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10-19 18:59:48
每經記者 袁園 每經編輯 張益銘
每經北京10月19日電(記者 袁園)10月19日,在2024金融街論壇年會“‘一帶一路’金融合作:機遇、挑戰與展望”平行論壇上,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周亮表示,經過十多年發展,“一帶一路”合作從“大寫意”階段進入“工筆畫”階段,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齊頭并進、取得明顯實效。同時,“一帶一路”共建也面臨一些挑戰,沿線國家覆蓋區域廣,經濟發展不平衡,自然環境壓力上升等等。
“這些機遇和挑戰對金融合作提出了新要求,比如如何提高有效性、如何體現差異化、如何保證安全性等。”周亮表示,“一帶一路”金融合作是一項系統工程。在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不斷完善合作機制,創新合作模式,提升合作質效,為“一帶一路”共建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第一,增強金融服務功能。伴隨著“一帶一路”國際產能合作深化,鼓勵金融機構發展供應鏈金融、銀團貸款、跨國并購等跨境業務,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創新投融資模式,助力科技創新、產業升級和新質生產力發展。優化金融支持數字經濟、綠色低碳發展,助力經濟轉型和高質量發展。
第二,強化金融產品適配。“一帶一路”涉及很多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需要各國加大政策協調,搭建開放包容、層次豐富的投融資平臺。利用新技術加快金融數字化轉型,引導資金流向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為市場主體提供廣泛可得、靈活多樣、適配有效的金融支持。
第三,豐富金融產品和服務。“一帶一路”共建基礎設施項目投資大、周期長,要根據項目特點推進投融資主體多元化,強化金融供給能力。注重發揮金融機構作用,鼓勵民間資本積極參與,用好信貸、債券、基金、股權等多種金融工具,逐步構建多方參與、優勢互補的金融服務網絡。
第四,增強金融治理的包容性。為保障“一帶一路”合作行穩致遠,相關各國需要推進金融有序開放,推動金融標準和規則兼容。持續完善金融基礎設施,強化跨境投融資能力建設。加強監管協同和風險防控,關注環境、社會和治理協同,建立健康穩定可持續的金融保障體系。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369134324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