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10-29 23:06:49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此次入選第一批版權強國建設典型案例名單的兩個案例,既反映了對千百年來絢麗多彩古蜀文化的傳承與守護,又展現了成都以金融工具賦能文創企業的創意與智慧。
每經記者 孫宇婷 每經編輯 董興生
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作為全國首個版權示范城市,成都在版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以及服務等方面一直走在全國前列。
10月24日,國家版權局正式公布第一批版權強國建設典型案例名單,其中,版權產業服務類案例“四川省成都市‘版權+金融’助推文創產業發展”和版權國際傳播類案例“四川省藏羌織繡綻放國際的版權轉化實踐”成功入選。據悉,此次全國范圍內共遴選出24個版權強國建設典型案例。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國家知識產權強國建設工作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發布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第三批典型案例,“四川省成都華珍藏羌文化博物館創新開展藏羌織繡版權轉化實踐”也成功入選。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此次入選第一批版權強國建設典型案例名單的兩個案例,既反映了對千百年來絢麗多彩古蜀文化的傳承與守護,又展現了成都以金融工具賦能文創企業的創意與智慧。
僅憑手中的一根繡花針,國家級非遺“藏羌織繡”傳承人楊華珍就得到諸多國際知名品牌的垂青。
楊華珍的藏羌織繡融合了“藏族編織、挑花刺繡”和“羌族刺繡”兩種國家級非遺技藝——主要以毛、麻、棉和桑蠶絲為原材料進行制作,是千百年來藏族、羌族為適應特殊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充分利用當地資源,在不斷創新和融合的基礎上形成的,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和鮮明的地域特色。
圖片來源:成都市版權局
楊華珍一直致力于傳統手工藝技藝的傳承與創新。“以前我們不了解版權的意義,2014年開始,博物館啟動了藏羌織繡IP授權項目,以版權授權的方式與國際品牌、名人進行合作,以現代方式演繹傳統之美。”據楊華珍介紹,當前,博物館通過健全版權管理制度、建立藏羌織繡數據庫和IP授權合作等方式,持續促進版權成果轉化,在版權的保護下,借助新興技術,以傳統文化為內核,讓民間文藝在越來越多的領域,走向更廣更遠之地。
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楊華珍的藏羌織繡已與環球影業、機械手表品牌艾柏斯、華為榮耀、愛馬仕、植村秀、星巴克等20多個國內外品牌開展合作。
圖片來源:成都市版權局
而楊華珍口中的“博物館”,是成立于2012年的成都華珍藏羌文化博物館,由楊華珍本人創建,為四川省版權示范單位。截至目前,博物館共有自主版權100余項,累計授權費用達到1000多萬元。
為保護與促進成都民間文藝版權工作有序發展,長期以來,成都市版權局積極推動民間文藝領域的行業管理、人才保護和版權保護宣傳工作。“藏羌織繡綻放國際的版權轉化實踐”就是成都市版權局推動民間文藝版權保護與促進的重要成果之一。
今年,成都市版權協會、民間文藝代表共同發起了一份成都市民間文藝版權保護倡議,號召社會各界共同行動,努力營造關注、支持、參與民間文藝版權保護的濃厚氛圍,為版權賦予傳統文化“新生命”貢獻更多成都力量,讓更多的“成都出品”走向世界舞臺。
千年前的成都,首個紙幣——“交子”的誕生啟迪了紙幣演變,為塑造現代金融體系奠定了基礎。這一創新基因傳承至今,正推動成都加速金融創新。
為了喚醒“沉睡”的版權資產,為企業“造血”,成都在全國創新探索版權資產證券化,率先在全國開展版權資產支持票據(ABN)產品先行先試。
什么是ABN?ABN指資產支持票據(Asset-backed Notes),是一種在銀行間市場發行的債務融資工具。與資產支持證券(Asset-backed Securities,簡稱“ABS”)不同的是,ABN為注冊制,由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主管負責,審批發行速度快于ABS,這種能夠較快落地的融資方式,正好與文創企業資產輕、借款周期短等特點相匹配。
數據顯示,2023年,成都市文創產業增加值達2574.94億元,同比增長13.9%,占全市GDP比重11.65%。2024年1—9月,成都全市著作權登記26萬余件,其中作品著作權登記14.6萬余件。
如此豐厚的版權“家底”,如何轉化為文創企業發展的“資本”?
據成都市版權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自2023年以來,成都市版權局會同主承銷商成都銀行開展前期調研對接,15家成都優質文創企業對版權ABN項目產生濃厚興趣,參與意愿強烈。2023年11月,成都版權ABN在第九屆中國國際版權博覽會上正式啟動,舉行意向合作簽約儀式,意向融資1億元。2023年12月,成都版權ABN完成在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注冊,進入發行流程。2024年4月,參與底層資產企業的版權資產價值評估完成。
圖片來源:成都市版權局
“‘成都模式’下的版權ABN,能幫助企業突破自身信用局限,增強知識產權資產的流動性,撬動全國資源提供資金支持,助力企業發展。”成都銀行相關負責人介紹。
當前,成都率先在全國開展版權資產支持票據(ABN)產品先行先試,擬發行金額1億元,并出臺版權資產支持票據補貼政策,對實現融資的企業按照實際融資額的2.5%給予補貼。
“版權+金融”模式創新探索,意味著成都正逐步構建起一套完善的版權產業鏈條——從內容創作到價值實現再到資本運作,形成一道良性循環,并進一步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匯聚成都,開展創新創業活動。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