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蘋果發布2024年第三財季業績:iPhone和大中華區營收下滑 軟件服務收入顯著增長

          每日經濟新聞 2024-08-02 12:36:20

          ◎華福證券指出,保守估計,存量iPhone中,超過90%的iPhone將無法適配蘋果AI功能。因此,存量iPhone的換機需求巨大。但也有分析師稱,鑒于蘋果智能的線下邊緣AI性能較弱,2024年第四季度iPhone 16的實際銷量是否會超預期仍不確定。

          每經記者 王晶    每經編輯 董興生    

          當地時間8月1日,蘋果公司(AAPL,股價218.36美元,市值3.35萬億美元)公布了截至6月29日的第三財季業績,該季度營收為858億美元,同比增長5%,分析師預期844.6億美元;凈利潤為214.48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198.81億美元增長8%。

          其中,第三財季蘋果在大中華區的市場表現令人失望,營收為147.28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157.58億美元下降6.5%。盡管在國內頻繁降價后市場需求已有所改善,但2024年第二季度,蘋果在國內的出貨量依然同比下降。IDC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蘋果以13.6%的市場份額排名國內第六位。IDC中國研究經理郭天翔日前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稱,華為等安卓競品帶來的競爭壓力持續增大,以及蘋果自身也在進行渠道調整,所以(蘋果)出貨量一直下降。

          不過,硬件收入下滑的同時,蘋果的軟件服務收入仍逆勢增長。財報數據顯示,第三財季,該業務凈銷售額為242.13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212.13億美元增長14%。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值得關注的是,近十年來,蘋果的軟件服務單季收入持續增長,已經從2015年第一財季的48億美元,上漲到如今的242.13億美元,營收占比從6.43%擴大到28.22%。相反,來自iPhone的收入從2015年第一財季的511.82億美元下降到如今的392.96億美元,營收占比由68.61%收窄至45.80%。軟件服務收入增長,離不開備受關注的“蘋果稅”。當前,中國仍是蘋果稅的主要來源國,且實行全球最高稅率標準。據第三方數據統計機構Sensor Tower統計,2013年,“蘋果稅”在全球大約收入223.4億美元(折合人民幣1608億元),而僅在中國,這一數字就超過400億元。

          iPhone營收下滑,軟件服務增長14%

          具體到業務板塊來看,iPhone仍然是蘋果公司當之無愧的營收擔當。第三財季,iPhone營收392.96億美元,同比下滑0.9%,高于分析師預期的389.5億美元。

          Canalys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達2.889億臺,已經連續三個季度正增長。其中,三星以1%的增長仍位居第一,出貨量達5350萬臺,市場份額為19%;蘋果憑借北美及亞太的強勁動能守住了第二的位置,出貨量達4560萬臺,同比增長6%,市場份額為16%。

          展望下半年,Canalys高級分析師Sanyam Chaurasia認為,蘋果將通過展示其AI戰略,包括混合模型、增強隱私和個性化的Siri功能,來加速這些成熟市場的換機升級需求。

          iPhone之外的其他硬件方面,第三財季,Mac收入達70.09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68.4億美元)增加2.4%;iPad業務大增23.7%至71.62億美元;可穿戴、智能家居和相關配件業務營收為80.97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82.84億美元)下降2.3%。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孔澤思 攝

          除此之外,來自服務部門的營收已連續多個季度創新高,這也是近年來蘋果業績的一大亮點。第三財季,該業務實現營收242.13億美元,同比增長14%。與此同時,該業務的毛利率遠超iPhone、iPad等硬件產品,然而,令人矚目的服務業務背后,卻引發了一場關于“蘋果稅”的爭議。

          所謂“蘋果稅”,是指蘋果對App Store上所有應用的數字內容消費抽取15%—30%的傭金。每當蘋果用戶通過蘋果手機應用商店付費下載App或在App內部購買數字商品/服務時,蘋果公司會扣留交易金額的一部分作為“過路費”,再將剩下的資金轉給相應的App開發者。

          近年來,“蘋果稅”飽受詬病,引發大量開發者和用戶不滿。據《新京報》報道:“今年‘618’電商大促期間,有用戶發現,在短視頻、支付、電商等平臺,視頻、網盤等會員類商品無法使用蘋果手機進行購買,甚至在主播還在講解商品時,蘋果iOS端的商品鏈接瞬間消失。除了各類會員出現蘋果手機無法購買情況,今年5月,許多知識類博主在課程銷售中也遇到了蘋果用戶無法通過直播或短視頻中的鏈接購買知識付費類課程商品及充值類商品的問題。”

