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9-19 15:06:11
每經記者 肖芮冬 每經編輯 葉峰
1、權益類基金小幅加倉
天風證券數據顯示,截至9月13日,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倉位中位數,較前一周估計值分別上升了0.32個和0.02個百分點。此外,來自被動型產品的資金一直在加碼——被動型ETF已連續3個月維持大額凈申購。(Via:上海證券報)
2、又有中證A500ETF提前結募
9月18日,摩根基金公告,旗下中證A500ETF于9月18日提前結束募集,為第二只提前結募的中證A500ETF。據了解到,在開啟發行僅5個交易日后,首批10只中證A500ETF的總募集規模或已將近100億元。(Via:券商中國)
3、券結基金面臨規模難題?
Choice數據顯示,截至9月18日,以東財分類中偏股型基金計算,5月以來共有77只基金采用券結模式。目前,全市場共有924只基金采用券結模式。不過值得關注的是,僅有2只券結基金規模在100億元以上,19只規模在20億元以上。(Via:上海證券報)
1、田元泉:長線資金有五個條件
針對長線資金的特征,建信基金研究部負責人田元泉近日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一般具備五個條件。“一是投資周期長,投資期限一般在5年甚至10年以上;二是對資金來源的穩定性要求較高,高度依賴能夠把居民長期積蓄轉化為可貸資金的國內銀行部門和機構投資者,如商業銀行、投資銀行、主權財富基金、養老基金等;三是更加側重投資實體、投資產業;四是比傳統投資資本具有更強的風險承受能力和風險容忍度;五是投資結構與工具種類分散。”
田元泉認為,綜合來看,社保基金、養老金、保險資金等長期資金,在市場參與度、投資運作、績效考核、投資靈活度等方面還有進一步挖掘的潛力。
1、ETF行情復盤
市場全天震蕩反彈,截至收盤,滬指漲0.69%,深成指漲1.19%,創業板指漲0.85%。滬深兩市今日成交額6270億元,較上個交易日放量1477億元。板塊方面,食品飲料、酒類、有色等板塊漲幅居前,僅保險等少數板塊回調。
具體來看,大消費股集體走強,香港消費ETF領漲4.29%。此外,金融科技ETF走強。
下跌方面,豆粕ETF回調2.21%領跌。此外,多只半導體相關ETF進入跌幅榜前列。
2、ETF主題機會
今年中秋旺季反饋相對平淡,這種情況在中秋后至國慶前或有一定改善可能。關鍵在于本次中秋國慶兩個旺季間隔兩周相對較長,為返鄉和宴席場景頻次增加提供一定窗口期,終端有望在國慶前有一定補貨,渠道臨近財年底或追加部分回款以保障全年利潤,庫存或有一定消化。
行業周期下行階段更看重酒企經營穩健性,近期中秋各地渠道反饋亦是龍頭品牌各項指標反饋相對更優,當前板塊估值已至較低水位,留出較足價值空間。可關注酒ETF、食品飲料ETF等產品。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N1419339719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