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7-10 18:19:37
建設寄遞渠道安全監管的“綠盾”工程,建成了大數據管理平臺,開展了行業智能安檢、智能視聽監控技術開發和應用,實現了郵件快件寄遞動態可跟蹤、隱患可發現、事件可預警、風險可管控、責任可追溯。同時,推進郵件快件隱私面單應用,努力為郵政快遞用戶的個人信息安全筑起科技“防護罩”。
每經記者 李宣璋 每經編輯 陳星
7月10日,國新辦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交通運輸事業發展情況。
近年來我國郵政快遞業高速發展,方便老百姓生活的同時,也產生了一定的安全風險。針對保障寄遞渠道安全,《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發布會現場提問。
國家郵政局局長趙沖久在回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問時表示,寄遞渠道具有點多線長、覆蓋面廣、人貨分離等特點,快遞業的經濟性比較好,同時非常快捷,這些特點容易被不法人員利用,從事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同時,快遞業涉及郵件快件、人員、車輛、場地、數據交換等多要素、多環節,安全管理環節多、覆蓋面廣、管理難度大。
趙沖久表示,正是因為寄遞服務與人民群眾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因此寄遞安全事關國計民生。郵政管理部門包括全行業,全力保障寄遞渠道安全暢通和行業安全穩定。主要開展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積極完善寄遞安全防控體系。結合寄遞行業特點,建立了實名收寄、收寄驗視、過機安檢三位一體模式。實名收寄就是寄東西要實名制,收寄驗視就是在攬收過程中做簡單的驗視,同時安裝安檢設備,這就是三位一體的防控模式。發布禁止寄遞物品管理規定,深化寄遞安全綜合治理。十七部門聯合開展平安寄遞專項行動,強化反恐禁毒、“掃黃打非”、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等整治,為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作出行業貢獻。
第二,開展常態化隱患排查整治。實施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集中治理設備設施不達標、現場管理不到位、員工著裝不規范、作業操作不合規的“四不”問題,全面提升郵件快件生產作業場所的安全管理規范化水平,有效杜絕了較大以上安全生產事故。強化安全監督檢查和行政執法,督促寄遞企業總部落實全網統一管理責任,加大人防技防投入,提升本質安全水平。
第三,加大實施科技強安工程。建設寄遞渠道安全監管的“綠盾”工程,建成了大數據管理平臺,開展了行業智能安檢、智能視聽監控技術開發和應用,實現了郵件快件寄遞動態可跟蹤、隱患可發現、事件可預警、風險可管控、責任可追溯。同時,推進郵件快件隱私面單應用,努力為郵政快遞用戶的個人信息安全筑起科技“防護罩”。
第四,全力保障行業穩定運行。做好快遞員群體合法權益保障,強化行業平安員隊伍建設,及時排查化解矛盾糾紛。推動快遞企業與從業人員簽訂勞動合同、繳納社會保險。加強網絡穩定運行監測,不斷完善行業保通保暢機制,及時發現和處置郵件快件積壓、網絡阻斷等異常情況,積極營造安全穩定的寄遞服務環境。現在,每天都有將近5億件快件運行,行業總體安全風險處于可控狀態。
中央財經委第四次會議要求,優化主干線大通道,打通堵點卡點。交通運輸部部長李小鵬表示,目前,我國綜合立體交通網總里程已突破600萬公里,其中,“6軸7廊8通道”主骨架已經基本成形,“6軸7廊8通道”是我國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中所明確的綜合交通立體網的主骨架。
“6軸”就是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和成渝雙城經濟圈這四個經濟發展極之間的主要通道,也是我國交通的主通道;“7廊”主要是指西部陸海走廊等7條走廊;“8通道”指的是沿邊通道等8條通道。“6軸7廊8通道”主骨架覆蓋了全國超過80%的縣,服務了全國90%左右的經濟和人口。
李小鵬介紹,分領域來看,就全國而言,截至去年底,我國鐵路營業里程達15.9萬公里,其中高鐵超過4.5萬公里;全國公路通車里程543.68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達18.36萬公里;內河航道通航里程12.82萬公里,其中三級及以上航道通航里程1.54萬公里;港口生產性碼頭泊位達22023個,其中萬噸級及以上碼頭泊位達2878個;民用運輸航空機場總數259個,其中年旅客吞吐量千萬人次及以上的運輸機場數量達38個,貨郵吞吐量萬噸及以上的運輸機場達到63個。
“總的來說,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綜合立體交通網特別是主骨架、主干道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李小鵬表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