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11-10 17:44:46
每經評論員 趙李南
11月7日,中貝通信(SH603220,股價25.29元,市值109.8億元)發布公告稱,公司近日收到湖北證監局下發的《警示函》。中貝通信被警示的主要原因是其2023年的兩份合同長期未履行并擬終止,但公司遲至2024年半年報才披露了后續進展。這兩份合同金額較大,一份為2000萬美元,另一份為3.46億元。湖北證監局認為,中貝通信的上述行為違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的規定,公司時任董事長兼總經理李六兵、時任董事會秘書陸念慶對上述事實負有主要責任,并決定對中貝通信、李六兵、陸念慶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
筆者認為,中貝通信及其他上市公司應當從此次事件中汲取教訓,引以為戒。
首先,重大合同的及時披露是投資者作出決策的重要依據。投資者在了解公司經營狀況時,往往會依賴上市公司披露的財務報表和業務合同,尤其是涉及大額合同的相關信息。中貝通信的兩份合同涉及金額較大,分別達到了2000萬美元和3.46億元。如果這些合同能夠順利執行,將對公司收入和盈利產生積極影響。然而,合同一旦出現問題,特別是未履行或擬終止的情況,投資者預期的公司經營成果可能落空。上市公司如果無法做到及時披露,便可能導致投資者在不完全知情的情況下作出錯誤決策。因此,及時、準確地披露重大合同的進展情況,不僅是法律規定的義務,也是對投資者負責的表現。
其次,該事件暴露出中貝通信在信息披露管理和內部控制方面存在明顯漏洞。作為一家上市公司,董事會和管理層有義務確保信息披露的及時性、準確性和完整性,建立健全的內控機制是合規運營的基本保障。此次事件顯然反映出中貝通信在重大合同的履約管理和信息披露流程上存在不足,未能及時向市場傳遞關鍵信息。中貝通信的管理層有必要加強責任意識,確保公司信息披露的合規性。管理層在信息披露上承擔重要責任,董事長和董事會秘書的失責不僅可能導致公司受到監管處罰,也會影響其個人的職業生涯。中貝通信應當仔細梳理相關信息披露流程,杜絕類似事件的再次發生。
信息披露的真實性和及時性,是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基石。任何忽視或輕視信息披露規范的行為,都可能帶來法律和信譽風險。中貝通信此次被警示事件不僅反映了公司在信息披露和內部控制方面的不足,也為其他上市公司敲響了警鐘。
希望中貝通信及其他上市公司能從此次事件中吸取教訓,嚴格遵守信息披露法規,強化公司治理,以維護投資者的知情權,提升市場透明度,為公司長遠發展奠定穩固基礎。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