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11-27 23:22:26
每經記者 王硯丹 每經編輯 肖芮冬
11月22日,在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2024中國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峰會”上,國新證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李虎發表了關于投行業務現狀及未來發展的深刻見解。他認為,投行需要從過去的規模導向轉向質量導向。國新證券將積極響應國家戰略,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助力中國資本市場的高質量發展。
李虎首先詳細分析了當前投行業面臨的轉型與挑戰。他表示,過去幾年,中國資本市場的IPO數量和融資額經歷了快速增長,從2021年的500多家,到2022年的400多家,再到2023年的300多家,融資額分別達到了約5000億元、4000億元和3000億元人民幣。然而,進入2024年,IPO數量驟降至80家左右,融資額也僅有500多億元,無論是數量還是規模,都出現了明顯的下滑。尤其是自去年“827”新政實施以來,投行業務受到了顯著影響,不僅IPO數量和融資額出現了斷崖式下降,整個再融資市場也幾乎停滯。
李虎坦言,這一變化讓許多投行從業者感到迷茫和不安。“然而,這并不意味著投行業務的重要性降低。相反,這是一次促使行業內部進行深刻反思和轉型的機遇,是行業轉型的開始。”
李虎表示,面對政策調整帶來的挑戰,投行從業者需要轉變傳統思維,更加注重服務質量而非單純追求數量和規模。在新的市場環境下,投行應專注于挖掘和推薦那些真正具有成長潛力和創新能力的企業,確保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資本市場的發展,首先需要投行為投資者提供優質、真實、具有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的企業。只有這樣,資本市場才能實現健康、可持續的發展。”
針對當前的行業環境,李虎提出了兩個重要的轉型方向:首先是理念上的轉變,即從過去的規模導向轉向質量導向,這意味著投行需要更加關注企業的實際價值和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其次是角色上的轉變,即強化“看門人”的職責,確保信息披露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從而保護投資者的利益,增強市場信心。“這兩個方面的轉變是投行業在未來發展中必須面對的關鍵問題。一方面我們要站在市場角度、站在投資人角度,真正為市場提供優質企業;另一方面,我們需要對信息披露真正負起責任來,而且要窮盡手段去負起責任。”
在談及國新證券的具體實踐時,李虎表示,作為一家由央企中國國新控股的證券公司,國新證券自2022年8月8日更名以來,始終致力于探索如何在新的市場環境中發揮國有資本運營平臺的獨特優勢。面對行業挑戰,國新證券不僅積極調整業務策略,還深入研究相關政策導向,尤其是在科技創新和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方面加大投入。“國新證券將積極響應國家戰略,發揮資本市場工具箱的作用,聚焦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通過提供專業的金融服務,助力這些企業成長壯大,同時也為投資者創造更多價值。”
此外,李虎還特別提到了并購重組領域的新機遇。他指出,A股市場5000多家上市公司,與美國市場數量已經相去不遠。但我國上市公司的多項指標,如凈資產收益率(ROE)、市值和收入等,普遍低于美國市場。這反映出我國上市公司的整體質量和可持續發展能力仍有待提升。為了改善這一現狀,投行可以通過并購重組的方式,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培育和發展,促進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實現橫向和縱向的資源整合,從而提升上市公司的質量,推動中國資本市場的高質量發展,助力中國式現代化的順利實現。
李虎認為,近期出臺的一系列并購重組政策為企業間的整合提供了更為寬松的環境,這對于優化資源配置、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國新證券將充分利用自身的專業能力和資源,積極參與到并購重組項目中,通過創新的金融解決方案,幫助企業實現轉型升級。”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