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apcyb"></cite>
  1. <dfn id="apcyb"><rp id="apcyb"></rp></dfn>

  2. <cite id="apcyb"><noscript id="apcyb"><address id="apcyb"></address></noscript></cite>

    <tt id="apcyb"></tt>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全國碳市場累計成交268.65億元 企業建議增加碳金融產品

    每日經濟新聞 2024-07-06 14:05:13

    ◎全國碳排放權注冊登記結算系統(中碳登)數據顯示,截至7月5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累計成交總量4.64億噸,累計成交總額268.65億元。

    每經記者 張明雙    每經編輯 陳俊杰    

    7月5日,“兩湖對話”碳市場和碳金融國際合作對接會在武漢舉辦?!睹咳战洕侣劇酚浾咴跁汐@悉,進入到第二個履約周期后,全國碳市場交易量比第一個履約周期增長19%,成交量增長了89%,參與交易的企業增加近50%。

    全國碳排放權注冊登記結算系統(中碳登)數據顯示,截至7月5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累計成交總量4.64億噸,累計成交總額268.65億元。碳排放權登記結算(武漢)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黃岱表示,全國碳市場自啟動以來,交易日益活躍,碳價穩中有升,市場功能逐步得到彰顯。

    記者注意到,面對碳市場擴容信號不斷釋放、碳價呈現上漲趨勢,有企業提出參與碳市場的思考,包括增加碳金融產品,增加企業在碳市場中的履約路徑,減少履約成本和風險等。

    碳交易價格3年上漲約90%

    7月5日,全國碳市場成交均價為91.16元/噸,相比于2021年7月啟動時的48元/噸,碳配額價格上漲約90%。

    “增強了企業‘排碳有成本,減碳有收益’的低碳發展意識。”對于近幾年來碳市場的發展,碳排放權登記結算(武漢)有限責任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朱國輝表示,通過兩個履約周期的工作,全國電力行業減碳成本降低了約350億元,有效地落實了企業減碳履約的社會責任。

    資料顯示,中碳登承擔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登記、交易、結算等職能,為全國各級生態環境部門提供碳排放配額分配、履約等綜合管理服務,為納入主體提供碳排放權交易開戶、交易結算、資產管理等市場化服務。

    朱國輝介紹,全國碳市場2021年7月正式上線后,囊括了電力行業2162家企業,排放量分配額45億噸左右,占全國碳排放總量的40%,目前交易日趨活躍,價格也呈現了上漲的態勢;目前,兩個履約周期分配配額超190億噸,按現在市場價格計算,資產價格超過1.5萬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碳交易市場納入了電力行業,但當前我國高排放行業還包括鋼鐵、建材、有色、石化等,隨著電力行業碳交易規模增加,碳市場擴容的聲音也開始出現。

    對于未來的碳市場變化,朱國輝認為,全國碳市場擴容是大概率事件,今年會增加水泥、電解鋁和鋼鐵行業,全年碳分配量將達到80億噸左右;參與的對象增加,如合格的機構投資者;品種會逐步增加;分配方式會更加多元,目前是免費分配配額,從明年開始有可能進行有償分配;更加體現碳排放邊際成本,碳排放價格進一步向上攀升;以碳為媒的綠色金融會快速增長。

    企業建言如何應對碳市場變化

    在碳市場交易活躍、碳價穩步提升的情況下,部分納入全國碳市場的重點企業,在推動自身綠色低碳發展方面已經初步取得成效。

    黃岱介紹,全國碳市場開市以來,控排企業加快組建專業化的碳市場管理公司,參與碳資產運營、數據質量管理、綠色低碳投資等重點領域。例如,中國石化旗下的中化能科碳資產運營有限公司已經實現碳交易投資盈利,并利用投資盈利支持可再生能源和低碳投資。

    隨著碳市場擴容信號不斷釋放、碳價呈現上漲趨勢,部分企業也在思考如何更好地參與碳市場,并提出了相應建議。中煤集團碳資產管理中心項目經理索海翔表示,碳價上漲是必然的趨勢,未來碳市場擴容會有哪些行業要納入進來,納入后對現有碳市場會有哪些影響,包括配額分配方案變化、配額履約等,這些都是能源企業參與碳市場需要考慮的問題,希望加快建設碳市場政策體系,增強企業的碳市場預期,增加企業在碳市場履約中的路徑,減少企業履約成本和風險。

    中化能科碳資產運營有限公司碳資產運營管理部總經理方龍表示,未來石化、化工行業所管理的碳資產體量將是成倍數增長,管理團隊首要工作是幫助企業做好降低履約成本;希望投資機構擴容進程加快,能有更多豐富的碳資產管理模式進入市場,幫助企業進行風險管控、資產運營。

    京能十堰熱電有限公司環保主管劉耕詩則表示,碳市場交易產品需要更多創新,以體現金融屬性,基于碳配額的開發產品和衍生產品,如碳期貨、碳期權、碳債權等,若被納入交易體系,碳市場功能將得到更加充分的發揮,市場潛力也將得到更加充分釋放,極大的激發市場活力性。

