。去年,怡顆莓在云南的藍莓總種植面積約1.5萬公頃。據了解,怡顆莓的藍莓基地采用現代種植方式,即基質栽培,而非傳統的在土壤中種植。
記者此前走訪位于花都區的“廣州中植農業”看到,基地放棄露天種植,采用最新的基質栽培技術,大棚內的藍莓“吃”進口泥炭、椰糠、珍珠巖組成“土壤”,“喝”電腦調配的定制化“營養餐”,補充氮磷鉀和各種微量元素,產出的藍莓果徑大、口感甜。
而在陜西銅川,種植基地引種捷克、德國、法國等地優質甜櫻桃品種,采取格架栽培、水肥一體的種植模式,以及標準化的采后管理,全程溫控冷鏈供應技術,填補國內大櫻桃晚熟品種的市場空白。
高端水果的價格下降也與氣候相關。張天禹告訴記者,國產車厘子的晚熟品種采摘期只有5-7天,晴天采摘可保存5天左右,雨天采摘僅可保存一天,與今年的荔枝相似。記者走訪時注意到,因雨水過多,妃子笑等早熟荔枝品種產量不受影響,但桂味荔枝產量極少,市場價飆升。
“各大平臺卷價格,
投入大量流量資源和補貼等”
榴蓮、藍莓、國產車厘子等高客單價水果一直是線上線下爭搶的爆款。
在超級大單品營銷策略下,電商和生鮮平臺加大對高端水果宣傳的同時,深入源頭,縮短中間環節,并為種植端提供用戶數據指導種植、規范采后管理辦法。
據張天禹介紹,自己所在的電商平臺今年采用源頭直發,在產地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根據智利標準引導制定國內種植園區標準,并吸取相關銷售渠道的建議,在國產車厘子顏色、糖度、硬度等方面敲定相關制度。
圖片來源:川觀新聞
多位生鮮水果商家告訴記者,在各大平臺卷價格的浪潮之下,為高端水果投入大量流量資源和補貼等,到源頭拼供應鏈,降低價格的同時提高了國產高端水果認知度。
“未來,高端水果可能將出現多元化、定制化、普及化等發展趨勢。”多位業內人士認為,“天價”水果并非常態,價格終究要回歸市場。“最有力最持久的營銷,歸根結底還是水果的品質力。對消費者來說,原本物以稀為貴的水果,如今‘飛入尋常百姓家’,這是一件好事。”
編輯|段煉 易啟江
校對|王月龍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央視網、南方都市報、中新財經、川觀新聞、公開資料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