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10-10 17:45:48
◎《總體規劃》從四個方面強化深圳在區域協調發展方面的輻射帶動作用,包括加強深港澳緊密合作,推動珠三角城市融合發展,加快建設深圳都市圈以及高標準建設深汕特別合作區。
每經記者 孔澤思 每經編輯 董興生
日前,國務院正式批復《深圳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總體規劃》)。10月10日上午,深圳市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總體規劃》的有關情況。
深圳市政府副秘書長、一級巡視員產耀東在發布會上介紹,《總體規劃》是國土空間規劃體系改革后深圳首部總體規劃,致力于破解“城市治理承壓明顯、發展空間不足”等難題?!犊傮w規劃》將寶安、龍華、龍崗部分街道以及前海擴區后的范圍整體納入都市核心區,構建12個城市功能中心和12個城市功能節點。
圖片來源:深圳市政府新聞辦供圖
《總體規劃》還從四個方面強化深圳在區域協調發展方面的輻射帶動作用,包括加強深港澳緊密合作,推動珠三角城市融合發展,加快建設深圳都市圈以及高標準建設深汕特別合作區。
自深圳經濟特區成立以來,此前出臺過三版“總體規劃”,最新的《總體規劃》提出“一核多心網絡化”的城市空間格局。
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副局長高爾劍在回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問時表示,本次《總體規劃》在延續歷版“總規”空間結構的基礎上,立足超高密度、超大流量、超大城市存量發展的實際,形成均衡發展、特色鮮明的“一核多心網絡化”城市空間格局。
一是提升城市核心能級,推動中心城區擴容提質。2010版“總規”確定的深圳中心城區包括福田、羅湖、南山3個行政區,在區域一體化背景下,《總體規劃》將寶安、龍華、龍崗部分街道以及前海擴區后的范圍整體納入,形成都市核心區,承載粵港澳大灣區金融商貿、科技創新、文化教育、國際交往等核心引擎功能。
二是強化多點支撐,推動全域的平衡發展?!犊傮w規劃》在推動各中心差異化發展的同時,注重新增長極培育并與周邊城市充分聯動,構建12個城市功能中心和12個城市功能節點,形成布局均衡、分工協作、各具特色的多中心空間結構。
其中,城市功能中心包括都市核心區內福田、羅湖、南山、前海4個綜合性服務中心,著力提升服務能級和輻射能力。同時,在都市核心區外打造鹽田、龍崗、龍華等8個城市功能中心,增強面向東部優勢腹地、北部相鄰城市和珠江西岸潛力地區的服務能力。打造西麗、蛇口、民治、坂田等12個城市功能節點,承擔區內商業、文化、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功能,輻射帶動周邊地區產業轉型升級,推動全域平衡發展。
三是構建聯系網絡,促進資源要素的高效流動。深圳歷版“總體規劃”中的發展軸帶均以重大交通基礎設施為依托。目前,深圳已基本實現交通要素相對均衡布局,城市功能中心、功能節點之間的聯系呈現網絡化的發展趨勢。未來,隨著低空經濟、智能網聯汽車、分布式倉儲、數字孿生城市等技術的不斷成熟,城市內部的物流、人流、信息流和資金流將經歷更為深刻的變革,這些變革將重新定義城市各中心和節點間的聯系模式,并使得傳統的交通基礎設施不再是唯一的決定因素。
廣東省自然資源廳副廳長朱國鳴在發布會上介紹,《廣東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中提出,要構建全省“一核兩極多支點”的國土空間開發利用格局,強化珠三角核心引領帶動作用,特別是要發揮深圳作為雙核心之一的核心引擎作用,加快建設多中心網絡化的深圳都市圈,打造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增長極。
朱國鳴表示,《總體規劃》從四個方面強化了深圳在區域協調發展方面的輻射帶動作用:加強深港澳緊密合作、推動珠三角城市融合發展、加快建設深圳都市圈、高標準建設深汕特別合作區。
具體來看,《總體規劃》提出全方位拓展和深化深港澳在金融服務、科技創新、民生服務等多領域務實合作,加快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等重大合作平臺建設。加強與香港深度合作,對接香港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優化深港雙城空間格局,高水平規劃建設深港口岸經濟帶。強化深圳與廣州雙城聯動,協同打造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加快深圳-廣州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合力提升粵港澳大灣區門戶樞紐功能。促進與珠江口西岸城市融合互動,充分利用跨珠江口通道規劃建設契機打造東西兩岸融合的“橋頭堡”戰略合作節點,加強與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業聯動發展,創新產業協作模式。
此外,還要加快建設深圳都市圈,進一步增強深圳核心競爭力和輻射帶動能力,促進深莞惠深度融合和一體化發展,強化深莞穗、深莞惠河、深惠汕、珠江西岸城市協同發展軸的空間骨架作用,加強都市圈城市在科技產業、醫療衛生、教育文化、住房保障、社會管理等各領域全面合作,創新都市圈合作模式,加快推進重大區域交通設施的規劃建設,提升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水平。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