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11-17 22:34:49
11月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批準增加6萬億元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用于置換存量隱性債務。隨后,多地陸續啟動專項債發行,總額超2240億元。此舉旨在延長債務期限,降低利率,減輕地方償債壓力,助力經濟平穩增長。
每經記者 陳植 每經編輯 馬子卿
11月8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批準增加6萬億元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置換存量隱性債務。
此后一周,多地紛紛啟動新一輪專項債發行進程以置換存量隱性債務。據悉,11月12日起,河南省、遼寧大連市、貴州省、江蘇省與山東青島市先后披露發行或擬發行相關債券用于置換存量的隱性債務,整體發債金額合計超過2240億元。
11月12日,河南省在中國債券信息網披露的文件顯示,擬在11月15日發行再融資債券378.217億元。其中5年期再融資一般債券60.048億元,10年期再融資專項債券318.169億元。該文件顯示,10年期再融資專項債券將用于置換存量隱性債務。
11月15日,江蘇省財政廳在中國債券信息網披露2024年江蘇省地方政府再融資專項債券(十至十二期)發行文件。該文件顯示,江蘇省財政廳計劃發行1200億元再融資專項債券,期限分別為15年、20年、30年,再融資專項債券計劃發行面值均為400億元,品種為記賬式固定利率附息債券。江蘇省財政廳的發行文件明確,此次專項債募集資金將用于置換存量隱性債務。
同日,山東省青島市在中國債券信息網披露的文件顯示,其擬于11月22日發行142億元再融資專項債券募集資金將用于置換存量隱性債務,品種為記賬式固定利率附息債,發行期限為10年,募集資金將用于置換存量隱性債務。
一位私募基金債券交易員向記者透露,上周多地發行的新一批再融資專項債券,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即專項債存續期限相對較長,以此跨越未來經濟波動周期與驅動經濟持續增長,從而逐步加強地方財力,最終完成專項債到期本息兌付。
例如,山東省青島市披露的擬發行142億元再融資專項債券相關文件顯示,初步測算,青島市2023年政府債券平均年限為11年,其中一般債券平均年限為7.8年,專項債券平均年限為12.3年。
華源證券研究所所長助理廖志明表示,將隱性債務置換成地方政府專項債,可將債務期限拉長,并能大幅降低利率,減少利息支出,緩解地方償債壓力。本次置換將顯著減少地方需消化的隱性債務規模,實現2028年前完全化解地方隱性債務的目標,讓地方政府輕裝上陣。
在上述交易員看來,盡管9月底以來股債蹺蹺板效應令近期長期國債收益率有所回升,但考慮到國家持續加大化債力度與金融市場資金流動性相對寬裕,這些新發再融資專項債的實際發行利率仍有望處于發行區間的下限附近,有助于地方政府進一步降低發債利率成本。
他認為,隨著新一輪專項債發行啟動,未來長期債券市場的“資產荒”狀況將得到逐步緩解。
上述交易員向記者指出,“可以預見的是,在今年增加萬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務限額置換存量隱性債務的驅動下,未來一個月再融資專項債的發行節奏將加快,發行規模也會加大,對長期債券收益率下行構成新的約束。”據悉,上周新發再融資專項債,主要以經濟發達地區為主。當前金融市場對經濟發達地區再融資專項債的配置偏好較好,給這些地方快速發行專項債創造一定的“便利性”。
江蘇省財政廳披露的2024年江蘇省地方政府再融資專項債券(十至十二期)發行文件指出,江蘇省地方政府債務規模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債務風險總體可控。江蘇省地方政府債務不僅較好地保障了該省經濟社會發展的資金需要,推動了民生改善和社會事業發展,而且形成大量優質資產。
此外,從未來償債年度看,2024年、2025年、2026年、2027年和2028年到期需償還的政府債務分別占債務余額8%、7%、8%、7%和7%,2028年以后到期需償還的占63%。
山東省青島市披露的擬發行142億元再融資專項債券相關文件顯示,2023年青島市政府債務限額3650.95億元(一般債務限額1077.45億元,專項債務限額2573.5億元)。財政部下達青島市新增政府債務限額556億元(一般債務限額57億元,專項債務限額499億元)。
截至2023年底,青島市政府債務余額3620.01億元,其中,一般債務余額1076.89億元,占全市政府債務的29.75%;專項債務余額2543.11億元,占全市政府債務的70.25%。2023年全市政府債務無逾期。
德邦證券研究所所長程強指出,化債的核心目的是騰挪財政空間,更好地調動地方政府積極性,采取更大力度的舉措支持投資和消費、科技創新等,促進經濟平穩增長與經濟結構調整,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491965026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