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11-18 09:39:54
每經評論員 賈運可
繼被國家電網“拉黑”后,11月17日晚間,鼎信通訊(SH603421,前收盤價6.62元,市值43.18億元)公告披露,公司被南方電網采取市場禁入處理措施,處理期限15個月。接連被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拉黑”,不僅將使未來數年的營收損失可能超過40億元,還令公司在資本市場的形象大幅受損。這一事件再次提醒所有市場參與者,合規經營是企業長久發展的生命線,任何觸碰規則底線的行為都將付出慘重代價。
鼎信通訊接連被處罰并非偶然,而是合規管理長期缺失的結果。國家電網啟動“熔斷機制”起因于公司在招投標中的違規行為,而南方電網的市場禁入決定則涉及公司違紀問題。這種合規接連失守的表現,暴露出了鼎信通訊在內部治理和業務拓展中對規則的輕視。合規意識的薄弱不僅損害了企業與重要客戶之間的合作關系,更直接威脅到其營收和市場地位。
對鼎信通訊而言,兩大電網企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23年,兩大電網企業分別占據鼎信通訊收入的47%和14.6%。這種過度依賴少數客戶的業務結構本就存在風險,而違規導致的市場禁入則將這一風險完全暴露。公司不得不面對短期內難以找到替代市場的現實,而過去快速發展的紅利也因違規行為付諸東流。當前的困境正是對企業輕視合規底線的懲罰,也是對其他企業的警示。
企業發展過程中,短期的業績壓力不可避免,但為了追求短期利益而放松對合規紅線的把控,無疑是飲鴆止渴。資本市場對違規行為的容忍度正日趨降低,企業如不能恪守規矩,將難以贏得長期信任。鼎信通訊的案例表明,合規不僅是市場準入的基本要求,更是企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規則意識缺失的企業,即使一時僥幸取得短期利益,也難以在激烈的競爭中立足。
面對困境,鼎信通訊提出了開拓新市場、研發新產品等一系列補救措施,然而彌補因違規造成的損失需要時間和資源,而市場信心的修復更非一朝一夕之功。如何加強內控、避免再次觸碰合規底線,是公司當前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如果不能從根本上吸取教訓,未來或將面對更多挫折。
更廣泛地看,鼎信通訊的遭遇是近年來監管趨嚴背景下市場規范化的必然結果。特別是在招投標等高度透明和依賴規則的領域,監管機構的執法力度不斷加強,企業的不當行為更容易被發現并受到嚴懲。對于上市公司而言,合規經營不僅是法律和監管的要求,更是樹立品牌和維護投資者信任的根本。
“合規線就是企業的生命線”并非一句空話,而是每一家企業都應銘記于心的警示。在市場競爭愈發激烈的今天,企業唯有以合規為基石,嚴格遵守規則,才能獲得長久的生存和發展。鼎信通訊的教訓告訴我們,失去規則意識的企業不僅會失去市場,也會失去未來。只有真正從每一次失敗中汲取教訓,守住合規底線,企業才能走得更遠、更穩。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