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10-19 11:23:31
每經編輯 杜宇
據中國政府網官方微信10月19日消息,來自黑龍江綏化的網民“無為”說:看病難問題還是存在,知名醫院的檢查幾天排不上號,其他醫院的檢查結果醫院相互不認,拷貝出來的檢查結果各個醫院都不給看,資源浪費嚴重。建議檢查結果應該全國互聯互通。
對此,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回復:
根據《“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規劃》《全國醫療衛生機構信息互通共享三年攻堅行動方案(2023-2025年)》等相關文件的要求,我委持續推進全國醫療衛生機構信息互通共享,完善區域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建設,推廣電子健康卡和其他卡碼協同應用,建立唯一主索引,推動檢查檢驗結果互通共享,電子健康檔案規范查詢,切實提高群眾獲得感。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圖文無關)
檢查檢驗結果互認是指不同醫療機構之間的檢查檢驗結果可以相互認可。據不完全統計,各類檢查檢驗費用在患者醫療費用中占比約三成。促進結果互認,可以避免患者做重復檢查,減少不必要的就醫支出,同時節約就醫時間,提高就診效率。
全國醫療衛生機構信息互通共享三年攻堅行動提出,到2025年底,全國所有的二級公立醫院要實現檢查檢驗結果跨機構調閱。
據中國政府網8月11日消息,國家衛生健康委積極推進檢查檢驗結果互認相關工作。在實際診療過程中,絕大多數醫務人員往往要求復診、轉診的患者在就診時攜帶已有檢查檢驗結果,對能夠滿足診療需求的檢查檢驗結果予以互認。
累計已有200多個地級市開展了檢查檢驗結果的互通共享。福建省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平臺已接入243家二級以上的公立醫院,基本實現省、市、縣級公立醫院之間的檢查檢驗結果報告調閱共享。
廣東省明確了114個首批檢查檢驗結果互認的項目,在廣州、深圳兩市實現336家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跨機構的共享調閱。據廣東衛生在線官微7月16日消息,目前,廣州市檢驗檢查結果互認平臺已接入醫療機構287家,涵蓋255項醫學檢查項目、1181項醫學檢驗項目,實現對檢驗檢查結果信息的平臺預存、系統推送、調閱提醒、共享互認和監督管理。
2022年2月,國家衛生健康委等4部門印發《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互認管理辦法》。根據《管理辦法》的要求,廣州市衛生健康委及時跟進調整互認項目,將互認工作情況納入醫療機構績效考核,規范工作流程。
廣州市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一級調研員胡文魁介紹,患者就診時,互認平臺會通過醫生工作站自動提醒醫生有可互認項目。當次診療過程,醫生開具檢查檢驗項目符合互認要求的,系統會進行重復檢查檢驗提醒,提升互認工作的便捷性、有效性。如醫生評估仍需開單復查,則需在系統填寫理由說明,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后續組織專家進行進一步監管。
此外,互認平臺還對接“廣州健康通”,為患者提供線上報告實時推送、報告查詢、云膠片查詢等服務。
需要注意的是,當患者出現因病情變化導致已有結果難以反映實際病情,時效問題導致結果難以提供參考價值,或檢查檢驗結果與疾病發展關聯程度高、變化幅度大等情況時,可不列入互認范圍或不受互認限制。
2020年初,甘肅省啟動省內醫療機構就診患者病歷信息共享、檢查檢驗結果互認。以蘭州大學第二醫院為例,患者到醫院就診時,醫生可以在診療界面查看患者在其他醫院的歷史就診記錄,包括檢查檢驗結果和電子病歷。在檢查檢驗結果項目有效的時間內,當醫生開立相關檢查檢驗醫囑時,系統會提醒該項目為互認項目。同時,即時產生的檢查檢驗結果也會上傳到省級健康信息平臺,完善患者的診療信息。目前,蘭大二院每天為患者提供的互認項目達7400多項,減少重復檢查,讓患者省時省錢更省心。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中國政府網官方微信、中國政府網站、廣東衛生在線官微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圖文無關)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