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日報 2024-07-05 21:12:33
家住四川省涼山州甘洛縣的吉克大爺今年55歲,不識字漢語也不流利,之前就醫都是子女排隊辦理手續。自甘洛縣人民醫院入院“一站式”服務和床旁結算服務推出后,出院患者結算排隊時間從30多分鐘縮短到現在的3分鐘。
這天,吉克大爺在護士的幫助下,在科室里早早辦理好了出院手續。吉克大爺的子女得知后十分驚訝:“太方便了,以前出院要拿一堆資料到樓下辦理,結算窗口還排滿了人,現在在科室就能辦理出院。”
翻開甘洛縣人民醫院就醫體驗反饋表,一句句“滿意”記錄在冊,上千條反饋信息承載著來自甘洛百姓的認可。數據顯示,2024年1至5月,門急診人次較2023年同比增長13.94%,住院人次增長6.67%,手術臺次增長25.19%,業務收入增長11.46%,這些喜人改變的背后,是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區對口四川省甘洛縣近兩年來開展“組團式”醫療幫扶結下的碩果。
奉甘“組團式”醫療幫扶以來,甘洛縣人民醫院借鑒“浙江經驗”,著力開展智慧化醫院建設。甘洛縣人民醫院完成了全院5G網絡鋪設,為智慧化醫院建設奠定堅實基礎,先后建成清廉醫院建設智慧化管理系統、SPD耗材管理平臺、設備管理系統、管理智慧平臺、智慧化門診藥房,引進全自動生化檢驗流水線和自動采血系統……
待甘洛縣人民醫院第二住院綜合大樓建成后,將以天橋形式打通門診綜合大樓和兩幢住院綜合大樓,實施全院藥品、耗材、標本、病例、被服等物流機器人自動運送,極大降低醫院物流成本和方便患者。
為解決甘洛百姓不了解、不方便、路太遠的就醫困境,奉甘“組團式”醫療幫扶隊長、甘洛縣人民醫院院長金海英結合浙江運行成熟的醫聯體經驗,在甘洛縣田壩鎮因地制宜推出新型醫療聯合體,將醫院專家送到老百姓“家門口”,讓患者真切體驗到來自縣醫院專家的醫療服務。
同時,甘洛縣人民醫院以村醫為媒介,以組或社區為單位建立健康科普微信群,點對點將醫院的醫療技術、健康科普等信息送到群眾眼前。從2023年8月到2024年3月,歷時51天,義診團隊走完全縣127個村,服務5733人次,通過“末梢式”微信宣傳和全覆蓋式義診將健康送達最基層。
針對甘洛縣人民醫院“五大中心”創建難題,2023年12月,兩位來自奉化的專家跨越2千多公里抵達甘洛,協助甘洛縣人民醫院制定符合自身實際情況的制度流程,創傷中心和卒中中心都有了跨越式的發展。
“經過奉化區的周挺老師現場指導,我們卒中中心在院內急救流程上有了很大突破,以前患者入院到溶栓可能要2小時左右,現在最短41分鐘。”甘洛縣人民醫院卒中中心負責人范興強說道,今年以來成功溶栓12位腦梗患者。
在數字醫療上,奉甘兩地“一拍即合”,牽手打造縣域協同救治體系網絡,建立以縣醫院為龍頭、鄉鎮衛生院為基礎的區域救治網絡體系,實現同質化診斷服務。
借助“組團式”幫扶這一契機,甘洛縣人民醫院還推出“云膠片”服務,并與縣域內有放射影像檢查設備的田壩衛生院和中彝醫院進行數據聯通。
目前,基層醫院可以通過遠程平臺將影像數據和圖像上傳至數據中心,由縣人民醫院放射科診斷醫師通過云平臺閱片并出具診斷報告,再將結果傳回各基層醫院,讓患者享受到“拍片在家門口、診斷在縣醫院”的全新體驗。
隨著心電診斷中心、醫學影像診斷中心、醫學檢驗中心、病理診斷中心、消毒供應中心等“全縣醫療資源共享”五大中心建成,甘洛縣人民醫院在涼山州內率先實現了覆蓋全縣醫療機構的“心電一張網”和“影像一張網”。
據統計,2024年上半年,心電診斷中心共診斷病例13857例,其中鄉鎮衛生院1112例;醫學檢驗中心檢驗檢查量達154882人次,并開展微量元素、血鉛、HpV、結核耐藥基因、胃功能三項等檢驗類新技術,填補多項檢驗空白。
徐瓊 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龍成
來源:農民日報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