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10-31 16:03:43
◎10月30日晚,粵電力披露,參股公司廣東能源集團財務有限公司因貸款業務中存在的違規行為被罰款95萬元。記者注意到,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廣東監管局今年1月24日便公布了對廣東能源集團財務有限公司的行政處罰決定。
每經記者 吳澤鵬 每經編輯 文多
10月30日晚間,粵電力(SZ000539)發布公告,稱收到參股公司廣東能源集團財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財務公司)轉來的《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廣東監管局行政處罰決定書》(粵金罰決字〔2024〕3 號),對財務公司在貸款業務中存在的違規行為罰款合計95萬元,并對相關責任人給予警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廣東監管局(以下簡稱廣東金融監管局)今年1月24日便公布對財務公司的行政處罰決定(粵金罰決字〔2024〕3號),但記者未查詢到上市公司此前曾有相關披露。
圖片來源: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廣東監管局網頁截圖
粵電力2021年4月曾披露《關于在廣東能源集團財務有限公司存貸款業務的風險處置預案》,其中第十條(十)規定,“財務公司因違法違規受到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等監管部門的行政處罰”時,領導小組應立即啟動處置程序,同時公司應當及時履行相應的臨時信息披露義務。
據記者查詢,財務公司主要違法違規事實是貸款業務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除財務公司被罰款外,時任財務公司信貸部經理高陽被予以警告處罰。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廣東金融監管局網站查詢到,今年1月9日,廣東金融監管局對財務公司作出罰款95萬元的決定,對高陽作出警告處罰。
處罰決定書載明,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第二十一條第三款、第四十六條第五項、第四十八條第二項及相關審慎經營規則,財務公司主要違法違規事實為“貸款業務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
對于此次披露是否及時、具體違規事項的問題,記者在31日試圖通過電話采訪公司,但無人接聽。截至10月31日14點發稿時,郵件采訪也未獲回復。
粵電力在最新公告中表示,公司存貸款風險處置領導小組及時啟動風險處置程序,包括但不限于敦促財務公司提供詳細情況說明,分析風險原因動態等,截至目前,涉及監管行政處罰的事項均已完成整改,行政處罰事項不會對財務公司日常生產經營及為公司提供的金融業務服務產生重大影響,亦不會對公司日常生產經營及與財務公司存貸款業務產生重大影響。
結合粵電力歷史公告,粵電力控股股東為廣東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東能源集團公司),財務公司與粵電力同受廣東能源集團公司控制。粵電力及下屬子公司合計持有財務公司40%股權,廣東能源集團公司持有另外60%的股權。
粵電力此前發布的財務公司風險評估報告顯示,2023年、2024年上半年,財務公司各項指標符合監管要求。
圖片來源:粵電力2024年半年報截圖
粵電力擁有大型燃煤發電、天然氣發電、生物質發電、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和水力發電等多種能源項目,是廣東省裝機規模最大的電力上市公司。
在發布上述公告的同時,粵電力發布了三季度報告,第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164.39億元,同比減少2.35%,實現歸母凈利潤5.64億元,同比減少35.18%;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425.17億元,同比減少5.88%,實現歸母凈利潤14.67億元,同比減少15.04%。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營收、凈利潤同比均出現下滑,但報告期內粵電力合并報表口徑的發電量、上網電量同比均有所增加,礙于上網電價同比降低不少,其經營業績才出現下滑。
具體來看,2024年前三季度,粵電力累計完成合并報表口徑發電量939.39億千瓦時,同比增加2.72%。同期,公司累計完成合并報表口徑上網電量890.39億千瓦時,同比增加2.99%;其中煤電完成641.88億千瓦時,同比下降5.47%,氣電完成189.36億千瓦時,同比增加31.65%,風電完成34.25億千瓦時,同比增加5.16%,此外還有部分是水電、生物質、光伏等發電。
售電均價方面,粵電力合并報表平均上網電價為532.26元/千千瓦時(含稅),同比下降50.93元/千千瓦時,降幅8.73%,受此影響,粵電力報告期內發電業務毛利同比減少4.92億元,降幅7.56%。
10月中旬,粵電力在投資者交流活動上分析,2025年度長協電價受宏觀經濟形勢、電力市場政策及交易規則、發電成本、客戶心理預期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存在一定不確定性。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