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四川巴中:革命老區的經濟突圍之路

          每日經濟新聞 2024-11-05 17:08:20

          巴中“紅了”

          每經記者 吳林靜    每經編輯 官遠星    

          圖片來源:光霧山旅游區

          當太陽直射點從北回歸線移至赤道,北半球的秋意漸次展開——北京香山的紅葉一片一片又一片紅滿了天,美國波士頓街頭的楓樹、白樺、橡樹染上赤橙黃綠令人驚艷,秦嶺腹地的大巴山里水青岡葉子“色比桃花艷”。

          今年10月,一幅來自中國南北氣候分界線上的紅葉美景,登上了美國紐約時代廣場的大屏幕,以獨特的潮流與爛漫驚艷著世界。

          圖片來源:新華社

          這抹紅,來自四川巴中光霧山,其場面之盛、品位之高,為世所罕見。英國、德國、法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和美國的植物專家和生態學者曾先后多次前往考察。10月24日,巴中剛剛送走來自中國科學院大學的科考隊。

          “九寨看水,光霧看山”,光霧山每年為期一個月的紅葉節盛名在外。亞洲最長“紅地毯”的推介會足跡從長沙、成都、重慶、武漢,開到了北京、上海,甚至巴黎、首爾、紐約也安排了預熱首秀。

          當世人赴這場紅葉之約時,坐落于川東、素有“秦川鎖鑰”之稱的巴中,正悄然蝶變、走向世界。

          轉變:從閉塞到開放

          路通百業興,巴中的改變是從修路開始的。

          作為革命老區和秦巴山區的代表,這座城市曾被地理位置的封閉所局限,“閉塞”成為了它的歷史“名片”。

          10年前,巴中人興高采烈地迎來境內首條高速公路——廣巴高速通車。未曾想,這不過是巴中立體交通網絡建設的起點。

          緊接著,2018年巴陜高速公路全線通車,2019年恩陽機場通航,2024年6月一條高鐵穿越崇山峻嶺,讓巴中融入成都、重慶“2小時經濟圈”,更是成功接入國家“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

          疾馳的高鐵 圖片來源:“美麗巴中”微信公眾號

          1座機場、3條鐵路、7條高速公路,“空鐵高”齊頭并進,巴中一躍成為北上出川的重要通道。蜀道不難,巴山不遠,昔日的“交通壁壘”在巴中被現代交通徹底打破。

          這勢不可擋的開放姿態,源源不斷吸引著人流、物流、資金流高效匯聚。

          最直接感受到交通帶來改變的是旅游業。6月27日,巴南高鐵開通首日的到發旅客達6362人次;接下來的首個周末兩天,旅客流量突破2.1萬人次;而剛過去的國慶假期,發送旅客更是超過5.8萬人次。旅客中,有返鄉的,有觀賞紅葉的,也有來探訪巴山蜀水的。

          巴中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和物華天寶的人文景觀,過去受制于交通閉塞,這些資源宛如“桃花源”般靜謐地隱藏著。如今,交通打破了地理限制,使巴中完成了從革命老區到旅游新城的華麗蛻變。

          平昌縣三十二梁美景 圖片來源:張學金 攝

          旅游是一個支點,撬動的是一座城市的活力、影響力與知名度。

          此前,在發展走廊經濟、聯盟經濟、友城經濟的背景下,巴中已與26個國內國際城市建立友好合作關系,形成了一定的“朋友圈”。10月24日,巴中又迎來14個國家的歐洲華人文旅企業負責人。見過別樣風景后,這些來自歐洲的朋友說,他們將與巴中一起搭建平臺,引導更多歐洲企業走進巴中、了解巴中、宣傳巴中,促進巴中與歐洲各國文旅品牌互推、產品互鑒、客源互送。

          而當巴中與世界互聯互通、視野愈加開闊時,它也愈發清晰地意識到自身的獨特價值所在。

          作為四川省首個被授予“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的地級市,良好的生態是巴中最大的優勢。

          好山好水好品牌,這片土地上孕育了富集的“寶藏”:中國銀耳之鄉、中國南江黃羊之鄉、中國天然富硒茶之鄉、中國金銀花之鄉、中國核桃之鄉、中國巴山土豬之鄉、中國蘆筍之鄉、中國青花椒之鄉、中國黃花之鄉……

          江口醇酒出國門 圖片來源:張學金 攝

          山清水秀的巴中,正在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作為長江上游重要的生態屏障,作為四川省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市,巴中正著力建設全省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引領區。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巴中打造的,不是普通的農產品,而是生態產品,“生態顏值”正向“經濟價值”轉變。

          布局:從薄弱分散到整合集成

          產業經濟層面,變革的種子亦在悄然萌芽。

          今年9月以來,參與國際低空裝備及服務博覽會、舉辦低空經濟專場論壇、推介低空經濟項目以及承辦科研類全國航空航天模型錦標賽等一系列重大活動,透露出巴中新的動向——將目光對準前沿的產業賽道,一腳跨進了“低空經濟元年”。

          巴中恩陽機場 圖片來源:張學金 攝

          “巴中位于秦巴山區,地形復雜且河流眾多,無人機和低空經濟發展的需求旺盛。”深圳市無人機行業協會會長楊金才的評價恰如其分,折射出這一地區在新興經濟領域的潛力與機遇。

          今年6月,四川發布《關于促進低空經濟發展的指導意見》后,巴中迅速成立低空經濟發展工作專班,拉開了“立足巴中、輻射四川、聯通西南”低空經濟圈的建設序幕。

          截至目前,光霧山、天池部落等景區已開展旅游觀光飛行上百架次,低空旅游已成為巴中搶占低空經濟賽道的重要抓手;巴中市在航空物流和公共服務領域也有所布局,簽訂了相關項目協議。

