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7-26 16:40:56
每經記者 姚亞楠 每經編輯 趙云
又有基金經理轉任研究崗位。
7月26日,朱雀基金發布公告稱,朱雀安鑫回報債券型發起式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王壯飛不再擔任基金經理,離任原因為工作安排,后續其將轉任研究崗位。
在公募基金行業,基金經理的崗位變動并不鮮見,一般而言基金從業人員的常規路徑是從研究員做起,成長為基金經理助理,再成為基金經理,不過近來,基金經理轉崗研究員、基金助理的案例卻頻頻出現。
今日,朱雀基金發布了朱雀安鑫回報基金經理變更公告,內容顯示,朱雀安鑫回報基金經理王壯飛自2024年7月25日起不再擔任基金經理,離任原因為工作安排,后續其將轉任研究崗位。
公開資料顯示,王壯飛擁有北京大學金融學碩士、風險專業學士背景,曾任職于平安信托有限責任公司,自2022年9月2日起,他開始擔任朱雀安鑫回報基金經理,與基金經理于坤共同管理該產品。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當前朱雀安鑫回報A基金規模為1.34億元,王壯飛擔任基金經理期間任職總回報率為-1.17%,在同類基金排名中相對靠后。
朱雀基金近期基金經理的變動不僅王壯飛一人,7月24日,朱雀基金曾發布公告稱旗下基金經理梁躍軍離任朱雀產業智選基金經理職務,該基金此前由他跟王一昊共同管理,梁躍軍現任朱雀基金總經理,據同花順iFinD數據,截至今年二季度末,朱雀基金共管理9只基金,管理規模為108.1億元。
一般而言,基金從業人員的常規路徑是從研究員做起,成長為基金經理助理,再成為基金經理,不過近兩年來,基金經理轉崗研究員的案例屢屢出現,此前,國元證券、長城基金等都公告過基金經理轉任研究員的情況。今年以來,除了朱雀基金的王壯飛,東吳基金的丁戈和王瑞、新華基金的于航等多位基金經理也都轉崗成為研究員或基金經理助理。
業績壓力是基金經理轉崗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市場波動加劇的背景下,基金經理的業績壓力也隨之增大,對于業績不佳的基金經理而言,基金公司將其轉崗成為研究員似乎成為一種更合理的安排。上個月,東吳基金就曾發布公告宣布旗下兩位基金經理丁戈、王瑞卸任在管所有產品,丁戈轉任該公司高級行業研究員,王瑞轉崗做行業研究員。丁戈在擔任東吳新經濟混合基金經理期間,任職回報為-69.16%,王瑞管理的東吳安享量化A,任職期間回報為-55.45%,這樣的業績表現顯然難以滿足公司和投資者的期望,東吳基金也回應稱基于相關產品過往表現不佳及公司內部考核等因素,進行如此調整,基金經理卸任會先行轉崗至研究部從事研究工作,如有需要再視實際情況調整。
行業競爭加劇是另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隨著公募基金行業競爭愈發激烈,基金公司為了提升自身競爭力,不斷優化人才結構,實施更為嚴格的考核制度,這種優勝劣汰的機制使得一些基金經理不得不面對轉崗的壓力。當然,個人職業規劃也是影響基金經理轉崗的因素之一。
不過,靈活的崗位制度下也有基金經理轉任研究崗位后,再次擔任基金經理的案例。今年6月,北信瑞豐基金公告稱北信瑞豐中國智造主題增聘于軍華為基金經理。公開資料顯示,于軍華2014年12月開始管理公募基金,2021年3月其卸任基金經理崗位后,從事公司研究相關工作,三年后,于軍華再次回到了基金經理的崗位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