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10-18 11:07:01
每經編輯 杜宇
據中國人民銀行網站10月18日消息,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關于“建立增強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長效機制”的決策部署,進一步維護資本市場穩定運行,提振市場信心,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10月18日,中國人民銀行聯合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發布《關于設立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有關事宜的通知》,設立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激勵引導金融機構向符合條件的上市公司和主要股東提供貸款,支持其回購和增持上市公司股票。
再貸款首期額度3000億元,年利率1.75%,期限1年,可視情況展期。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政策適用于不同所有制上市公司。國家開發銀行、政策性銀行、國有商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等21家全國性金融機構(以下簡稱21家金融機構)按政策規定,發放貸款支持上市公司股票回購和增持。
21家金融機構自主決策是否發放貸款,合理確定貸款條件,自擔風險,貸款利率原則上不超過2.25%。貸款資金“??顚S?,封閉運行”。21家金融機構按通知規定發放的股票回購增持貸款,與“信貸資金不得流入股市”等相關監管規定不符的,豁免執行相關監管規定;豁免之外的信貸資金,執行現行監管規定。
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按季度發放。即日起,21家金融機構可向符合條件的上市公司和主要股東發放貸款用于股票回購和增持,發放貸款后于次季度第一個月向中國人民銀行申請再貸款。對于符合要求的貸款,中國人民銀行按貸款本金的100%向金融機構發放再貸款。
圖片來源:央行網站
據央視新聞10月18日消息,日前,中國人民銀行創設了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工具,支持資本市場發展。今天,記者從中國人民銀行了解到,互換便利工具正式啟動操作。目前有20家證券、基金公司獲批參與工具操作,合計申請額度已經超過2000億元。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關于設立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有關事宜的通知
國家開發銀行,各政策性銀行、國有商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各股份制商業銀行: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建立增強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長效機制,進一步維護資本市場穩定運行,提振市場信心,中國人民銀行設立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引導金融機構向上市公司和主要股東提供貸款,貸款資金堅持“??顚S?,封閉運行”,分別支持其回購和增持上市公司股票,推動上市公司積極運用回購、股東增持等工具進行市值管理?,F就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上市公司回購股票和主要股東增持股票
(一)上市公司和主要股東的條件和范圍。上市公司回購股票和主要股東增持股票,符合下述基本條件的,可納入政策支持范圍:
1.上市公司回購股票的基本條件。上市公司應當符合《上市公司股份回購規則》(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公告〔2023〕63號)第八條規定的條件,且不是已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公司。上市公司應當披露回購方案。
2.主要股東增持股票的基本條件。主要股東增持指主要股東通過集中競價方式買入上市公司股票。主要股東增持的上市公司不得為已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公司。主要股東原則上為上市公司持股5%以上股東,具備債務履行能力,且最近一年無重大違法行為。主要股東增持應當披露增持計劃。
3.對不同所有制上市公司一視同仁。鼓勵中央企業發揮帶頭作用。
(二)開立單獨專用證券賬戶。申請貸款的上市公司和主要股東應當開立單獨的專用證券賬戶,專門用于股票回購和增持。該專用證券賬戶只允許開立一個資金賬戶,且應當選擇貸款機構為第三方存管銀行。該專用證券賬戶不得辦理轉托管或者轉指定手續。如開立專用證券賬戶與現行規定不符的,可豁免執行相關規定。
二、金融機構發放股票回購增持貸款
(一)21家全國性金融機構可發放股票回購增持貸款。符合條件的上市公司和主要股東可向國家開發銀行,各政策性銀行、國有商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各股份制商業銀行等21家全國性金融機構(以下簡稱21家金融機構)申請貸款。金融機構按市場化原則,自主向符合條件的上市公司和主要股東發放貸款,專項用于回購和增持上市公司股票(以下簡稱股票回購增持貸款)。21家金融機構按本通知規定發放的股票回購增持貸款,若與“信貸資金不得流入股市”等相關監管規定不符的,豁免執行相關監管規定;豁免之外的信貸資金,執行現行監管規定,嚴禁流入股市。
(二)嚴格確定貸款條件。21家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的情況下,自主決策發放貸款的條件及是否發放貸款,自擔風險,確保商業可持續。發放貸款應當以上市公司已正式披露的回購方案或股東增持計劃為前提,納入對其的統一授信;貸款金額不得高于回購增持資金的一定比例。按照利率優惠原則,合理確定貸款利率,原則上不超過2.25%,豁免執行利率自律約定。
