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10-22 14:12:27
◎“生活方式管理,最重要的是吃和運動。吃什么來控制能量?營養代餐食品剛好可以滿足低能量攝入這個關鍵點。”
◎真正意義上的代餐,第一是要強調它的配方科學性,第二是長期食用的安全性,此外還有產品營養的充足性。
每經記者 孫宇婷 每經編輯 梁梟
10月17日,由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主編,全球知名健康公司康寶萊(Herbalife)積極參與的國內首份營養代餐食品全面研究報告——《中國營養代餐食品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在第九屆中國特殊食品大會期間正式發布。
近年來,我國肥胖發生率迅速增長。研究指出,采用營養代餐食品方法能兼顧體重減輕和營養均衡,有利于持續減重,改善肥胖相關危險因素。體重管理營養代餐食品正日益受到消費者青睞,市場規模不斷上漲。
針對當前中國營養代餐食品各種普遍問題,《報告》提出要加快營養代餐食品產品定位的專項研究、出臺營養代餐食品國家標準、大力推行健康知識的普及等針對性建議。
《中國營養代餐食品研究報告》發布儀式
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目前,我國肥胖和超重發生的比例已經達到了51%。更詳細來看——肥胖為34.3%,超重達到16.9%。兒童和青少年的肥胖發病率也非常高。”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體重管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營養科主任張片紅在采訪中透露了這樣一組數字。
“生活方式管理,最重要的是吃和運動。吃什么來控制能量?營養代餐食品剛好可以滿足低能量攝入這么一個關鍵點。”張片紅表示。
正是因為看到了這樣的趨勢,近年來我國市售代餐食品層出不窮,呈現出種類繁多、形態多樣的特點。目前,國內尚未出臺專門的質量監管、標簽監管和添加劑的標準或規范,一些代餐食品的標簽與宣傳也存在著誤導食用者的情況。
對此,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秘書長張中朋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直言,有些產品,從行業和專家共識層面來看,還不能稱之為“代餐”,但是有些產品自稱是“代餐”,在宣傳上也有不規范現象。
究竟什么是代餐?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體重管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營養科主任朱翠鳳向記者介紹:“代餐食品,從營養的角度,其實叫膳食營養補充劑,它的前提就是按照中國營養學會推薦的中國人群的營養膳食攝入量,以這個為標準制成的工業化食品。”
在張中朋看來,真正意義上的代餐,第一是要強調它的配方科學性,第二是長期食用的安全性,此外還有產品營養的充足性。
在這一背景下,2024年,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體重管理專業委員會牽頭組織數十位行業專家進行《中國營養代餐食品研究報告》的編輯工作。《報告》深入探討了代餐食品的市場應用情況、全球代餐法規比較分析、代餐產品安全性與科學性深度評估,以及基于實證的食用指導。這些研究成果不僅為中國營養代餐食品市場的穩健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數據支撐,也為行業的規范化和科技創新提出了戰略性的指導方針。
當前,全球多個國家及地區已制定了營養代餐食品的政策法規。憑借40多年在營養代餐食品領域的專業實力,作為唯一的企業代表,康寶萊獲邀參與《報告》的編寫工作。
據康寶萊中國法規事務高級總監萬向紅介紹,代餐食品其實最早是從國外發展起來的。20世紀80年代,代餐的體重管理指南就已經出臺。此外,歐盟等對代餐的使用宣傳都有要求。
“迄今為止,中國尚未建立代餐食品國家標準,中國的代餐食品在安全性、科學性以及監管法規方面仍待進一步完善。什么叫營養代餐,這個概念需要我們從行業,從學術界形成一個共識,相當于拿一把尺子來判斷。”張中朋向記者表示。
據第三方歐睿國際的調研結果,2023年康寶萊在包括體重管理和營養健康等多個產品品類中保持全球零售總額排名第一。
“我們希望借鑒國際上的一些標準作為中國產品的參考,然后做有我們特色的標準。這樣既能確保我們產品生產是有方向的,同時也確保我們能跟國際接軌,可以幫助企業、行業走出去。”康寶萊中國法規事務高級總監萬向紅進一步表示。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355072058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