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11-27 16:13:23
每經編輯 陳柯名
11月27日,“比亞迪致信供應商要求降價10%”的消息引發廣泛關注。
“與供應商的年度議價,是汽車行業的慣例。我們基于規模化大量采購,對供應商提出降價目標,非強制要求,大家可協商推進。”對此,比亞迪集團品牌及公關處總經理李云飛在其個人微博上回應稱。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不會武功的武功李云飛)
就在11月26日,有網友在公眾平臺曝光了一封名為“2025年比亞迪乘用車降本要求”的郵件截圖,署名為比亞迪集團執行副總裁、乘用車首席運營官何志奇。
郵件截圖內容顯示,2024年11月18日,在比亞迪成立三十周年之際,比亞迪汽車成為全球首家達成第1000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的車企。比亞迪方面預測,2025年,新能源汽車迎來重大機遇的同時,市場競爭也將更加激烈,進入大決戰、淘汰賽。為增強比亞迪乘用車競爭力,需要整個供應鏈共同努力、持續降本。因此提出要求——“貴司所供貨產品,從2025年1月1日起降價10%”。
郵件最后還明確要求相關供應商“切實挖掘降本空間、積極推動要求達成,在12月15日前通過SRM系統將降后價格報給我司(比亞迪)”。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李星 攝
官方數據顯示,1~10月,比亞迪向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超325萬輛,同比增長36.5%。其中,10月,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單月銷量首次突破50萬輛,達到約50.27萬輛,刷新了全球新能源汽車的月銷量紀錄。
據界面新聞,多家汽車供應商表示,汽車制造商每年初會有例行的降本動作,5%是屬于目前零部件降本中位數。在近兩年價格戰壓力下,汽車供應商的降價空間已幾近于無。
一位比亞迪供應商管理層人士告訴界面新聞,當前公司整體規模和現金流情況,只能維持正常運營。一旦比亞迪強制要求降價10%,公司將陷入虧損,會考慮退出比亞迪供應鏈體系,或者嘗試停供倒逼。在該人士看來,比亞迪提出的降價幅度尚有協商余地,其他同行業供應商也難以滿足其價格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比亞迪所要求降價的供應商技術壁壘較低,這可能引發供應商之間的惡性競爭,一些供應商為了贏得比亞迪的大訂單,可能愿意犧牲利潤。
多位比亞迪內部人員向界面新聞透露,比亞迪和部分供應商就具體降價幅度和賬期問題來回拉扯。比亞迪的賬期目前達到半年,這對部分規模較小的供應商構成了一定現金流壓力。
持續兩年的汽車業價格戰已經讓上游產業鏈供應商難以負擔。蓋世汽車去年發布的調研顯示,在近3000位受訪供應商中,74%的企業表示,相較往年,2023年汽車公司提出的降本要求明顯提升。超半數企業被要求年降幅度在5%至10%;另有企業在疫情期間沒有降價,被要求一次性降價20%以上。
編輯|陳柯名 杜恒峰
校對|段煉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每經網(記者 李星)、界面新聞、公開消息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