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愛立信中國區總裁方迎:5G發展仍面臨兩大挑戰,“新質網絡”將創造“新質價值”

          每日經濟新聞 2024-10-26 12:17:07

          ◎在方迎看來,以5G為代表的先進連接技術就是通信領域的新質生產力。不過,眼下來看,盡管5G技術在全球范圍內迅速發展,卻仍面臨兩大挑戰:商業潛力未充分挖掘、5G網絡運營難度較以往更高。

          每經記者 楊卉    實習生 簡瑀謙    每經編輯 董興生    

          10月25日,愛立信秋季媒體會在北京舉行。會上,愛立信東北亞區執行副總裁、中國區總裁方迎向包括《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內的媒體指出,5G技術在全球范圍內迅速發展,截至目前,全球已部署超過320張5G商用網絡,全球5G中頻人口覆蓋率達45%。

          不過,方迎同時表示,當前5G發展仍面臨兩大挑戰:商業潛力未充分挖掘、5G網絡運營難度較以往更高。在5G網絡建設較為領先的區域,運營商在繼續網絡部署的同時,更加關注如何通過5G網絡實現收入增長、提升盈利能力和投資回報。

          5G業務模式正進入同質化競爭

          在方迎看來,以5G為代表的先進連接技術就是通信領域的新質生產力。不過,眼下來看,盡管5G技術在全球范圍內迅速發展,卻仍面臨兩大挑戰:商業潛力未充分挖掘、5G網絡運營難度較以往更高。

          方迎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一方面,全球前40大運營商近十年來主營收入平均增長率只有0.3%,5G增收并不顯著,且流量經營難度增大,流量增幅趨于平穩。另一方面,5G網絡運營難度有所提升,對多樣化業務的支持增加了網絡的復雜度和運維成本,導致5G網絡運營的難度較以往更高。

          對此,方迎提出了“新質網絡”這一概念。在他看來,隨著5G網絡向高性能可編程網絡持續演進,將進一步促進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可以說,高性能可編程網絡是5G網絡提質升級的一個目標,它就是‘新質網絡’。可編程網絡依托差異化的連接、AI賦能和意圖驅動以及網絡能力開放這三大基石,創造并釋放‘新質價值’,讓網絡更靈活、更智能、更開放,從而很好地應對5G面臨的兩大挑戰。”

          值得關注的是,愛立信中國區CTO王浩博還提到,5G業務模式正進入同質化競爭。雖然5G商用一舉扭轉了全球運營商ARPU(每用戶平均收入)值逐漸下降的頹勢,眼下全球運營商ARPU值與2020年相比增長了5%,然而自2023年下半年起,5G先發市場ARPU值開始增長放緩甚至同比下降,原因就是傳統按量計費的模式已經走到了盡頭,同質化競爭導致用戶的移動業務收入增長乏力。

          在王浩博看來,要打破這一局面,實現良性循環的重構,關鍵在于促使業務模式升級,并在全新框架下實現用戶體驗的差異化,具體應涵蓋三個層次:基礎層面的速率差異、業務捆綁方式的創新、深度的差異化體驗。其中,前兩者主要體現在網絡、應用與用戶交互上;最高層次的差異化體驗則建立在網絡與應用之間深度互動,以及個性化定制的基礎上。要實現這一目標還需兩個關鍵能力:實現網絡的差異化連接、將網絡能力向開發者全面開放。

          5G下半場更應聚焦商業成功

          隨著第一個5G-A版本標準的正式凍結,5G正式進入下半場。在愛立信東北亞區副總裁吳立東看來,2024年被視為中國5G-A商用的元年,中國在5G-A發展方面展現出全球領先地位。不過,全球5G發展仍在遭遇瓶頸,運營商在投資5G后發現,網絡流量增加但效益未得到提升,主要原因還是5G變現能力不足。

          吳立東認為,與4G時代不同,5G的新能力,如切片、時延等并非所有消費者都有需要,這就要求運營商去探索新的商業模式與變現方式。

          談及如何解決5G下半場的“變現焦慮”,愛立信中國區網絡產品方案總經理吳日平認為,5G下半場應該更加聚焦商業成功。王浩博還在回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問時進一步提出,目前,國內運營商在5G能力變現上表現不錯,從財報中可以看到,各家的第二增長曲線,讓三大運營商收入增長一直保持比較強勁的態勢。

          王浩博預測,結合5G-A的能力,未來如新通話、XR、GenAI(生成式人工智能)相關的業務將得到發展。“我們相信,(上述業務)很快會規模化出現在市場上,只要業務模式進入一個良性循環,我相信這方面的優秀案例會很多,而且會迅速鋪開。”不過,王浩博也提醒稱,實際上,運營商的增長更多是來自于家庭市場、政企市場、新興業務、云服務、數字化等方面,toC業務正面臨著傳統模式帶來的壓力。

          王浩博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至于未來哪些技術或場景有望率先“占領高地”,愛立信中國區云軟件和服務總經理張志軍在會后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提出,國內運營商通過創新實踐取得了不少成績。以數字孿生為例,數字孿生的概念早在2002年就已經被提出,并且在制造領域得到應用。“數字孿生的邏輯其實很簡單,可以將它理解為現實世界的一個虛擬鏡像。中國移動最新推出的網絡數字孿生平臺,可以說在電信領域是一個里程碑,標志著電信行業在創新和數字化轉型中的重大進展。”

          張志軍告訴記者,可以將數字孿生技術結合到通信網絡中做一些實踐應用,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是通過構建網絡的數字孿生模型,可以對網絡進行云端的監測、管理,同時實現更精準的資源調度和優化。“這不僅提升了網絡效率和可靠性,還減少了對物理設備的依賴,加速從物理設備到云基礎設施的轉型。現在,三大運營商傳統物理設備的建設已經越來越少,絕大部分投資在云基礎設施上。”此外,數字孿生還能通過模擬用戶行為、設備交互和網絡負載,幫助運營商快速安全地引入新業務,減少對現有業務的影響。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5G 5G 中國 愛立信 運營商 數字孿生 5G-A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最新欧美在线观看亚洲精品福利片 | 午夜AV免费在线观看 | 五月婷婷在线视频免费 | 久草免费福利资源站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偷国产精品三区 | 网友自拍区在线视频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