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5 16:21:59
9月5日,2024•Inclusion外灘大會在上海開幕。AI產業的發展是本屆外灘大會與會專家和企業家熱議的話題,無論是企業界的實踐,還是專家學者的研究,各方都認為AI產業實踐正呈現六大趨勢,涵蓋小模型、智能體、專業AI、具身智能等方面,指明了大模型產業落地的發展走向。
更專業的多模態小模型,在行業應用中取得比通用大模型更好的效果,硬件設備集成小模型,端側AI逐步成熟,為超級應用的出現創造條件。
AI時代新摩爾定律正在產生,芯片加速提升性能、模型架構持續優化、基礎模型成本快速下降,算力“經濟實用”是企業關注焦點,異構計算有望主導未來的高性能計算市場。
提高數據數量、質量、安全和多樣性,對提升大模型性能至關重要,數據能力成為每家公司AI戰略必需品,一批新型數據服務公司涌現,為企業提供數據合成、隱私安全、多模態數據處理能力。
大模型將在產業實用價值的領域逐步落地,醫療、金融等專業領域應用涌現,促進垂直行業生產力提升、數據價值釋放,同時也成為大模型技術加速發展的“探照燈”。
機器變身數字伴侶、工作搭子、生活助手,有情緒有思考能辦事,人人享用的智能體正成科技公司新角逐場。智能體協作、管理設計、具體場景中推理規劃能力等技術,持續進化。
具身智能經過多個周期探索,在大模型時代將進入拐點時刻。空間智能發展讓AI感知世界能力加強,具備三維感知能力的智能機器人,會成為人類現實場景中的陪護助手,幫助工廠徹底變革固定流水線生產模式。
外灘大會上,專家預測,五年內產業落地是大模型技術持續進化的關鍵。站在當下看未來,就像蒸汽機真正改變世界,源于它開始與輪船、火車、紡織機融合,AI領域也需要實現“百模大戰”到“產業實用”交錯演進,才能形成算法算力、數據與行業應用之間的發展閉環,讓大模型成為一個真正的新周期。
在基礎設施層面,不少從業者和專家都認為,“大力出奇跡”之后,行業回歸理性,企業更關注經濟實用性,更專業的小模型在行業落地中會占據更重要的位置,也會為大模型創新應用創造條件。與此同時,AI時代新摩爾定律呼之欲出,大模型公司降價、芯片性能提升加速,基礎模型成本快速下降,對產業應用而言,企業應密切關注AI使用成本與應用投產比的動態變化,實現快速轉型。
數據作為AI產業的三大支柱之一,是每家企業AI戰略必需品。但目前數據仍是大模型產業落地的主要矛盾,大模型用盡公共語料數據,獲得干凈的、多模態的豐富數據成企業用好大模型、推動“博士級”AI應用的關鍵。
而未被完全利用數據價值的醫療、金融、工業等專業領域加速落地,不僅能提供可靠的AI服務,也能進一步反哺大模型性能的升級。此外,外灘大會指出,針對企業用好私域數據、低成本生成定制數據、保障隱私安全等需求,一批新型數據服務公司將站上風口。
大模型產業的火熱發展催生新型人機交互模式,其核心是大模型驅動的AI Agent——智能體。對此,香港科技大學校董會主席、美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沈向洋在外灘大會上表示,“未來超級應用方向就是AI Agent,ChatGPT很了不起、很強大,但與Agent不一樣。AI agent時代的到來,不會是一個神奇而強大的模型突然代替了所有的工作流,涉及技術、工程與市場的不斷磨合,最終以超預期的服務呈現給人類。”
“盡管人工智能的發展還在相對早期的階段,但是行業有很多應用方向,我們值得下定決心去做。在產業應用方面,我對中國公司的未來發展非常有信心。”沈向洋說。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