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11-13 22:21:41
成都傳媒集團特別報道組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張魁勇 王 宇 楊 富 黃雪松 上海報道 責 編 鄭 涵
鳥瞰太平洋西岸,中國海岸線猶如一把拉滿的巨弓,長江如弦上之箭,箭頭位置就是上海。這里地處中國南北海岸中心點,利箭鋒芒不在繁華其表,而在其血液中迸發的創新動能。這塊6340平方公里的土地,地勢坦蕩低平,地區生產總值卻近5萬億元,居中國城市之首。
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在上海,星羅棋布的產業園區正輸出澎湃動能。依靠創新驅動,上海特色產業園區以每平方公里土地近110億元的產出,領先全國。
視覺中國
上海臨港新片區,坐落著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貢獻了特斯拉全球產能“半壁江山”,更是拉動了一個超3000億元的智能汽車產業集群。在這里,企業助推園區進一步高質量發展。
“大零號灣”,上海唯一以“科技創新策源”為定位的功能區,17平方公里的園區,聚集了4000余家硬科技企業,顯現出“灣”有引力效應。在這里,園區服務企業進一步高質量發展。
11月初,成都傳媒集團特別策劃“探‘新’長三角 借‘力’大灣區”大型主題采訪活動特別報道組記者走進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大零號灣”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區,為您探秘特斯拉,如何拉動一條產業鏈;“大零號灣”,如何實現“灣”有引力。
以“速度”搶占先機 以優質服務加速引育世界級產業集群
車行至上海臨港新片區江山路,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的輪廓便呈現在眾人眼中:巨大的廠房主體呈黑白兩色、墻上的“T”形標志奇特犀利又富有科技感。在這里,平均30多秒就能下線一輛整車。
速度代表效率,也是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的一個亮點。而對于上海臨港新片區來說,速度代表著營商環境,更是對外招商的一張亮麗名片。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項目實現了連續兩個“三當年”:2018年“當年簽約、當年取得土地、當年獲取施工許可證”;2019年“當年開工、當年投產、當年交付”。
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是中國首個外商獨資整車制造項目,也是上海有史以來最大的外資制造業項目。“體量巨大、時間緊迫、方案調整,是當時擺在臨港新片區面前的難題和挑戰,如果按照傳統做法推進,肯定行不通。”據臨港管委會工作人員介紹,特斯拉項目投資規模達500億元,占地面積86萬平方米,如此體量的項目,開工前的審批時間至少需要10個月,而實際上僅用了5個月。
據了解,面對“2019年年底投產”的緊張時間節點,臨港管委會內部專門繪制了一個作戰圖,每個部門、每個人、每個時間節點如何協同都會在作戰圖中標明。同時,項目資料準備、行政審批兩個步驟交互運行,創新地采用“主線容缺后補”“輔線多條線統籌”等舉措,全力保障項目早開工快建設。
“‘容缺后補’就是允許某些審核材料在規定時間內暫時缺少,實行非主審要件缺項受理和審批,按照承諾時間后期補上,使項目在合法合規情況下不斷提速。”該工作人員稱,創新做法是成就“特斯拉速度”關鍵所在,后來在上海工程項目建設中擴大試點。
上海超級工廠也是特斯拉首個在美國之外的超級工廠。短短一年時間,便從位于臨港新片區的一片荒地,變成了一座周產量可達3000輛特斯拉Model 3的超級工廠。
“‘特斯拉速度’已經成為臨港新片區乃至上海對外招商的一張名片。”特斯拉(中國)大區對外事務負責人蔣丹說,“特斯拉速度”也成為上海優化營商環境的范例,特斯拉CEO馬斯克評價:“上海超級工廠很難被超越。”
“速度”不僅體現在項目投建上,還體現在高效生產和精益制造上。據蔣丹介紹,2023年上海超級工廠產能已提升到95萬輛以上,成為特斯拉全球產能最大的電動車生產基地之一,也是特斯拉重要的出口中心,中國每出口兩輛電動車,就有一輛來自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
一切從零開始,項目建設、生產制造、產能提升都跑出了奇跡,“特斯拉速度”的背后還有一個“鏈”的支撐,這個“鏈”就是供應鏈。
據蔣丹介紹,上海超級工廠簽約落地后,相關產業配套服務迅速跟進,在極短的時間里實現了零部件本土化率超過95%,不僅推動了產業集群化發展,也使得生產制造效率提升、成本降低。
“項目招引促建固然重要,但是產業配套服務也重要,從現實成本考慮,特斯拉生產所需零部件不可能從美國運過來,必然要依靠本地化生產。”上海臨港新片區積極引入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等相關企業,構建起涵蓋汽車芯片、自動駕駛系統、汽車內飾、車身、新材料、精密加工等新能源汽車的全產業生態,支撐起特斯拉零部件本土化“2小時供應機制”,促進產業鏈形成閉環,有力提升了制造效能。
