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4 15:51:56
零跑汽車邁上了新臺階!
7月1日,零跑汽車公布6月交付成績,6月零跑汽車交付量為20116輛,同比增長52.3%,成功躋身2萬俱樂部,創下了月交付成績的新高。得益于上半年整體強勢的表現,2024年上半年,零跑汽車累計交付86696輛,穩居新勢力車企第一梯隊,并進入中國新能源車企銷量前十。
值得一提的是,小紅書ID“零跑搬磚小能手”發布的圖片顯示,零跑汽車6月實際鎖單量達到25749輛,更有單日鎖單量達到2816輛。對比來看,這一數據不僅與一些造車新勢力的周鎖單量相當,更是和部分二線新勢力車企的月銷數據持平。
事實上,零跑汽車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并不容易。從去年開始,新能源汽車淘汰賽槍響已經成為行業共識,各家車企都在爭搶留在場上的資格,價格戰浪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而且零跑汽車身處競爭最為激烈的大眾市場,競爭強度不可謂不大。
在這樣的背景下,逆勢實現持續向上的“零跑樣本”值得業界探討和研究,同時也讓業界對零跑汽車下半年的發展有了更大的期待。
從企業戰略發展的角度審視,零跑汽車一直在致力于進入主流市場,目標是成為消費者在考慮購買15萬至20萬元價格區間車型時的優選。今年3月,零跑汽車提出了重新定義15萬至20萬元車型選擇標準的愿景,并推出了“選車看零跑,價值有參考”的宣傳口號,以強化其品牌在消費者心中的價值定位。
對于零跑汽車的愿景,朱江明解釋道:“我是工程師出身,技術型的管理者,更多想利用技術優勢去做產品,也希望零跑所做出來的產品要符合零跑品牌的價值觀,希望給用戶帶來更高的配置、更優的品質,好而不貴。所以我們一直說要做‘汽車界的優衣庫’,未來也會一直秉承這樣的理念。”
在業界多數專家眼中,汽車產業是一個典型的資本密集和高投資行業,且目前所有汽車制造商都不可避免地被卷入了行業內的價格競爭。在這種情境下,想要簡單復制“優衣庫模式”似乎頗具挑戰。因此,朱江明的回答是對汽車行業進行“祛魅”。
“汽車最終一定是耐用的消費品、代步工具。將車作為代步工具來做,這個產業可能更有優勢。我們的品牌定位就是希望給用戶提供更高配置、更優品質、好而不貴的產品,不管有多大的誘惑,毛利有多高或者空間有多大,零跑始終會堅持把汽車作為大眾消費品。”朱江明說。
從零跑汽車的產品來看,目前其在售產品共有5款。其中,除了零跑T03之外,其他四款(零跑C16、C11、C10、C01)的價格主要集中在15萬元至20萬元的范圍內,其中多數車型的定價接近15萬元這一價位。
對此,朱江明表示:“C系列都是集中在以15萬為中心的這一價格帶的產品,我們希望C系列把15萬元左右的價格帶做深做透,首先在這個價格帶占有比較高的市場份額,我們也希望在這個價格帶,能夠努力做到每月3萬輛以上的銷量。”
“要聚焦一個價格帶的客戶,聚焦這個價格帶的產品及其配置的零部件,才可能把這個價格帶做透。不然的話又要做(售價)高的,又要做(售價)低的,用戶不同,產品也不同,那戰線就會很長。”朱江明補充道。
與即將推出全新品牌的友商們相比,采用打通、打穿、打透一個市場策略的零跑汽車的速度雖不快,卻足夠扎實。“零跑汽車的風格是穩扎穩打,在所有造車新勢力里面(就像)是一只烏龜,一步一個腳印,(力爭)能夠每年進步一點點。”朱江明說。
面向大眾市場確實意味著企業有機會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但同時也不可避免地面臨更激烈的競爭壓力。尤其是在15萬元左右的細分市場,零跑汽車不僅要與比亞迪、長安、吉利等自主品牌進行競爭,同時也要面對大眾、本田、豐田等傳統汽車巨頭的“守擂”。
此外,在零跑汽車所處的細分市場中,消費者對價格、配置和品質更為敏感。對于新勢力品牌來說,要在這一領域與擁有豐富造車經驗和規模優勢的傳統汽車制造商競爭,無疑更具挑戰性。這也正是許多新勢力品牌選擇進入高端市場的重要原因之一。
