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商報 2024-08-27 16:00:18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 本報資料圖片
絲路傳佳音,合作促相通。8月28日,由人民日報社和四川省委、省政府主辦的2024“一帶一路”媒體合作論壇將在成都拉開帷幕。來自70多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200多家媒體的嘉賓,以及各界專家學者、企業代表齊聚蓉城,凝聚媒體合作廣泛共識,唱響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和聲。
深化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媒體不僅是展示成果的重要窗口,更是增進友誼的橋梁紐帶,在信息傳播、增進互信、凝聚共識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自2014年以來已連續舉辦11屆的“一帶一路”媒體合作論壇,是中國媒體舉辦的規模最大、參與國家及媒體最多的盛會。從絲路漫漫的西安,到千帆競發的海南,再到首都北京,11年來,這一盛會沿著“一帶一路”的足跡,循著駝鈴的回響,續寫著古今交匯的絲路故事。
這一次,盛會來到了絲綢之路經濟帶和長江經濟帶的交匯點以及南方絲綢之路起點——成都。
“一帶一路”倡議發起的11年,也是成都乘勢而上的11年。從內陸腹地邁向開放高地,從區域門戶躍升國際門戶,從航空“第四城”到雙國際機場“第三城”,成都是共建“一帶一路”的參與者和推動者,也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從謀篇布局的“大寫意”發展為精謹細膩的“工筆畫”的歷程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新樞紐
公園城市建設
內陸開放經濟高地
8月28日,興隆湖畔的天府國際會議中心,將迎來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的媒體嘉賓。這里,匯聚創新與活力,匯聚開放與包容,為世界打開機遇之窗。
8月26日,第四屆公園城市論壇在此召開。聚焦“一帶一路”和城市現代化,論壇集中各方智慧、凝聚社會共識,持續深化公園城市理論和實踐創新,深入探索山水人城和諧相融新實踐和超大特大城市轉型發展新路徑,努力展現中國式現代化萬千氣象成都篇章,為探討城市可持續發展搭建交流互鑒平臺。
2018年2月11日,同樣是在興隆湖畔。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四川天府新區考察并指出,天府新區是“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要節點,一定要規劃好建設好,特別是要突出公園城市特點,把生態價值考慮進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長極,建設內陸開放經濟高地。
綠色,擦亮城市的發展成色;開放,改寫了“蜀道難”的命運。今年暑期,成都國際航空樞紐熱力十足。全國暑期出游第三大熱門城市、天府國際機場成為全國第二繁忙機場、成都航空口岸出入境人員流量位居中西部地區第一……一系列熱辣滾燙的數據,勾勒出飛機起降的忙碌畫面。
截至目前,成都在飛的國際及地區定期直飛客貨運航線已恢復拓展至72條,航線數量位居全國第四、中西部第一。
雙機場帶動開放“向云端”,是一次長達11年的跋涉。2013年,成都雙流國際機場飛機起降超25.05萬架次,旅客吞吐量超3340萬人次,兩項指標均穩居全國第四。
2021年6月,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正式通航,成都步入“兩場一體”運營新時代,成為繼北京、上海后中國大陸第三個擁有雙國際機場的城市。2023年,成都國際航空樞紐年旅客吞吐量創歷史新高,首次突破7000萬人次,成都成為我國內地第4個年航空旅客量突破7000萬人次的城市。
同樣的蛻變,也發生在奔馳于亞歐大陸的“鋼鐵駝隊”身上。8月7日,全國首個“中歐班列+低空物流”配送模式落地成都,成都國際鐵路港跨境電商進口商品無人機直達配送業務完成“首秀”。這一業務串聯起了中歐班列和低空物流兩種運輸方式,進口商品經中歐班列抵達成都的時間相比海運節約30天。
2013年4月,首趟蓉歐快鐵(現中歐班列)開啟了成都國際班列常態化運行的歷程,終點站為波蘭羅茲。11年間,“鋼鐵駝隊”在陣陣鳴笛聲中呼嘯而過,貫通歐亞、輻射全球的國際貿易運輸大動脈澎湃地跳動。截至目前,成都國際班列累計開行近3萬列,聯通境外112個城市,“國際朋友圈”持續擴大,為四川對外開放架起通往世界的“快車道”。
公園城市成都,重新錨定在中國經濟版圖上的定位。作為南絲綢之路的起點、西部陸海新通道西向主通道起始點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雙核之一,成都是距離歐洲最近的國家中心城市和泛歐泛亞的開放前沿。依托“兩場兩港”,成都不斷增強國際門戶樞紐功能,路上絲路和空中絲路的“比翼齊飛”,讓成都從內陸腹地站上開放前沿。
新引擎
開放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從中國倡議到國際共識,11年間,“一帶一路”倡議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愿景轉變為現實,更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2023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四川考察時強調:“要堅持‘川渝一盤棋’,加強成渝區域協同發展,構筑向西開放戰略高地和參與國際競爭新基地,盡快成為帶動西部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