          報道還稱,一位知識付費從業者透露:“這次不是平臺在打壓知識付費,而是蘋果在電商平臺上的數字商品‘稅率’問題。”這使得消費者無法通過優惠充值方式購買,只能回到蘋果的App內購買“含稅”的數字商品。

          2024年1月,蘋果發布公告稱,將支持開發者上架的云游戲和小游戲、小程序,接入蘋果的應用內購買系統,但提供相應服務的App開發者,要盡到審核責任,確保應用中提供的每種體驗都被要求遵守所有的App Store審查指南。也就是說,蘋果要對小游戲等小程序征收“蘋果稅”。

          對眾多應用程序開發者而言,“蘋果稅”會加重運營成本,這讓一些小型的開發者團隊或個人開發者深感壓力;對消費者來說,一些蘋果用戶在購買音視頻會員、內容訂閱、網盤會員等虛擬商品時存在支付比安卓用戶更貴價格的情況。

          從費率來看,目前,中國是全球范圍內蘋果對于App內交易抽成費率最高的國家——蘋果向中國市場標準企業、中小開發者征收的“蘋果稅”率分別為30%、15%。

          不過,全球其他地區對蘋果進行的反壟斷調查已迫使“蘋果稅”松動。事實上,近年來,蘋果已在歐盟、美國、日本、韓國等多地遭政府起訴或調查,其中,歐盟地區“蘋果稅”從今年3月開始大幅下降,抽傭從30%(標準企業)和15%(小型企業)下調至17%和10%。今年1月,App Store美國地區的政策也進行了調整,正式支持第三方支付方式,蘋果抽成比例從之前的30%(小企業15%)降至27%(小企業12%)。

          大中華區成唯一下滑市場

          具體到地區來看,蘋果第三財季營收,除大中華區外,其他區域市場均同比增長。

          其中,來自大中華區的營收為147.3億美元,同比下滑6.5%,并低于分析師預期的152.6億美元。不過,財報會上,蘋果CEO蒂姆·庫克(Tim Cook)表示:“如果按固定匯率計算,我們的降幅不到3%。”

          大中華區之外,蘋果最大市場美洲地區第三財季收入為376.8億美元,同比增長6.5%;第二大市場歐洲的收入為218.8億美元,同比增長8.3%;日本收入為51億美元,同比增長5.7%;其他亞太地區收入為63.90億美元,同比增長13%。

          與蘋果在大中華區的頹勢相比,國產手機正在崛起。IDC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第二季度,國內手機品牌首次包攬了中國市場前五的席位。其中,vivo以18.5%的市場份額登頂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sale in)第一;華為以18.1%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二,同比增幅超過50%;OPPO則以15.7%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三;榮耀排名第四,市場份額為14.5%;小米出貨量同比增長16.5%,以14%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五。

          IDC稱,第二季度,在vivo、華為和小米等廠商的推動下,Android市場同比增長11.1%;而iOS市場出貨量同比下降3.1%;高端市場方面,中國600美元以上高端手機市場份額達到25.9%,相比去年同期增長2.8個百分點。

          此外,庫克還談到了目前火熱的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他表示:“在這個季度,我們很高興在全球開發者大會上宣布對我們的軟件平臺進行了‘驚人更新’,包括蘋果智能(Apple Intelligence),可將強大的私密生成人工智能模型置于iPhone、iPad和Mac的核心。我們將繼續在人工智能技術上進行重大投資,人工智能為人們購買新款iPhone提供了另一個理由。”

          按照往年慣例,蘋果將于今年9月推出新機iPhone 16系列,從此前蘋果公布的“蘋果智能”(Apple Intelligence)來看,該產品將成為首款人工智能iPhone。

          華福證券指出,保守估計,存量iPhone中,超過90%的iPhone將無法適配蘋果AI功能。因此,存量iPhone的換機需求巨大。但也有分析師稱,鑒于蘋果智能的線下邊緣AI性能較弱,2024年第四季度iPhone 16的實際銷量是否會超預期仍不確定。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蘋果 美元 iPhone 中國市場 蘋果稅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日本熟女一区二区 |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日韩欧美 | 思思热免费精品在线看看 | 日本午夜福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不卡视频V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丝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