(三)嚴格管理貸款資金。要確保貸款資金“??顚S?,封閉運行”。21家金融機構對上市公司和主要股東開立銀行貸款專用賬戶,同時開立與前述專用證券賬戶對應的資金賬戶。21家金融機構將貸款發放至該資金賬戶,監督上市公司和主要股東做到??钣糜诠善被刭徍驮龀?。在貸款全部清償前,資金賬戶不允許支取現金或對外轉賬。
(四)完善內部控制措施。21家金融機構應當按照內控優先、制度先行原則,建立完善相關制度和內部控制措施,制定股票回購增持貸款的政策、標準和程序,設立專門的貸款產品和統計科目,明確還款來源和合格質押品等發放條件,加強相關業務風險管理。
(五)建立信息溝通聯動機制。21家金融機構與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及時同步相關信息。21家金融機構發放貸款前,應及時將貸款對象、金額、期限、利率、用途等有關信息抄送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
三、中國人民銀行發放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
(一)再貸款基本要素。21家金融機構按本通知規定向上市公司和主要股東發放股票回購增持貸款的,可向中國人民銀行申請再貸款。再貸款首期總額度3000億元,年利率1.75%,期限1年,可視情況展期。
(二)再貸款發放流程。再貸款按季度發放。21家金融機構于每季度第一個月10日(遇節假日順延)前以正式文件向中國人民銀行申請再貸款,并報送上一季度發放的相關貸款臺賬及相關材料。中國人民銀行會同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對申請材料進行審核,對于符合要求的貸款,按貸款本金的100%向21家金融機構發放再貸款。
(三)再貸款質押品要求。21家金融機構需向中國人民銀行提供合格債券或經中央銀行內部評級達標的信貸資產作為質押品。
四、加強監督管理
中國人民銀行會同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建立監督管理機制,督促21家金融機構做到“??顚S?,封閉運行”,切實做好支持股票回購增持工作。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督促上市公司和主要股東開立單獨的專用證券賬戶,專門用于股票回購和增持;對上市公司回購和主要股東增持股票進行監督管理;核實確認上市公司回購股票和主要股東增持股票情況。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對21家金融機構按本通知規定發放貸款用于上市公司回購和主要股東增持的行為進行監督管理,監督本通知豁免之外的信貸資金嚴禁流入股市。中國人民銀行加強對再貸款資金使用的監督管理,對于存在問題的,可以視情節嚴重程度,對其采取收回再貸款資金、取消參與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資格等處理措施。
本政策為階段性安排。未在本政策支持范圍內的金融機構嚴格執行現行監管規定。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圖
據央行網站10月18日消息,日前,中國人民銀行創設了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SFISF)。為保障工具操作順利開展,10月18日,中國人民銀行與中國證監會聯合印發《關于做好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SFISF)相關工作的通知》,向參與互換便利操作各方明確業務流程、操作要素、交易雙方權利義務等內容。
中國人民銀行委托特定的公開市場業務一級交易商(中債信用增進公司),與符合行業監管部門條件的證券、基金、保險公司開展互換交易?;Q期限1年,可視情展期。互換費率由參與機構招投標確定??捎觅|押品包括債券、股票ETF、滬深300成分股和公募REITs等,折扣率根據質押品風險特征分檔設置。通過這項工具獲取的資金只能投向資本市場,用于股票、股票ETF的投資和做市。
目前獲準參與互換便利操作的證券、基金公司有20家,首批申請額度已超2000億元。即日起,中國人民銀行將根據參與機構需求正式啟動操作,支持資本市場穩定發展。
圖片來源:央行網站
另據央行網站,10月16日上午,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聯合召開主要金融機構座談會,認真學習貫徹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推動金融機構加快落實近期金融增量政策。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行長潘功勝,金融監管總局黨委委員、副局長肖遠企,中國證監會黨委委員、副主席王建軍出席會議并講話。中國人民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宣昌能主持會議。
會議強調,金融機構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迅速行動,用好用足各項增量金融政策,逐項抓好政策落地見效。要加大對實體經濟的信貸支持力度,保持貨幣信貸總量合理增長,加力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加強利率政策的執行和傳導,扎實組織做好降低存量房貸利率的批量調整工作。實施好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和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兩項新工具,支持資本市場穩定發展。要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專項工作機制,注重部門協調和業務聯動,形成工作合力,最大程度發揮政策效應,持續提振市場信心、改善社會預期,有力促進經濟持續回升向好、金融高質量發展。
農業銀行、建設銀行、招商銀行、中金公司、嘉實基金負責同志作了經驗交流。中國人民銀行相關司局,21家全國性銀行,部分證券公司、基金公司負責同志參加會議。中國人民銀行各省級分行主要負責同志在分會場參加會議。
圖片來源:央行網站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央行網站、央視新聞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