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10-25 13:00:47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新聞發言人陳峰介紹,前三季度,延續實施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政策,為企業減少成本1309億元。發放穩崗返還資金204億元,惠及職工5605萬人。
每經記者 石雨昕 每經編輯 陳星
10月25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舉行2024年三季度新聞發布會。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新聞發言人陳峰在介紹前三季度相關工作時表示,已重啟失業保險一次性擴崗補助政策,向17萬戶企業發放9億元,惠及62萬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強化脫貧人口就業幫扶,9月底脫貧人口務工3301.6萬人。開展百日千萬招聘專項行動,組織線上線下招聘4.6萬場,發布崗位需求1720萬人次。幫助10萬余家重點企業解決用工需求186萬余人次。
前三季度,延續實施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政策,為企業減少成本1309億元。發放穩崗返還資金204億元,惠及職工5605萬人。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就業促進司副司長陳勇嘉介紹,下一步,將錨定高質量充分就業目標,完善就業優先政策,穩定重點群體,深化改革,全力推進就業目標任務完成。
一是著力穩定和擴大就業總量。貫徹落實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意見,細化配套舉措,健全高質量充分就業促進機制,推進就業領域改革落地見效。會同相關部門挖掘各類產業鏈帶動就業潛力,積極培育就業新增長點,實施先進制造業、銀發經濟等吸納就業專項行動,統籌用好稅費減免、就業補貼、穩崗返還等政策,支持企業穩崗擴崗。
二是著力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圍繞數字經濟、綠色經濟等重點領域,落實差異化培訓補貼政策,大規模開展技能培訓,推行新型學徒制,支持企業建設實訓基地,提高培訓針對性。動態發布技能人才薪酬信息,建立技能人才最低工資分類參考指引,提高技能人才薪酬待遇,營造技能成才良好環境。
三是著力實施重點群體幫扶。聚焦離校未就業畢業生,實施就業服務攻堅行動,提供“1131”服務,推進百萬見習崗位募集計劃,確保青年就業水平總體平穩。聚焦脫貧人口等農村勞動力,深入實施防止返貧就業攻堅行動,舉辦勞務協作暨勞務品牌發展大會,支持農村勞動力就業增收。聚焦大齡、殘疾、較長時間失業等困難就業群體,強化針對性就業幫扶,統籌用好公益性崗位,確保零就業家庭至少一人實現就業。
四是著力優化就業創業服務。構建高質量公共就業服務體系,推出全國統一服務平臺,推動服務下沉基層。精心組織金秋招聘月、大中場合聯合招聘等專項活動,加強重點企業用工服務保障,持續提升供需對接效率。完善創業帶動就業保障制度,提升創業質量,營造良好創業環境。
五是著力加強勞動者權益保障。健全靈活就業人員、農民工、新就業形態人員社保制度,擴大新就業形態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范圍。完善勞動關系協調協商機制,加強勞動爭議調解仲裁和監察執法,切實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
近年來,失業保險惠企利民的措施備受歡迎,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失業保險司副司長劉鵬表示,今年以來,在抓好常規失業保險待遇發放工作的基礎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延續實施一攬子援企穩崗政策,持續優化經辦服務,推動各項政策落地見效。
首先是延續降費助企發展。延續實施1%的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政策。1至9月,各地全面實行系統辦理,提前設定繳費比例,通過“直兌直達”的方式,共減收失業保險費1309億元,切實降低企業用工成本。
其次是支持企業穩定崗位。繼續對不裁員少裁員的參保企業實施穩崗返還政策。擴大資金使用范圍,在現行職工生活補助、繳納社會保險費、轉崗培訓、技能提升培訓等穩定就業崗位支出的基礎上,新增降低生產經營成本支出,進一步支持企業發展。1至9月,各地利用后臺數據比對確定符合條件的企業,通過“免申即享”的方式,向266萬戶企業發放穩崗資金204億元,惠及職工5605萬人,有效支持企業穩定就業崗位。
再次是精準支持青年就業。對招用畢業年度及離校兩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16至24歲登記失業青年,簽訂勞動合同,并按規定為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企業,按每招用1人最高1500元的標準發放一次性擴崗補助。今年以來已向17萬戶企業發放9億元,惠及62萬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
第四是助力勞動者提升技能。對參保繳費滿1年、取得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在職職工、領取失業保險金人員,分別按照最高1000、1500、2000元的標準發放技能提升補貼。1至9月,向219萬勞動者發放36億元,有力提升就業競爭力。
第五是落細落實待遇發放。各地持續開展失業保險待遇“暢通領、安全辦”行動,向符合條件的失業人員及時足額發放失業保險金、代繳基本醫療保險和生育保險費、價格臨時補貼等保生活待遇。1至9月共計支出864億元,牢牢兜住失業保障底線。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文多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