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深圳市人民醫院院長聊AI:過去3年帶來了一些改變,迫在眉睫的是數據安全問題

          每日經濟新聞 2024-09-10 20:48:01

          ◎現在深圳市人民醫院與其他公司談合作,首先坐下來討論的是數據安全而不是質量,還要簽保密協議。“(但)就是這樣,也很難讓我作為院長放心。”耿慶山說道。

          每經記者 金喆    每經編輯 文多    

          最近,深圳市人民醫院院長耿慶山作為嘉賓,在2024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數智醫療專場分享了他對人工智能(AI)應用在醫療領域的看法。

          3年前,耿慶山剛加入深圳市人民醫院,帶著團隊拜訪的第一家企業就是騰訊,目的是做一個應用場景的臨床驗證,引導科學家、臨床醫生和護士形成團隊,對病患和醫生的需求進行系統性分析。他在會上說,第一件已經落地的事就是預問診,主要是解決患者就診前的緊張焦慮問題。

          “掃個碼,可以語音、打字,把你的所思所想放進去,自動傳輸到醫生工作站,等到醫生看病時,看到的已經是比較規范的語言了,醫生一看就知道怎么回事。這個預問診節約了大量時間,最重要是讓患者說清楚了。”耿慶山說,下一步是逐漸走向住院病人問診,即比較系統地解決醫生寫病歷的事。

          不過,耿慶山認為,當下迫在眉睫的是數據安全問題,還有生命倫理方面的問題。

          圖片來源:主辦方提供

          用AI解放醫生,讓醫生有更多時間花在臨床上

          “掃個碼,預問診,你就說吧。”耿慶山介紹,很多患者就醫前很著急,生怕跟醫生說不清,又怕醫生沒有足夠的時間來聽,預問診解決了這個問題,讓病人說清楚了。談及此,他還提到了一個主張:“醫生還是要做臨床醫生,離病人越近越好,如果天天趴在電腦上敲鍵盤,總體思路是不對的。”

          預問診系統不少見,《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深圳市人民醫院今年5月引入由騰訊健康開發的AI大模型預問診系統,新系統不是提供文本選項供患者選擇,而是搭載了多模態的大模型和自然語言處理內核,可以模擬醫生問診思路,從患病時間、發病緩急、病因誘因、是否服用過藥物、過敏史等方面進行全面問診,結合患者回答智能調整追問問題,提供個性化問診體驗。

          此外,以前需要帶上一堆檢查報告去醫院,現在可以直接在問診系統中上傳檢查報告的圖片,大模型會協助患者梳理疾病信息,并提供相應的醫學名詞解釋、相關的醫學科普資料,可謂有求必應。

          截至目前,這位“電子醫生”在深圳市人民醫院已經接診了13.73萬人次,月均使用人次已超2萬。下一步就是逐步走向住院病人問診,即比較系統地解決醫生寫病歷的事,把更多的時間騰出來服務廣大病患。

          在當天的會議上,中國科學院院士、深圳醫學科學院創始院長顏寧,香港大學深圳醫院院長張文智,騰訊健康總裁吳文達也共同參與了圓桌討論。

          “我經常跟我病人討論一個問題,比如一個病人有癌癥,AI預測預后不好,有80%的可能6個月后就去世了。但是從個人的角度說,如果你是這個病人,我是不是應該放棄你呢?如果你是幸運的20%,那對你來說就很不公平。”張文智說,AI醫療的特點就決定了不能直接應用到個人,還是需要醫生和醫院參與其中,討論和評估診治方案。

          迫在眉睫的是數據安全問題

          作為一名年資豐富的臨床專家,張文智并不擔心AI可以取代醫生的工作。他說,首先從病人或者疾病方面來看,AI是基于大數據模型建立的,所以AI的診斷、預后是基于所謂的共通點——有些疾病當中有什么是一樣的,你就可以診斷,可以給預后的幾率。但從病人角度來看,每個人的基因圖譜是不一樣的,所以針對個體情況的分析還不夠。

          但技術不是萬能的,醫療服務也承載了醫生與患者之間的信任關系,不會被簡單的技術所替代。當天,多位嘉賓也談到AI醫療的潛在風險。

          “核技術有‘核按鈕’,AI發展下去,它的風險有‘按鈕’嗎?”顏寧用ChatGPT舉例發問,到底有沒有辦法區分哪些是真實的數據,哪些其實是生成的?“我在這個角度——不是作為專家,而是作為外行——把我的擔憂表達出來。”顏寧表示,醫療等領域也是這樣,必須得知道哪些是真實的,哪些是假設的。

          在耿慶山看來,AI醫療的數據安全問題已經迫在眉睫,畢竟這牽涉患者隱私的保護。現在深圳市人民醫院與其他公司談合作,首先坐下來討論的就是數據安全,而不是質量,還要簽保密協議。“(但)就是這樣,也很難讓我作為院長放心。”耿慶山說道。

          AI醫療還有第二個挑戰,就是生命倫理。耿慶山回憶道,此前他曾參與一個項目,當時大家都在談人工智能可以解決多少問題,但他覺得首先要解決“生命倫理”等方面的事。他在參與這個項目的過程中,發現問題還真不少,比如醫護與病患的情感交流問題。所以,耿慶山認為:“醫院光有科學技術的高度是不夠的,還得有溫度、有溫情。這些工作靠機器不能完全解決,甚至也不能代替。”

          當然,正如顏寧所說,“不能因為AI可能有風險,就不發展”,不斷預見風險,對防范有所認知,才能夠真正用好技術。“AI助醫,科技向善。希望大家能夠聯手、聯動起來,讓這個技術能夠為大家的健康服務,特別是‘主動健康’這個概念。” 顏寧呼吁。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Ai 醫院 數據安全 深圳市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免费萌白酱国产一区二区 | 天天看精品动漫视频一区 | 日韩精品中文天天射 | 在线亚洲人成电影网站色 | 性色一区二区三 | 婷婷久久丁香五月综合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