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11-15 15:15:16
每經記者 林姿辰 每經編輯 楊夏
11月14日,百濟神州(688235.SH,股價165.55元,市值2286.58億元)發布擬變更公司英文名稱的公告,稱公司擬將其英文名稱變更為BeOne Medicines Ltd.,新英文名稱一旦獲得股東批準,公司在納斯達克的股票代碼將變更為“ONC”。
根據“百濟神州”微信公眾號,新名稱中的“Be”反映了每位癌癥患者最基本的愿望——擺脫疾病;“One”強調了作為一個團隊,齊心協力、一往無前;與此相對,公司目前使用的英文名“Beigene”由“Bei”(北)和“Gene”(基因)兩個詞組合而成,英文發音與公司的成立地北京相近。
百濟神州表示,新英文名稱的啟用是公司廣泛戰略增長計劃的一部分。得益于在美國和歐洲市場的強勁產品收入增長,公司第三季度總收入達10億美元。為進一步支持不斷擴展的臨床產品組合以及全球發展戰略,公司于今年7月在美國新澤西州霍普韋爾的普林斯頓西部創新園區正式啟用了投資8億美元的旗艦臨床研發和生產基地。
作為國內少見的在發展初期就重視國際化戰略的創新藥企業,BTK抑制劑澤布替尼(商品名:百悅澤)是百濟神州商業化最成功的代表性產品。今年第三季度,百悅澤的全球銷售額達49.14億元,同比增長91.1%,前三個季度全球銷售額超129億元。按地區來看,百悅澤在美國的銷售額為35.84億元,同比增長85%,其中超過60%的季度環比需求增長來自在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適應癥中使用的擴大,同時該產品在CLL新增患者的市場份額繼續提升。歐洲銷售額總計6.93億元,同比增長212.7%。在中國的銷售額達4.85億元,同比增長41.1%。
另外,公司PD-1單抗藥物替雷利珠單抗(商品名:百澤安)10月在美國正式商業化上市,單月治療價格15075美元,較適應癥有重疊的“K藥”Keytruda相對便宜10%左右。有百悅澤在前、K藥在旁,其今年的銷售成績備受市場關注。
值得注意的是,百濟神州還在今年三季報的新聞稿中提到了研發策略和布局,稱公司產品組合策略強調快速生成早期臨床概念驗證數據,得益于其具備速度及成本優勢的全球臨床運營模式(“快速概念驗證”),這種戰略性模式以數據為導向,將投資迅速投入到最有前景的、有臨床差異化的候選項目中,并降低其他項目的優先級,從而最大限度地利用資源。
不過,覆蓋小分子、單抗、雙抗/多抗、ADC(抗體藥物偶聯物)、CDAC(嵌合式降解激活化合物)等多種藥物形態的管線讓公司研發費用居高不下,公司至今未實現盈利。數據顯示,2017年至2024年上半年,公司研發費用合計超600億元;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累計未彌補虧損為605.66億元。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