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11-01 15:11:46
每經記者 肖芮冬 每經編輯 葉峰
1、黃金ETF規模大增
受金價行情刺激,資金加速涌入黃金ETF。截至10月30日,國內黃金ETF的總規模已經超過700億元,9月末該數據為500余億元。(Via:上海證券報)
2、指基年內業績反超
近期受“雙創”、北交所等強勢板塊驅動,10月末的公募基金年內業績榜單相比9月末出現較大變動,多只指數基金業績反超主動權益類基金——3只北證50指數基金包攬年內公募業績前三,成立以來的收益率均升至65%以上。(Via:中國證券報)
3、160家公募機構積極調研
公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截至10月30日,10月份已有160家公募機構深入A股調研,覆蓋到91個申萬二級行業中的508家上市公司,合計調研次數達6264次,較9月份大幅增長。調研次數居前的公募機構包括博時基金、嘉實基金、招商基金、廣發基金、華夏基金等。(Via:證券日報)
1、信達澳亞基金馮明遠離任副總經理
11月1日,信達澳亞基金公告,馮明遠因工作安排于10月31日離任副總經理,目前仍擔任公司首席投資官、聯席投資總監、基金經理。
1、ETF行情復盤
市場全天震蕩分化,截至收盤,滬指跌0.24%,深成指跌1.28%,創業板指跌1.88%。滬深兩市全天成交額2.23萬億元,較上個交易日放量131億元。板塊方面,小金屬、能源金屬、醫藥商業等板塊漲幅居前,而軟件開發、互聯網服務、計算機設備等板塊回調居前。
具體來看,周期股集體強勢,稀土永磁板塊大漲,正海磁材、金力永磁等超20只個股漲停,帶動稀土ETF、稀有金屬ETF全線走強,最高漲9.50%。
下跌方面,金融科技ETF集體回調,最高下跌7.53%。此外,多只創業板200ETF也回調明顯。
2、ETF主題機會
2024年第二批稀土開采、冶煉分離總量控制指標已下達,今年累計開采及冶煉指標分別同比增長5.88%和4.16%,增速分別同比下滑15.5個百分點和16.6個百分點。國內配額增速下降疊加海外供給出現擾動,全球稀土供應端增速收縮趨勢已經顯現,同時,下游新能源汽車、人形機器人等新興領域需求有望延續高速增長態勢,稀土行業景氣有望開始恢復,供需關系有望改善。可關注稀土ETF等產品。
1、基金簡稱:華安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數發起式(QDII)
基金類型:指數型-海外股票
基金經理:倪斌
業績比較基準: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數收益率(經匯率調整)×95%+商業銀行稅后活期存款利率×5%
基金經理過往業績:
2、基金簡稱:博道大盤成長股票
基金類型:股票型
基金經理:楊夢
業績比較基準:中證800成長指數收益率×90%+同期銀行活期存款利率(稅后)×10%
基金經理過往業績: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N1809103617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