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又有地方國資開免責清單!為耐心資本松綁,投資人這么建議

          每日經濟新聞 2024-09-04 19:08:09

          每經記者 姚亞楠    每經編輯 葉峰    

          近日,《湖北省國有企業容錯免責事項清單(2024年版)》(以下簡稱《清單》)出臺,記者注意到,其中多條涉及創投業務,例如,在種子基金、風險投資基金投資業務中,只要如實報告已知風險,由于種子期或初創期企業本身所固有的高不確定性,導致投資失敗,造成投資損失的,應視為盡職免責。

          當下的一級市場正全面進入國資時代,原有考核理念與現有創投模式之間的不匹配使得多地國資尋求改變。有投資人士向每經記者表示,當前的探索主要目的是減輕國資體系內投資人員的顧慮,當上級部門切實推行容錯免責相關規定,各地創投機構能夠獲得更強的信心和更明確的指導,進而根據本地產業實際情況,制定出精準有效的創投管理策略,這些政策的逐步落地和細化,將深刻影響未來的創投環境。

          多地國資開免責清單、提高容錯率

          湖北國資開出免責清單,記者注意到,《清單》規定了10種情形可以予以免責,其中涉及創投業務主要有以下幾條:在種子基金、風險投資基金投資業務中,如實報告已知風險,因種子期、初創期企業發展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導致投資失敗,造成投資損失的;在境外經營投資中,因國際局勢、所在地重大突發事件、重大自然災害等不可預見因素,造成投資損失或其他不良后果的;在科技創新、產品創新等工作中,因技術路線選擇、市場環境變化等重大不確定因素,導致研發失敗,造成投資損失的;在科技成果轉化工作中,因市場風險等不可預見因素,未取得預期成效或造成投資損失的;在科技成果轉化工作中,因市場風險等不可預見因素,未取得預期成效或造成投資損失的。

          《清單》強調,只對規定原因導致的失誤給予容錯,以事實為依據,對國有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履職過程中的失誤和偏差,審視其發生背景、工作依據、決策過程、動機取向、客觀結果等,做到盡職免責、應容則容、應免則免,避免在執行過程中“走腔變調”,成為不作為亂作為的“擋箭牌”。

          事實上,不只是湖北,今年以來,還有多地國資從不同角度探索國資創投容錯問題,上個月,作為國內創投重鎮,廣東省就明確提出,省人民政府科技、財政、國有資產監督管理等部門對國有天使投資基金、創業投資基金的投資期和退出期設置不同考核指標,綜合評價基金整體運營效果,不以國有資本保值增值作為主要考核指標。此外,北京市東城區、廣州開發區等此前也都明確列出了盡職免責的具體情形。

          在探索容錯率方面,四川、安徽、深圳等地都提出了不同程度的容錯率。其中,成都高新區還針對種子、天使、創投、產投、并購基金等不同階段、不同類別的基金設置了20%-80%不等的容虧率,為國有企業松綁賦能。

          多因素推動國資直投攀升,投資人提出容錯探索建議

          當前一級市場對國資的倚重正逐步攀升,據投中研究院發布的《2019-2023年國資平臺分析報告》數據顯示,目前全國國資主體數量為23014家,其中,5981家國資GP,16205家國資LP。從投資結果來看,全國國資機構在過去5年間直投金額高達1.59萬億,直投了約1.29萬家企業。如果算上間接投資,國資機構共投資了約2萬家企業,在過去5年獲得投資的企業中,每3家就有1家獲得國資機構直投。

          “為了招商引資、推動產業項目的實際落地,過去一年中,部分地方的引導基金會在母基金中提高直接投資的比例,或者將投資策略從以母基金為主轉變為以直接投資為主。”北京一家投資機構合伙人向每經記者透露,這種轉變的背后有多方面的考量。

          “直投不僅能帶來更大的成就感,而且對于地方而言,成功引入并落地一個大型項目更能彰顯其業績。”上海一位VC人士同樣表示,以合肥投資蔚來汽車等明星項目的成功為例,這種“最佳政府投行”的光環效應激發了許多地方引導基金這兩年來不斷嘗試直投。

          不過,前述投資機構合伙人坦言,當前直投面臨的合規壓力和風險還是比較大的,特別是在項目投資遭遇虧損時,團隊往往需要反復面對巡視和審計的質詢,但投資本質上伴隨著風險,這是不可避免的,投資現狀與原有考核理念之間的不匹配驅使各地國資開始尋求改變。“各地正在積極構建容錯機制,主要目的在于減輕國資體系內投資人員在創新探索中可能遭遇失敗的顧慮,同時傳遞出對創新精神的尊重和鼓勵,這些探索也會鼓勵員工遵循既定程序和邏輯大膽開展工作。我相信當上級部門切實推行容錯免責相關規定,各地創投機構能夠獲得更強的信心和更明確的指導,進而根據本地產業實際情況,制定出更加精準有效的創投管理策略,這些政策的逐步落地和細化,將深刻影響未來的創投環境。”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投資 創投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亚洲午夜中文字幕在线网 | 亚洲尤物视频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久精 | 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青青 | 一本视频在线精品 |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