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主要生產Model 3和Model Y兩種車型。如今,高度的零部件供應本土化率,直接帶動超過400家本土一級供應商與特斯拉簽約,其中超過60家供應商進入了特斯拉全球供應鏈體系。
上海市經信委智能制造推進處相關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特斯拉這座“引擎”的啟動,離不開上海優秀營商環境的支持,圍繞營造更好的產業生態,當好“服務員”,在政策供給、資源統籌、深化改革等方面積極推進,助力企業不斷做大做強,持續提升競爭優勢打造世界級汽車產業集群。據悉,特斯拉剛進入上海市場時,上海市政府僅用一周時間就建好了充電樁。
智能新能源車產業是臨港片區首個千億級產業集群。2023年,臨港智能汽車產業產值突破3000億元,用5年時間實現10倍增長。臨港新片區制造業固定資產投資、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速排上海第一,總量排上海第二,成為上海經濟發展的一個“增長極”和一臺“發動機”。
以“特色”形成引力 4000多家硬科技企業聚“滿園”
沿黃浦江逆流而上,來到“浦江第一灣”。滔滔江水之上,船舶往來如織,運輸繁忙。黃浦江畔,創新活力也有如江水一樣潮涌澎湃,“大零號灣”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區便坐落于此。
靈巧的機械手臂上下翻飛、靈活扭轉,帶有奶泡和漂亮拉花香醇的咖啡就呈現在參觀者面前……走進位于“大零號灣”的節卡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機器人隨處可見。作為國產協作機器人行業高端品牌,節卡機器人產品銷往日本、德國等老牌機器人工業強國,展現了國產協作機器人的“硬實力”。
“節卡和‘大零號灣’可以說是共生共長的。”節卡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常莉談及入駐“大零號灣”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區的原因時如是說,“在這里,既可以汲取高校創新資源,滿足前沿創新研發與人才招引需求,又可以與機器人產業上下游企業協同發展。”
“上下樓”就是產業上下游,“串串門”就是產業左右岸,在“大零號灣”鄰居可能既是客戶,又是供應商。足以看出,以創新策源“立園”特色為錨點,“大零號灣”正逐步實現硬科技企業“滿園”高質量發展。
上海市閔行區科委副主任徐暉介紹,截至去年12月,“大零號灣”區域已累計匯聚4000余家硬科技企業,其中六到七成的企業為高校師生校友企業,包括660家高新技術企業、137家估值億元以上企業、43家估值超10億元企業、10家上市企業。
園區,對上是區域經濟發展的“發動機”,向下是產業集聚壯大的“強引擎”。“大零號灣”匯聚起高校、研究機構、投資機構、科技企業、技術人才,逐步構建起共生、共融的全生命周期創新服務生態。
去年5月,上海市閔行區科委整體遷入“大零號灣”科創大廈。“我們搬到‘大零號灣’,就是要‘駐扎’到科技創新的‘主戰場’來,零距離服務企業和創業者們。”上海閔行區科委副主任韓曉非接受采訪時表示。
今年初,扎根“灣”中4年的上海颯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獲得近億元的A輪融資,生產和研發的規模日益壯大。“隨著訂單量不斷增多與外部資金注入,颯智智能明顯感覺到現有產能不足,亟須更大的空間進行生產制造。”颯智智能市場經理曾媚穎說道。
企業“遇難題”,政府“幫解題”。在得知情況后,閔行區與“大零號灣”為颯智智能對接了馬橋鎮6000平方米的場地用于生產制造。“目前,我們是將研發、實驗、人才培訓等功能留在‘大零號灣’,我們的生產制造空間布局在馬橋鎮。”
曾媚穎補充道,今年5月份,颯智的馬橋工廠正式投入生產。“大零號灣孵化+馬橋鎮制造”,也成為“大零號灣”創新成果溢出和產業化落地的生動實踐。
企業“滿園”發展的背后,離不開創新資源要素的供給。“‘大零號灣’通過政策與服務,為企業匹配各類資源。小到孵化器、加速器,大到科創園區、研發用地、工業用地,以及創投基金、產業基金、私募基金,企業在各個發展階段,都能在這里找到所需的要素。”徐暉說道。
對于輕資產、缺抵押、高投入、長周期的初創型科技企業,資金要素尤為重要。“我們構建‘投、貸、扶’聯動的金融服務體系,設立首支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創投基金——大零號灣創新策源私募基金。”上海閔行金融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馬偉明介紹道,目前總規模1億元,還成立“大零號灣”基金聯盟,已集聚65個基金管理團隊,資金規模已超200億元,目標達到300億元規模。
今年7月,上海市政府辦公廳印發實施《關于加快“大零號灣”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區建設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力爭到2035年,將“大零號灣”全面建成創新能力突出、科技力量雄厚、原創成果豐富、成功踐行新發展理念的科技創新策源地,成為世界級“科創灣區”之一。“通過《政策措施》實施,要著力實現科技創新策源力、創新要素集聚力、改革創新支撐力、環境氛圍營造力的‘四大提升’。”上海市科委科技成果轉化與孵化器建設處處長張勵說。
