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7-25 18:25:50
每經實習記者 張梓桐 每經編輯 張海妮
7月25日,2024年中國國際數字娛樂產業大會(CDEC)在上海召開。與會嘉賓圍繞游戲發展中的“變與不變”分享了各自的思考。
“人工智能等前沿數字技術正在實現革命性突破,不斷推動生產力的整體躍升和生產要素的創新配置。這種躍遷式的發展,已經無縫地融入日常生活,對各行各業產生影響,也重塑著游戲產業的整體面貌。新的起點和拐點正在到來。”騰訊公司副總裁張巍在現場說。
張巍表示,近一年,整個數字內容行業都處在創新“快跑”的時代,網絡游戲跑出了產業升級“加速度”。近期的行業報告顯示,現階段有超過五成的全球頭部科技企業,在游戲產業鏈環節進行了布局,涉及網絡技術、用戶渠道、硬件設備等關聯領域。
“這說明網絡游戲已經成為下一代互聯網的重要賽道,不同行業的高手們都在同場競爭。”張巍說。
縱觀科技發展史,張巍進一步表示,一項技術從研發到應用要經歷很長的一段路,能不能跑完全程取決于該項技術是否適應市場的需要。產業實踐已經充分證明,游戲對于啟發科技創新具有積極而直接的作用。以芯片制造、人工智能、云計算領域為例,游戲產業對三者的貢獻率分別超過18%、31%和51%。游戲科技之所以能夠快速進步,是由龐大的文化消費需求引發的。
如今,人工智能在游戲領域已經成為研發“標配”。張巍舉例,從最近的產業調研看,約八成受訪者認為AI技術促進了整體項目的提質增效,讓生產效率提升超過20%。
而近幾年,騰訊在游戲研發領域也持續加大投入。就在今年,騰訊推出了新的自研AI引擎,具備3D圖形、劇情、關卡等多種AIGC能力,能夠讓游戲場景制作、內容生成等領域的部分工作效率提升40倍以上。此外,在內容生產管線、游戲角色訓練、智能體動作生成等方面,騰訊也在加速發力,如在《火影忍者》手游中,針對格斗游戲的大規模強化學習方案,直接讓訓練需要的時間和資源下降了90%以上。
但在積極擁抱技術迭代的同時,游戲廠商的成功仍然依賴于時間的積淀。
“從全球范圍看,游戲行業的一個特點是行業周期長,姜是老的辣。”張巍表示,梳理過去十年中最成功的產品可以發現,能夠達到10億美元量級的團隊,平均耕耘時間為14年。
騰訊游戲概莫能外。投資拳頭游戲的時候,該團隊只有8個人。再如,正在參展的《無畏契約》是拳頭游戲近年的新爆款,該產品從有初創想法到取得市場成功,也是經過了將近十年的積累。此外,全球游戲產業的歷程也顯示,品類的發展并不是單打獨斗的“擂臺賽”,而是從0到1、從1到10,再從10到100的“接力賽”。
“在前沿技術的加持下,游戲產業有了‘快跑’的堅實基礎。我們既需要有百米沖刺的爆發力,也要鍛煉出跑好‘馬拉松’的耐力。”張巍說。
封面圖片來源:企業提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