自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成都始終堅持開放發展、鏈接全球資源,積極搭平臺、促交往、擴影響,努力以一域服務全局。
剛剛落幕的巴黎奧運會,中國科技頻頻“點亮”賽場。賽場外,“成都造”成巴黎街頭的一道亮眼風景線。法國大型連鎖超市Monoprix,其電子價簽解決方案來自中國行業龍頭企業京東方,部分零件來自成都產線。作為成都電子信息產業的鏈主企業,京東方將成都視為布局重鎮。正在建設的京東方第8.6代AMOLED生產線項目,是國內首條、全球首批高世代AMOLED生產線,也是四川投資體量最大的單體工業項目。
8月18日凌晨,一批游戲動漫領域的重點企業從成都啟程,踏上前往德國、芬蘭的旅程。他們在歐洲展示成都在游戲開發、數字娛樂等領域的最新成果和技術實力,與全球同行分享經驗,尋求國際合作機會。
近年來,“成都造”深度嵌入全球產業鏈的熱潮,不斷上演新故事。“成都造”智能座艙、純電無人駕駛重(礦)卡等智能網聯汽車遠銷歐洲、沙特等地;極米科技研發生產的投影產品覆蓋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民航二所帶動“成都造”弱電信息系統和行李分揀系統銷往全球20余個國家和地區;中航無人機生產的“翼龍”系列,出口量在同類產品中居全國第一;科倫博泰與默沙東達成118億美元授權合作,成都創新藥“出海”頻頻創下紀錄;智元匯城市智慧交通項目相繼落戶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的城市,開展智慧城市管理建設試點……成都正從依賴成本優勢的“產品出海”向依托技術優勢的“技術出海”過渡。
上半年,成都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3925.6億元,同比增長9.2%,增速較2023年同期提升19.0個百分點。貿易結構持續優化,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增長8.3%,占全部出口總額的比重較2023年同期提高6.6個百分點。
“引進來”與“走出去”并舉,一批跨國企業也加快布局成都的腳步。今年1月,備受關注的“空中客車飛機全生命周期服務項目”建成投用,這是空客在歐洲之外直接投資建設的首個飛機循環利用項目。“成都給了空客家的溫暖,空客將為成都鏈接世界當好橋梁。”空中客車(成都)飛機全生命周期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布萊恩·阿格紐堅定表示未來五年空客將在成都繼續擴張版圖。
深度鏈接世界、高效通達全球。成都積極服務國家開放大局和四川區域經濟發展,以對外開放的主動贏得經濟發展的主動、贏得國際競爭的主動。
新氣象
展現中國式現代化的一扇窗口
2024“一帶一路”媒體合作論壇期間,來自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的主流媒體將組成考察團,在四川進行采訪調研。其中,成都將是重要一站。媒體考察團的鏡頭里,是成都高質量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中書寫的精彩篇章。
2022年2月,國務院批復同意成都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成都始終圍繞滿足人的需求和促進人的發展,更加注重微觀著力和末端見效,通過深入實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創新構建幸福美好公園社區體系,推動城市建設成果和發展紅利轉化為可感可及的幸福體驗,不斷增強市民的價值認同和情感認同。
近年來,出現在許多外國運動員、游客鏡頭里的成都,卻是小而美的細節,勾勒出“一帶一路”建設的工筆畫。作為“一帶一路”建設的一顆璀璨明珠,成都向世界展示和傳遞的,是公園城市示范區建設呈現出的中國式現代化的萬千氣象。
今年5月,一對愛爾蘭夫婦開啟了成都之旅。他們是有著15.8萬粉絲的旅游博主,來到中國的第一站,就選擇了成都。無論是傳統的古剎還是繁華的大街,無論是熱心指路的市民還是街頭小店的便捷支付,都令他們驚嘆不已。
隨著144小時過境免簽帶火“China Travel”,作為國際門戶樞紐的成都,也成為越來越多外國游客認識中國的第一站。在他們拍攝的視頻里,成都有山河壯麗也有煙火人文,有科技改變的生活,也有歲月不曾磨滅的傳統。位于成都傳媒集團東郊記憶園區的蜀宴賦,在這個暑期迎來大量外國游客的涌入。在一場集樂舞演藝、光影藝術和餐飲美食為一體的文化盛宴里,外國游客沉浸式體驗中華文化的典雅與詩性,流連忘返。
將時間線拉長,一束來自全球舞臺的聚光燈,始終照亮成都。去年夏天,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上,成都的青春與動感、友善與包容,“圈粉”無數外國運動員;去年10月,世界科幻大會首次走進中國、來到成都,穿過三星堆、金沙遺址等古蜀文明,用想象力點亮科技的未來;今年春天,成都2024湯尤杯賽出“雙冠之城”的活力四射。眼下,正在舉行的2024成都世園會,以花為媒與世界分享公園城市的美麗與幸福。
這期間,許多運動員和與會嘉賓從賽會的現場走向城市街頭,零距離感受城市魅力。
“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目前,外國獲批在蓉設立領事機構從2012年的7家增至23家,居中西部城市第一位,國際友城和友好合作關系城市增至104對,其中“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友城和友好合作關系達71對。
展望未來,人文交流、文化交融和民心相通依然是“一帶一路”成都故事里動人的注腳。唱響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最美和聲,在這場媒體合作論壇上,歌聲悠揚。
記者:鐘茜妮
來源:成都商報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