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10-16 14:32:15
日前,中國人保、中國太保發布前三季度業績預增報告。其中新華保險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預計為186.07億元至205.15億元,同比增長95%至115%。
每經記者 涂穎浩 每經編輯 馬子卿
日前,中國人保、中國太保發布前三季度業績預增報告,中國人保前三季度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38.3億元到379.31億元,同比增長65%到85%;中國太保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370億元到394億元,同比增加約60%到70%。此前,新華保險也發布業績預增報告,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預計為186.07億元至205.15億元,同比增長95%到115%。
對于上市險企業績表現超預期,多家公司在解釋業績預增的原因時均指出,“受資本市場回暖,投資收益大幅增長。”
一位不具名的券商非銀分析師在受訪時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上市險企三季報業績高增長,主要是受9月下旬權益市場大幅反彈帶動的股票和基金二級市場資產價格上漲帶動。他認為,這次業績的反轉是新會計準則下,TPL類金融資產對利潤影響增大的再次體現,整體略超預期。
截至目前,中國人保、中國太保、新華保險均發布業績預增公告,整體業績表現超出市場預期。
中國人保前三季度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38.3億元到379.31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母凈利潤為335.79億元到376.49億元,同比增長65%到85%。
中國太保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約為370億元到394億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約為368億元到391億元,同比增加約60%到70%。
此前,新華保險發布業績預增報告稱,公司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預計為186.07億元至205.15億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預計為186.44億元至205.56億元,同比增長95%至115%。
各家保險公司在談及業績大增原因時均提到了資本市場回暖影響,總投資收益同比實現大幅增長,帶動凈利潤較去年同期增幅較大。例如,中國太保表示,公司依據戰略資產配置方案,投資組合中保持配置一定比例區間的權益資產,伴隨近期資本市場上漲,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投資收益同比實現較大幅度增長,實現了2024年前三季度凈利潤較大幅度增長。
新華保險指出,前三季度公司適度加大了對權益類資產的投資,提升了權益類資產的配置比例;同時加強保險負債端的品質管理、優化業務結構。
東吳證券在研報中表示,根據新金融工具準則分類下測算,當滬深300指數上漲20%對A股上市險企期末內含價值、凈利潤和歸母凈資產的影響幅度分別為4.15%、94.5%和8.19%,其中新華得益于純壽險公司和年初以來增配FVTPL交易性金融資產,業績彈性更為充分。
“這次業績的反轉是新會計準則下,TPL類金融資產對利潤影響增大的再次體現。”上述分析師在受訪時還表示,對于全年的業績,目前看尚存在一定不確定性,因為三季報主要是投資帶動利潤高增,因此后續還得看四季度的權益市場走勢。“整體上,我們認為前三季度取得的亮眼業績,為全年業績打下堅實基礎,看好險企年報的業績表現。”
此外,根據天茂集團披露的業績預報,公司前三季度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3.45億元到3.15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為虧損3.44億元到3.14億元。天茂集團主要通過控股子公司國華人壽和華瑞保險從事保險業務,保險業務相關的營業收入占到公司主營業務收入99.99%,是公司的核心業務。
天茂集團在公告中表示,近期資本市場回暖,公司投資收益有所改善,2024年前三季度虧損幅度較半年度收窄。
近日,上市險企陸續公告了1-9月保費數據,險企在負債端的表現也浮出水面。今年1-9月,中國人壽累計原保險保費收入約為6083億元,同比增長5.1%。
平安人壽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4217.16億元,同比增長10.2%;平安產險保費2393.71億元,同比增長5.9%;平安養老險保費141.97億元,同比下降4.9%;平安健康險保費138.91億元,同比增長14.6%。
人保財險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4283.3億元,同比增長4.58%;人保壽險保費966.23億元,同比增長5.85%;人保健康險保費439.63億元,同比增長10.5%。
從前三季度負債端表現來看,上市險企產、壽險公司保費均保持穩健增長。對于壽險行業而言,預定利率切換帶來前三季度保費增長。業內分析人士坦稱,壽險負債端四季度壓力較大,但是好在去年四季度開門紅啟動早,基數并不高。“四季度銷售對全年負債端影響較小。”該人士認為。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N1401114181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