    記者注意到,已有部分機構推出基于碳市場的金融創新產品和服務,如中國民生銀行豐富了綠色低碳金融產品供給,包括全國碳配額貸款、全國碳配額擔保信用證、跨履約期地方碳配額擔保貸款等,還在中碳登大廈設立碳金融創新實驗室,著重加強碳金融業務研究、創新項目服務、平臺交流等,探索開發碳債券、碳遠期,碳期權等產品;中信證券2023年與湖北某企業落地國內首筆基于湖北碳排放配額交易,企業通過回購交易將預分配的碳交易權盤活。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7月5日,“兩湖對話”碳市場和碳金融國際合作對接會在武漢舉辦?!睹咳战洕侣劇酚浾咴跁汐@悉,進入到第二個履約周期后,全國碳市場交易量比第一個履約周期增長19%,成交量增長了89%,參與交易的企業增加近50%。 全國碳排放權注冊登記結算系統(中碳登)數據顯示,截至7月5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累計成交總量4.64億噸,累計成交總額268.65億元。碳排放權登記結算(武漢)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黃岱表示,全國碳市場自啟動以來,交易日益活躍,碳價穩中有升,市場功能逐步得到彰顯。 記者注意到,面對碳市場擴容信號不斷釋放、碳價呈現上漲趨勢,有企業提出參與碳市場的思考,包括增加碳金融產品,增加企業在碳市場中的履約路徑,減少履約成本和風險等。 碳交易價格3年上漲約90% 7月5日,全國碳市場成交均價為91.16元/噸,相比于2021年7月啟動時的48元/噸,碳配額價格上漲約90%。 “增強了企業‘排碳有成本,減碳有收益’的低碳發展意識?!睂τ诮鼛啄陙硖际袌龅陌l展,碳排放權登記結算(武漢)有限責任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朱國輝表示,通過兩個履約周期的工作,全國電力行業減碳成本降低了約350億元,有效地落實了企業減碳履約的社會責任。 資料顯示,中碳登承擔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登記、交易、結算等職能,為全國各級生態環境部門提供碳排放配額分配、履約等綜合管理服務,為納入主體提供碳排放權交易開戶、交易結算、資產管理等市場化服務。 朱國輝介紹,全國碳市場2021年7月正式上線后,囊括了電力行業2162家企業,排放量分配額45億噸左右,占全國碳排放總量的40%,目前交易日趨活躍,價格也呈現了上漲的態勢;目前,兩個履約周期分配配額超190億噸,按現在市場價格計算,資產價格超過1.5萬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碳交易市場納入了電力行業,但當前我國高排放行業還包括鋼鐵、建材、有色、石化等,隨著電力行業碳交易規模增加,碳市場擴容的聲音也開始出現。 對于未來的碳市場變化,朱國輝認為,全國碳市場擴容是大概率事件,今年會增加水泥、電解鋁和鋼鐵行業,全年碳分配量將達到80億噸左右;參與的對象增加,如合格的機構投資者;品種會逐步增加;分配方式會更加多元,目前是免費分配配額,從明年開始有可能進行有償分配;更加體現碳排放邊際成本,碳排放價格進一步向上攀升;以碳為媒的綠色金融會快速增長。 企業建言如何應對碳市場變化 在碳市場交易活躍、碳價穩步提升的情況下,部分納入全國碳市場的重點企業,在推動自身綠色低碳發展方面已經初步取得成效。 黃岱介紹,全國碳市場開市以來,控排企業加快組建專業化的碳市場管理公司,參與碳資產運營、數據質量管理、綠色低碳投資等重點領域。例如,中國石化旗下的中化能科碳資產運營有限公司已經實現碳交易投資盈利,并利用投資盈利支持可再生能源和低碳投資。 隨著碳市場擴容信號不斷釋放、碳價呈現上漲趨勢,部分企業也在思考如何更好地參與碳市場,并提出了相應建議。中煤集團碳資產管理中心項目經理索海翔表示,碳價上漲是必然的趨勢,未來碳市場擴容會有哪些行業要納入進來,納入后對現有碳市場會有哪些影響,包括配額分配方案變化、配額履約等,這些都是能源企業參與碳市場需要考慮的問題,希望加快建設碳市場政策體系,增強企業的碳市場預期,增加企業在碳市場履約中的路徑,減少企業履約成本和風險。 中化能科碳資產運營有限公司碳資產運營管理部總經理方龍表示,未來石化、化工行業所管理的碳資產體量將是成倍數增長,管理團隊首要工作是幫助企業做好降低履約成本;希望投資機構擴容進程加快,能有更多豐富的碳資產管理模式進入市場,幫助企業進行風險管控、資產運營。 京能十堰熱電有限公司環保主管劉耕詩則表示,碳市場交易產品需要更多創新,以體現金融屬性,基于碳配額的開發產品和衍生產品,如碳期貨、碳期權、碳債權等,若被納入交易體系,碳市場功能將得到更加充分的發揮,市場潛力也將得到更加充分釋放,極大的激發市場活力性。 記者注意到,已有部分機構推出基于碳市場的金融創新產品和服務,如中國民生銀行豐富了綠色低碳金融產品供給,包括全國碳配額貸款、全國碳配額擔保信用證、跨履約期地方碳配額擔保貸款等,還在中碳登大廈設立碳金融創新實驗室,著重加強碳金融業務研究、創新項目服務、平臺交流等,探索開發碳債券、碳遠期,碳期權等產品;中信證券2023年與湖北某企業落地國內首筆基于湖北碳排放配額交易,企業通過回購交易將預分配的碳交易權盤活。
    碳排放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cite id="apcyb"></cite>
    1. <dfn id="apcyb"><rp id="apcyb"></rp></dfn>

    2. <cite id="apcyb"><noscript id="apcyb"><address id="apcyb"></address></noscript></cite>

      <tt id="apcyb"></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