          巴中低空資源優質上乘,低空產業蓄勢待發,發展低空經濟的先決條件得天獨厚。

          巴中發展低空經濟的最大“聲量”在于中國國際飛行器設計挑戰賽總決賽(CADC)的舉辦。這是全球三大頂級飛行器設計類賽事之一,吸引了全國80所高校和中學的1750名航模精英參賽,不僅為巴中帶來了專家建議和人才儲備,也為低空經濟的未來發展提供了創新應用場景。

          國家級賽事選定巴中 圖片來源:張學金 攝

          吳曉波曾在《激蕩三十年》中,對于意識破局進行過一番描述:“在中國改革的前十多年,任何產業基礎、政策扶持、人文素養乃至地理區位等方面的客觀條件,都無法與當地的改革創新意識相匹敵。往往,一地觀念的解放與否是它有沒有可能發展起來的唯一條件。”

          城市的發展,需要在魄力、格局和手段上有所突破。之于巴中,產業布局翻開新篇,將掀起未來的全新觸動。

          目前,巴中三次產業結構為25.0∶22.6∶52.4,工業基礎較為薄弱、分散,“我們必須堅定不移地走‘生態工業興市、先進制造強市’的道路”。

          巴中市委五屆八次全會明確提出集成支持巴中經開區創建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整合資源,集成能力”成為高質量發展的破題關鍵:聚焦能源化工、先進材料、食品飲料、電子信息、醫藥健康五大主導產業,集中力量打造“兩個千億級、兩個五百億級、一個三百億級”產業集群。

          巴中經開區 圖片來源:張學金 攝

          整合與集成,就是希望改變資源分散、基礎薄弱的劣勢,變分線出擊、單打獨斗為整體謀劃、規模作戰。巴中規劃,到2030年,全市工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將達到32%以上。這不僅是產業目標,更是巴中提升城市競爭力的戰略布局。

          姿態:從“不掉隊”到主動打扮

          2021年9月,國務院批復《“十四五”特殊類型地區振興發展規劃》,把巴中列為全國20個、四川唯一的全國革命老區重點城市。2022年12月四川省委十二屆二次全會的《決定》,2024年1月國務院批復的《四川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都明確支持巴中建設全國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示范市。

          晨曦中巴城 圖片來源:張學金 攝

          由此可以看出,從國家到省級層面,對巴中發展的總體定位是非常明確且具體的——革命老區的振興發展,是巴中的重要戰略主線。

          與全國同類主體功能縣域相比,革命老區往往地處偏僻,產業基礎較弱,縣域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對滯后。但這個定位并不意味著落后與貧窮。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一個都不能少、一個都不能掉隊。“不掉隊”是底線,巴中要做的則是“打扮”自己,主動轉變觀念,突破桎梏,提升自身形象和發展水平。

          從被動到主動,當換種姿態重新審視巴中的資源,都是拿得出手的好牌。

          生態本底是一張牌。森林覆蓋率63.18%,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排名前列。從城市到鄉村,處處可見綠水青山、碧水微瀾。游客到此,春可茗茶賞花、夏來清涼避暑、秋可田園采摘、冬品雪景美食。

          紅色文化是一張牌。作為全國第二大蘇區——川陜革命根據地的中心,紅色遺址、紅色遺跡隨處可見,被稱為“中國革命的露天博物館”。

          坐落在通江縣沙溪鎮的川陜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 圖片來源:張學金 攝

          傳統文化是一張牌。全市現有石窟寺225處、1200余龕、1.4萬余尊。南龕造像始鑿于隋,興盛于唐,現存造像176龕,2700余尊,雕刻精細、線條柔和、玲瓏多彩,是巴中石窟和“一城四龕”重要組成部分。接下來,巴中正在形成巴中石窟旅游環線,加大石窟寺和革命文物保護,擦亮非遺名片。

          人才資源是一張牌。巴中人杰地靈,從古至今能人輩出。古有唐代狀元張曙、宋代天文學家張思訓,近代有世界平民教育家晏陽初,今有兩院院士魏于全、成會明、韓杰才、吳偉仁和澳門大學校長宋永華等杰出人士。這些在各自領域大放異彩的人才,是巴中最寶貴的一筆財富。

          營商環境更是一張牌。今年初,巴中提出要“像保護熊貓一樣依法保護好企業家、保護好企業,像保護自己眼睛一樣保護好巴中的發展環境”,把巴中打造成“企業容易做生意的地方”。由巴中“四大班子”主要領導輪流主持的“巴商茶間薈”,常態化地與企業家們面對面交流,協調解決急難愁盼問題。

          紅霞映活力 圖片來源:張學金 攝

          如今,巴中“紅”了。有歷史的書寫,革命老區重新煥發生機與活力;也有自然的饋贈,世界都收到了光霧山的紅葉邀請;更有市場的認可,截至9月,巴中新登記經營主體同比增長29.63%,增速居全省首位。

          從1993年設立巴中地區,到2000年撤地設市,邁過而立之年的巴中,已踏上新征途,向高質量建設全國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示范市目標大步邁進。這條振興之路,充滿挑戰,但更蘊含著無限的可能性。

          過去,革命老區的不朽功勛,鐫刻在歷史豐碑上;未來,革命老區的逆襲奮進,也將書寫在大地上。巴中正以實際行動續寫新的輝煌篇章。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巴中市 經濟 四川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三上悠亚久久精品 | 亚洲综合区第二页 | 午夜福利亚洲精品无遮挡 | 中文娱乐久久综合网 | 日韩欧美精品综合中文字幕 |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麻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