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9-12 21:27:14
◎為何珀萊雅在半年報發布不久,就換屆了管理層?對此,珀萊雅方面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回應稱,“本次換屆是三年一次的正常更替,希望這次的調整能在下一個增長周期為公司更好蓄力”。
每經記者 杜蔚 每經編輯 張海妮
科蒂中國前總經理陳旻跳槽到了上海家化、珀萊雅前首席研發官蔣麗加入百雀羚、相宜本草原首席執行官兼總裁俞巍辭職跨界去了均瑤健康??2024年國貨美妝行業人才流轉頻繁。
而今,行業龍頭珀萊雅(603605.SH,股價88.45元,市值350.93億元)的高管也發生重要變化。9月12日,珀萊雅公告,珀萊雅聯合創始人、原董事兼總經理方玉友因個人原因不再續任公司董事,珀萊雅原副總經理侯亞孟接替方玉友任公司總經理一職。
今年36歲的侯亞孟為珀萊雅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侯軍呈和方愛琴的兒子。
在一眾國貨品牌里,珀萊雅業績亮眼。今年上半年,珀萊雅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7.9%至50.01億元,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40.48%至7.02億元。
為何珀萊雅在半年報發布不久,就換屆了管理層?對此,公司方面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回應稱,“本次換屆是三年一次的正常更替,希望這次的調整能在下一個增長周期為公司更好蓄力”。
侯亞孟接棒珀萊雅CEO,能否帶領公司在國貨品牌的突圍時代做好下半場競爭?
今年以來,有關方玉友將“退出”珀萊雅的消息一直甚囂塵上。
9月12日,珀萊雅發布《2024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決議公告》和《關于第四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決議的公告》。公告顯示,珀萊雅聯合創始人、原董事兼總經理方玉友因個人原因不再續任公司董事,未來仍為公司聯合創始人兼董事會顧問,輔助公司戰略規劃及經營管理支持。珀萊雅原副總經理侯亞孟,被聘任為公司總經理。
方玉友系侯軍呈配偶方愛琴的弟弟,今年7月獲評“2024年福布斯中國最佳CEO”稱號。此番,方玉友“交棒”其實早有鋪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詢此前珀萊雅發布的公告發現,從2020年開始,方玉友就接連減持所持股份。目前,方玉友所持珀萊雅股份已從上市之初的24.43%降至15.03%。
“方玉友離開后,珀萊雅可能會產生發展方向的變化,也是其公司面臨的戰略選擇問題,即高端化發展、強化品牌投入,還是堅持性價比,走大眾化路線。”要客研究院院長、高端消費品研究專家周婷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
侯亞孟出生于1988年12月,于2014年起就職于珀萊雅電商部,2021年9月至今擔任公司董事、副總經理,現兼任海南檬亞企業咨詢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總經理、杭州彩棠化妝品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總經理、PROYA BEAUTY MALAYSIA SDN. BHD.董事。截至最新公告披露日,侯亞孟未持有珀萊雅股份。
一位熟悉美妝的業內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深入珀萊雅一線,侯亞孟已在品牌、產品、營銷等方面積累了實踐經驗。
作為85后的“二代”高管,今年,侯亞孟在參加行業活動時曾表達過對國貨美妝市場的看法。侯亞孟認為,新生代群體的消費理念迅速變化,他們選擇化妝品時,不僅考慮其品質和效果,還要考慮其環境和社會影響。而科技創新已經成為中國美妝行業的主旋律,正推動國貨品牌逐漸走向主流。
創立于2003年的珀萊雅,上市后其市值隨股價上漲了不少,營收則從2017年的17.83億元上升到2023年的89.05億元。
2023年珀萊雅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46.06%至11.94億元。憑借亮眼業績,珀萊雅正式超越百年歷史的上海家化(2023年營收65.98億元,凈利潤5億元),成為國貨美妝的龍頭。
今年上半年,珀萊雅繼續保持增長: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7.9%至50.01億元,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40.48%至7.02億元。
“近年來,消費者越來越理性,對品牌溢價的支付欲望明顯降低。既要品牌好,又要性價比高,成為很多消費者,特別是年輕消費者選擇美妝的基本要求。”周婷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稱,珀萊雅正是抓住了這一市場機會,在保持高端化品牌形象的同時,為客戶提供極具性價比的產品,并充分把握最近幾年生活方式教育的紅利機會。
珀萊雅方面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此番完成管理層換屆,是希望能在下一個增長周期為公司更好蓄力。
但周婷指出,經過幾年的“成分黨”風潮后,“未來的美妝市場將屬于高端化發展的品牌,以及可以提供個性化定制服務的品牌”。因此,珀萊雅想要在美妝下半場的比拼中繼續保持龍頭地位,并不容易。
記者注意到,珀萊雅在營收、凈利潤雙增背后,也付出了較高的推廣成本。今年1—6月,珀萊雅的銷售費用同比增長48.08%至23.4億元,銷售費用率為46.78%(2023年同期為43.56%)。珀萊雅稱,主要系本期的形象宣傳推廣費同比增加6.88億元,同比增長50.03%。
“高端化發展是唯一方法。高端化發展包括提升品牌形象,推出更好的產品,提供更好的服務等。否則隨著流量成本越來越高,客戶對性價比的要求越來越苛刻,競品和替代品越來越多,珀萊雅很可能陷入大市場低利潤陷阱。”周婷認為。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舒冬妮 攝(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