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11-22 19:56:10
12月6日,不見不散
圖片來源:攝圖網501795048
作為區域經濟發展的“最小單元”,園區不僅是企業孵化與產業集聚的“熱土”,更是創新與變革的試驗田。
園區的價值,早已超越了傳統意義上的“辦公區”和“產業基地”,它與城市的未來命運息息相關,尤其當我們置身于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浪潮中。
改革開放始于深圳,當時突破口是蛇口工業區——依托港口設施和南海石油開發戰略任務,在市場化、國際化方面率先突破,引領了風氣之先。那時候,其實整個深圳特區都可以稱為廣義上的“大園區”,是新型經濟形態的萌芽之地。
1994年,蘇州工業園區的建立則標志著“園區模式”在中國的進一步成熟與普及。蘇州與新加坡合作,以高位協調、職能清晰的合作機制為基礎,推動了多項制度創新,并開啟了蘇州30年的騰飛之路。
深圳與蘇州,為全國各地園區建設的提供借鑒與模板,帶動了更多城市的產業發展與經濟騰飛。根據前瞻產業園區庫收錄的數據,全國有7.8萬余個園區,其中16座城市園區數量突破1000個,幾乎涵蓋了所有萬億GDP的經濟強市。
遠眺蘇州工業園區 圖片來源:攝圖網501307533
每一個產業強市的崛起,都離不開產業園區的支撐。園區在地方經濟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如今,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拉開了新一輪競速。“工業回歸都市”“工業上樓”以及“制造業立市”“產業第一”等等提法,都是核心城市們高調回歸實體經濟、提振產業活力的集中體現。
經濟的比拼落到最小的單元,就是園區之間的競爭。園區聚集什么企業,布局哪些前沿,是否具有活力,事關一座城市產業的底座。
隨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全面推進,園區的競爭不能再是簡單的“擴張”,而需更加注重內涵與質量的提升,比拼資源的集聚效率、產業的創新能力與未來潛力。
一個成功的園區,不僅要在物理層面聚集、堆砌企業和資源,更需要激活創新要素、技術和產業鏈的“化學反應”,營造創新氛圍,培育行業先鋒的土壤。
所以,隨著科技革命和產業轉型的加速,傳統的園區模式已無法滿足新時代產業發展的需求,它需要為新興產業、未來產業集聚提供適合的空間、載體和生態。
園區也需要進化,朝著更加專業化、精細化的方向。
深圳蛇口灣 圖片來源:攝圖網500791212
當園區成為現代產業經濟發展的“心臟”,越來越多的城市開始認識到,園區不僅僅是一個經濟載體,它與城市形象、品牌、IP的建設息息相關。
現代化的城市IP打造,不再是一個單純的“形象工程”,是與地方產業深度綁定,成為城市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換言之,一個“出圈”的產業園區,能夠為城市注入活力,能夠提升城市的招才引智和產業聚集能力,更為城市刷新新的形象。
當然,進化過程中,園區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機遇:
如何解決產業空間局促的問題?
如何突破定位同質化的困境?
如何破解“有企業無產業”的困境?
如何為城市重塑產業的空間布局?
如何押中產業的未來?
如何形成創新的氛圍?
這些,事關新一代園區成功與否,事關招才聚賢的競爭力,事關經濟高質量發展,事關激烈競爭下的城市能否突圍。
為此,城市進化論將籌辦一場以“象由‘新’生,乘勢而進”為主題的中國未來產業園區與城市IP進化思享會,于12月6日14:30在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航空國創中心產業園招商展示中心舉行。
借助這個政企互動交流平臺,我們將邀請政商學的重磅嘉賓,以及上海張江、蘇州工業園區、武漢經開區、東莞松山湖、常州高新區等園區代表,共同探索產業園區崛起的路徑,挖掘城市產業經濟發展的“密碼”,并展望未來園區與城市IP如何實現更緊密的共生。
園區的未來,是產業的未來;城市的未來,是園區的未來。期待您的到來。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