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7-16 12:43:00
每經編輯 程鵬
7月15日,#女子稱從霸王茶姬離職后被公示# 沖上微博熱搜榜榜首。
7月14日,一名自稱為霸王茶姬門店前員工的網友在社交媒體發帖稱,5月25日,霸王茶姬在門店將其個人姓名、身份證等信息進行公示,并稱其“多次違反公司規定,造成不良影響。經公司研究,給予開除拉黑處分,三年內不得從事霸王茶姬任何工作。”
根據該名前員工的說法,其提前20天提出離職,是正常離職。門店工作人員告知她,這張公示是貼給督導看的,貼了一小時。
圖片來源:爆料博主
對此,網友評論表示公開散播身份證號?好大的威風啊。也有網友稱此舉侵權。
在此事引起廣泛關注后,7月15日晚,霸王茶姬通過官方微博道歉。霸王茶姬稱,關于河南周口扶溝一峰廣場店“伙伴離職后被貼公示”事件,公司高度關注,涉事門店處理方式極不妥當,也無權對伙伴信息進行公示,該內容也不符合其價值觀。霸王茶姬已要求門店立即“撤銷公示”,并與公司一起聯系該伙伴,進行道歉和慰問。
霸王茶姬對涉事門店負責人與區域管理負責人進行停職調查,并成立專項小組赴當地進行信息和情況核實,對此事進行深入調查了解,待捋清事實后對內部伙伴與外界公布相關情況。霸王茶姬將加強對內部伙伴價值觀培訓,積極傾聽一線伙伴聲音,避免此類事件發生。
據21世紀經濟報道,北京京勤律師事務所律師張禮杰分析,身份證號屬于個人信息的范疇,且有一定的隱私屬性,沒有正當理由、未經本人同意公布他人身份證號碼,屬于對公民個人信息權益的侵犯。對于“假”身份證號的情況,如果是冒用第三人的身份證號,其實也是對第三人個人信息的不當使用;如果是自己編的號碼,雖然不涉及對身份證號權益的侵犯,但公民的姓名也屬于個人信息的范疇,使用、公布他人姓名也應當遵循必要性原則。從報道看,該事件屬于用人單位的內部管理問題,與社會公眾無關,其實并無公之于眾的必要。另外,員工是否違規也僅是單位的一面之詞,未經司法判決,這種情況下單位對外公布員工的姓名及違規事實,超過了必要性原則,涉嫌侵犯員工的個人權益。
此外,公示提到,對該員工給予開除拉黑處分,三年內不得從事霸王茶姬任何相關工作。張禮杰認為,這一決定并沒有什么法律依據,也沒有法律效力。當然,是否錄用員工在本單位工作是用人單位的權利。從另一方面講,如果員工認為用人單位屬違法辭退,也有請求法院判決單位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權利。
根據國家標準GB∕T 35273-2020《信息安全技術:個人信息安全規范》,公民身份證號屬于個人敏感信息,受到《個人信息保護法》的嚴格保護。一旦泄露,非法提供或濫用可能危害人身和財產安全,極易導致個人名譽、身心健康受到損害或歧視性待遇等的個人信息。一般而言,對于需要公開個人信息的情況,需要采取去標識化等措施,不應過度公開。
同在15日,“霸王茶姬被曝正在業內大量挖人”的詞條也處于熱搜榜高位。
霸王茶姬是一個創辦于云南的新式中國風茶飲品牌,首家門店于2017年11月在昆明開業,茶飲產品以原葉鮮奶茶為主,覆蓋純茶、鮮果茶及周邊相關衍生產品,價格定位在16-25元之間。
此前,在今年5月,霸王茶姬創始人張俊杰表示,霸王茶姬2023年總銷售達108億元,“而今年第一季度我們已經完成了58億元的銷售,超過去年全年的1/2。今年保底規模一定會超過200億以上。2023年全年足月月店均48.3萬元,同店增長88%。”
與此同時,霸王茶姬門店數從2022年年底的1000家,擴張至2023年年底的3511家。“而截至現在,霸王茶姬在全球已經突破了4500家門店,今年Q1店均銷售達到了54.9萬,依然保持增長。”張俊杰進一步介紹道,“從6年前,我們說要全面對標星巴克。今年我們也定下了一個今年的小目標,中國銷售額總體超過星巴克中國。”
編輯|程鵬 杜恒峰
校對|段煉
封面圖片來源:截圖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馬嘉璐 易佳穎)、南方都市報(記者:詹丹晴)、公開信息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