瞄準世界級“科創灣區”,“大零號灣”正走出一條以創新特色“立園”帶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實踐。
上海產業園區“特”在哪? 強化高端產業引領 特色園區產業鏈附加值不斷提高
“一輛車”在上海臨港新片區“跑”出一個世界級產業集群,“一群人”在上海“大零號灣”如魚得水般“闖”出人工智能研發創新的新天地……上海的產業園區星羅棋布,雖然不能逐一深入園區調研,但是從上述兩個具有代表性的產業園區,可以感受到上海產業園區與眾不同的“特色”。
抓園區就是抓發展、抓未來。上海是中國園區經濟的發源地之一,自2020年開始,上海就在國內率先推出首批26家特色產業園區,強化高端產業引領功能的重要引擎。上海各區競速建設特色產業園區,嘉定區、閔行區、浦東新區等相繼出臺加快特色產業園區建設的實施意見或若干規定。
上海社科院國家高端智庫資深專家楊建文認為,上海產業園區發展強調“特色”兩字,這與上海把握科技發展趨勢和提升產業競爭力直接相關,還與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有關,也顯示上海在努力“樹長板補短板”。
去年11月,《上海市特色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6年)》公布,聚焦強化集群化發展、提升園區創新能級、優化配置要素供給等提出“五大行動”的重點任務,要發揮上海市產業地圖導向作用,引導各區圍繞重點產業定位,市、區聯動提升特色產業園區投資規模、建設水平和產業能級。
《行動方案》明確,到2026年,上海的特色產業園區達60個左右,集聚高新技術企業和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約5500家,國家級和市級創新研發機構達360家以上,培育形成5家千億級、20家百億級特色產業園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突破萬億元。
與傳統產業園區相比,特色產業園區的產業定位更明確,功能更復合,能夠提供生產、研發、金融、服務等多種配套功能。
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上海已建成55家市級特色產業園區,涵蓋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先進材料、電子信息、汽車、高端裝備、在線新經濟、時尚消費品、新興領域10個產業類型。
特色產業園區建設推動了產業質量效益持續提升,產業鏈附加值也不斷提高。目前,上海市產業園區單位土地工業總產值超過85億元/平方公里,而四批55個特色產業園區單位土地產出近110億元/平方公里,在全國處于領先水平。
專家訪談|上海市決策咨詢專家庫專家、上海浦東新區張江平臺經濟研究院院長陳煒:有了“特色”才能“滿園”春色
“園區經濟”是上海產業發展的一大特色。上海市決策咨詢專家庫專家、上海浦東新區張江平臺經濟研究院院長陳煒認為,產業調整是經濟發展的永恒主題,產業園區發展需要不斷迭代升級,只有有了“特色”才能“滿園”春色。
據陳煒介紹,自2020年開始,上海園區經濟邁向“特色產業園區”發展階段,被視為“產業園區3.0”,引導產業園區向特色化、高端化、生態化和專業化發展,提升實體經濟能級、促進產業創新驅動。
“產業園區發展走特色化路子,是主動適應新產業格局的必然選擇。”陳煒說,國際產業鏈重構、產業布局加速調整,以及我國新舊產業動能提速轉換等,都需要產業發展主動適應新發展格局。
為此,上海出臺特色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聚力提升特色產業園區創新突破、示范引領,強化特色產業集聚和產業生態培育,計劃到2026年將打造60個特色產業園區。
觀察上海各個區域發展,不難發現有著鮮明特色和差異化定位。“陸家嘴專注于上海金融中心建設,外高橋主打貿易中心,張江主打科創中心,金橋主打智能創新。”陳煒稱,產業園區“特色”突出,才能有利于提升產業發展專業化水平,有利于打造集聚生產、研發、技術、金融、服務等各方要素聯結形成的產業生態,形成區域差異化競爭格局,提升區域整體競爭力。
陳煒認為,產業園區是高質量發展的主引擎、主戰場,抓園區就是抓發展,也是謀未來。成都啟動“立園滿園”行動,以“特色立園”推動“企業滿園”,抓住了推動產業園區發展方式變革的關鍵。
“成都作為西部的經濟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對外交往中心和全國先進制造業基地,也是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產業園區發展具有諸多獨特優勢。”陳煒稱,成都的對外開放水平較高、樞紐輻射能力較強,能夠集聚資源要素激發發展活力,而且高校眾多具有人才優勢,宜居宜業環境更利于創新創業,“立園滿園”行動為成都經濟發展增添新動能,非常值得關注,更是未來可期。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