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創業公司融資被“套路”,也有維權博主了

          每日經濟新聞 2024-07-25 19:31:12

          每經記者 姚亞楠    每經編輯 葉峰    

          創業者在融資過程中遭遇“套路”的案例屢見不鮮,從保證金到立項費、考察費,盡管此前有諸多案例曝光,但仍有融資心切的創業者不斷中招,落入精心設計的騙局之中。

          隨著這類事件的增多,記者注意到,一種新的“職業”——融資維權博主,在社交媒體上悄然興起,他們總結各類行騙套路,發布避坑指南,聲稱有專業團隊幫創業者維權、追回損失資金,但背后的服務費要價不菲。

          防不勝防,“融資套路太多了”

          提起自己的融資經歷,成都一家創業公司創始人李安(化名)很是苦惱。去年底,正在為公司尋求融資的李安結識了一家投資機構,經過考察后雙方很快簽訂了《投資意向書》。“這家機構承諾可以投資700萬,但前提條件是需要先交7萬元保證金,如果后續在5個月內我能找到兩家機構跟投300萬元,保證金就如數退還。”李安說,當初雙方曾如此約定,后來幾經協商,這筆保證金降至5萬元。

          據李安所述,隨后他陸續找到了兩家愿意跟投的機構,當再次與前述機構溝通700萬元領投事宜時,對方卻稱李安找來的跟投機構不符合他們的要求,并拒絕投資。隨著5個月期限結束,不僅700萬的投資款成了泡影,李安事先交的5萬元保證金也未能追回。“他們給出的理由是我沒有在規定時間內找到符合要求的跟投機構,此次合作取消且不予退款。”李安告訴記者。

          李安的經歷并非個例,記者注意到,在社交媒體上,還有大量創業者發帖控訴被自稱投資人者騙取各類費用的經歷,有的是以項目考察為由收取創業公司差旅費,有的則是要求創業者到指定機構做項目評估、分析報告收取高昂費用,還有引導創業者參加路演、培訓收取各類費用。

          “套路太多了,防不勝防。”創業者王利(化名)告訴記者,盡管自己已經多加小心,但去年以來,仍被兩家投資機構以差旅費、對接服務費為由向其支付了數千元。“小企業想要獲得投資機構的關注很難,這類機構通常會十分熱絡主動聯系創業者,以自有資金直投的名義吸引創業者前去洽談或者來公司考察,幾經溝通獲取信任后,再以各類理由要求你先行支付一定費用,通常是幾千至幾萬不等,等后續創業者發覺有問題時,他們會以各類理由推脫或者干脆就消失了。”王利告訴記者,由于公司在起步階段事務繁多,大部分創業者沒有過多精力去追討損失,只能自認倒霉被對方得逞。

          融資追損博主,一單收50%服務費

          諸多融資套路之下,記者注意到,社交媒體上出現了一批自稱能幫創業者挽回融資損失的博主,這類賬號通常以融資追回、金融反詐為名,賬號下大量發布企業融資騙局揭秘、企業避坑指南、融資追損介紹等內容,他們是如何幫創業者挽回損失的?記者聯系了上了兩位博主。

          “我們公司設在安徽,有專門的團隊幫創業者追回損失,整個過程合理合法,不會對創業公司產生不利影響。”其中一位博主介紹道,“追回資金會退回到創業者賬戶中,上個月我們成功幫創業者追回了兩筆'資料費'。”

          當記者問及追回方式和收費標準時,其表示需要雙方簽授權書,創業者全權委托他們來處理此事,“這些偽投資機構一般都會提前做規避,打官司勝算不大,主要靠我們去交涉賠償,成功追回的資金我們收取50%作為服務費。”

          李維(化名)此前從事貸款中介的工作,察覺到遭遇融資套路的創業者越來越多,今年3月,他開始在社交媒體上開設賬號,發布各類融資套路內容,同時接單幫創業者追回損失,如今已積累起數百粉絲。

          談及追損方式,李維同樣表示不便透露,“找我們做融資追損的創業者,涉及金額少則幾萬元,多達上百萬。”他向記者介紹道,“如果數額較大,我們會請律師團隊采取法律手段與投資機構溝通,如數額比較小相對來說好處理一些,我們會派人去交涉協商,不同案例客戶要求追回金額不一樣,難度各不相同,收費標準要視具體情況而定。”

          不過,記者了解發現,現階段這樣的追損服務似乎并沒有太多創業者買賬,在采訪中,有創業者告訴記者,“現在社交媒體上聲稱能做融資追損的越來越多,快要形成一個產業了,我曾經接觸了解過,但研究后發現這些博主沒什么高明手段,只是吃準了行騙的投資機構理虧不敢報警而已。”他建議創業者提高警惕,如果發現被騙還是直接走法律途徑最為安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創業 融資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亚洲美女自拍一区 | 亚洲国产二区综合 | 日本真人强奷视频 | 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2020青青 | 亚洲国产精品之一线久久 | 亚洲一二三区在线观看未删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