面對這樣的難題,零跑汽車選擇以技術、以全域自研來破解。“我始終相信,堅持技術自研,才能造出有靈魂的車。”朱江明表示,自成立之初,零跑汽車就定下了“全域自研”的策略,公司初創階段就成立了動力系統、智能網聯、電子電氣架構、座艙以及智能駕駛等團隊。
今年1月,零跑汽車發布LEAP3.0六大智能電動核心技術:88%高通用化率的自研全球化整車架構;四域合一的中央集成式電子電氣架構——“四葉草”中央集成式電子電氣架構;新能源黃金動總:CTC電池+油冷電驅;一顆8295芯片實現艙駕行泊融合技術;無需開城的NAC城市全場景通行技術。
值得注意的是,內功的修煉和沉淀讓零跑汽車在市場競爭中不僅能夠快速出招,而且能夠享受技術帶來的成本紅利。朱江明透露,零跑汽車占60%成本的零部件是自研自制的,可以省出一部分的成本空間,把利潤讓給用戶。
零跑汽車還在通用技術創新方面實現降本。“我們用一顆8295芯片做了L2級的ADAS、整車360度環視、自動泊車、音響調音等,這是別的廠家都沒有的,只有零跑通過全域自研能夠把一顆芯片發揮最大的效率,這些創新可以讓用戶能享受到像8295這樣的芯片,又能夠享受到非常平民的價格。”朱江明說。
值得一提的是,持續的降本增效、技術創新,不僅讓零跑汽車在堅持提供高性價比產品的同時,持續推出質量上乘且價格合理的汽車,而且還在逐步提高自身的毛利率。數據顯示,零跑汽車在2023年首度實現全年毛利率轉正;今年第一季度更是實現了營收同比增長141.7%。
在正向循環和良好的前景下,機構也肯定了零跑汽車的成績。東吳證券發布研究報告稱,給予零跑汽車“買入”評級。“考慮公司卡位主流新能源車市場,在研發/渠道/供應鏈管理多方面優勢明顯。公司應該享受更高估值。”
基于近十年的積累與沉淀,零跑汽車已經能夠依托技術在中國市場贏得一定的生存空間,成為新勢力頭部選手之一。但在零跑汽車看來,技術的邊界并不僅僅服務于自身,汽車市場的邊界也不應限于國內。車企除了要在國內市場立足,也需要面向全球化競爭和挑戰。
“我覺得作為一個車企,最終要能夠立住腳一定是全球化的。我們看全球前十名的車企基本上要做到年銷售300萬輛以上的規模。所以作為車企,至少50%以上的市場在海外,這樣才能夠比較容易做到300萬輛以上的規模。”朱江明說。
5月14日,零跑汽車與Stellantis集團共同打造的合資公司零跑國際成立,合資公司獨家擁有向全球其他市場開展出口和銷售業務,以及獨家擁有在當地制造零跑汽車產品的權利,計劃自今年9月起在法國、意大利、德國、荷蘭、西班牙、葡萄牙、比利時、希臘和羅馬尼亞9國推出零跑汽車產品。
不同于大眾汽車投資小鵬汽車以提升在中國市場產品競爭力的合作模式,在零跑汽車與Stellantis集團的合作中,零跑汽車在合資公司內部仍將扮演主導技術研發、提供具備國際競爭力產品的角色,其不需要在海外建立大量的銷售渠道和生產基地,降低成本投入的同時,可以用更快的速度占領市場。
更為重要的是,零跑國際成立不僅在于零跑汽車可以走向海外市場,更重要的是零跑國際是中國汽車行業首個反向合資公司,同時也是中國汽車出海模式的創新解和樣本案例,標志著中國汽車行業從“引進來”到“走出去”的轉變。
此外,成立零跑國際合資公司,還可以為零跑汽車“Tier1供應商”的發展模式帶來幫助。“零跑通過9年時間積累了很多技術,同時我們自己的零部件,自用有了一定的規模。把我們一些電子核心零部件銷售給Stellantis,以及其他更多的OEM的廠商,這也是未來零跑的分支。”朱江明說。
朱江明表示,零跑汽車將繼續構建“國內市場+海外市場+Tier1供應商”的發展模式。未來,零跑汽車將繼續以中國市場為依托,拓展新的業務增長點,實現在海外整車銷售及三電核心零部件外供業務的突破,這也有望幫助零跑加速實現凈利潤轉正。
目前來看,零跑汽車正憑借獨到的市場洞察、產品策略及在成本控制、技術創新方面的積累,在國內15萬至20萬元這一大眾化價格區間跑通了生意邏輯,成功驗證了其聚焦大眾市場的戰略眼光。鑒于此,掌握了這一商業邏輯的零跑汽車,其在海外市場上的表現愈發引人關注。
(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文/十一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