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apcyb"></cite>
  1. <dfn id="apcyb"><rp id="apcyb"></rp></dfn>

  2. <cite id="apcyb"><noscript id="apcyb"><address id="apcyb"></address></noscript></cite>

    <tt id="apcyb"></tt>
    每日經濟新聞
    四川頻道

    每經網首頁 > 四川頻道 > 正文

    成都東郊記憶亮相央視“工業遺跡創新創意盛典” 揭秘游客平均駐留3小時背后的故事

    成都商報 2024-11-29 20:39:34

    ▲東郊記憶 紅星新聞記者 王效 攝

    “漢服餐秀,唐風夜宴,你以為這是夢回大唐,其實這里原先是顯像管廠的原料倉庫;個性服飾,國潮小店,你覺得這是時裝秀場,其實這里本來是軍用雷達零件生產車間;青春洋溢,肆意揮灑,你猜想這是演藝會館,其實這里曾經是國營工廠的職工浴池。”

    11月28日晚,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財經節目中心舉辦的“工業遺跡創新創意盛典”播出,作為此次盛典的分享案例,成都東郊記憶第一個亮相。

    這里曾是成都現代工業文明的最初承載地,這片工業遺址在轉型過程中也曾有著漫長的探索和蛻變過程。

    從逐漸衰落的老廠房,變身城市最潮的“打卡地”,在“工業遺跡創新創意盛典”上,東郊記憶的故事被娓娓道來。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工業遺跡創新創意盛典”制片人桂佳唯介紹,在進行認真的篩選和考察后,從全國范圍內選擇了其中比較突出的在工業遺跡活化利用方面的典范案例,通過此次盛典展現。

    “流連忘返”的奧秘:

    注重顏值經濟

    讓懷舊變成“新地標”發現之旅

    “城市更新里面有一個很重要的領域,就是工業遺址更新和活化利用,通過盛典活動的舉辦,一方面喚起全社會更加重視工業遺址,作為工業文明的傳承和發展,另一方面也通過盛典來推出更多好的項目。”東郊記憶園區運營負責人在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采訪時表示。

    ▲東郊記憶園區內的雕塑 紅星新聞記者 王勤 攝 

    在11月28日播出的“工業遺跡創新創意盛典”中,一個數據引發主持人和現場嘉賓的關注——成都東郊記憶游客平均駐留時間超過3個小時。

    上世紀50年代,東郊記憶的前身國營紅光電子管廠建成投產。1964年,國營紅光電子管廠生產出新中國第一支批量生產的黑白顯像管。兩年后,這里又試制出中國首支有著“電子工業原子彈”之稱的彩色顯像管。“像當年我國發射‘兩彈一星’時使用的監視器元件就是由這里生產的。”東郊記憶園區運營負責人在盛典上介紹說。

    隨著時代的發展,曾經的國營大廠一度湮沒在歷史的塵煙中,生產精密儀器的機器也逐漸停止轉動,在偌大的城市里,這片廠區開始凋零。

    ▲曾經老去的舊廠房,如今成為創意產業的“靈感花園” 紅星新聞記者 陶軻 攝

    在39歲的楊涵心里,東郊記憶曾經的老廠區是蕭條的。楊涵的父親以前是廠里的工人,她家也住在廠區附近。早先這里曾經熱鬧過,后來就逐漸沒落,人也越來越少,當時很多同學都不愛來楊涵家附近玩,這讓她曾難過了好一陣兒。

    后來楊涵去外地讀大學,然后出國留學、定居。父母也在成都搬了家,即使每年回成都,楊涵也很少再回到曾經的國營紅光電子管廠附近。

    今年回成都前,楊涵在翻小紅書的時候,看到有一處大寫的“成都”兩個字,特別適合拍照,她便想和原來的中學老同學約著一起去打卡,“后來她們告訴我這里在東郊記憶,就在原來的紅光電子管廠廠區里,這讓我特別吃驚。”

    回成都那幾天,楊涵和老同學們去了東郊記憶。懷舊變成了發現“新地標”。

    ▲東郊記憶園區 紅星新聞記者 王效 攝

    一組最新數據也說明這個“新地標”的吸引力——今年1月至10月,園區接待入園游客1497萬人次,入駐商企達近300家,實現營收12.9億元。

    東郊記憶如何讓游客的平均駐留時間超過3個小時?東郊記憶園區運營負責人說,東郊記憶特別注重顏值經濟,提高照相指數,如有意識創造打卡點,把工業遺跡的特點放大,讓更多場景成為年輕人的拍照勝地。當然,還要向年輕人學習。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風尚,了解年輕人,向年輕人學習,才能把握趨勢,持續創新。

    “別說是逛3個小時,我感覺在這里玩一天完全沒問題。”楊涵說,自己在國外也見過很多工業時代留下的老廠區老建筑,但很多逐漸荒廢之后被拆除,“那天從東郊記憶走的時候,我看著夕陽下的三根大煙囪發呆,這可能也是一種城市記憶。這種城市記憶被保留,依舊活在更多人的生活里,讓我覺得很寶貴。”

    兩次重要的蛻變:

    從老工業區到文化創意產業園 

    從“城市農家樂”到時尚新地標

    楊涵和其他很多來東郊記憶的游客可能不知道的是,這里的華麗“蛻變”并非一帆風順,其間經歷過兩次重要“蛻變”。

    第一次“蛻變”發生在2009年。

    當時,成都市委、市政府實施東郊工業區結構調整,紅光電子管廠交由成都傳媒集團改造為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對工廠建筑進行合理保護和開發利用。隨后一段時間,東郊記憶園區由成都傳媒集團所屬全資子公司成都傳媒文化投資有限公司負責運營。

    ▲東郊記憶園區內的商鋪 紅星新聞記者 王勤 攝

    成都傳媒文化投資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說,園區最初定位的主導產業是音樂,但后來隨著手機彩鈴等業務衰落以及部分音樂企業南遷,引進音樂藝人工作室沒能帶動形成產業生態,音樂產業沒辦法引領園區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由于產業“空心化”,彼時的園區面臨辦公業態多、消費場景少、業態雜亂等問題,一度出現社區居民白天“遛狗、遛娃、遛彎”,晚上“關門閉戶、黑燈瞎火”的情況。

    “當時很多人形容我們這里是一座城市里的大型‘農家樂’。”成都傳媒文化投資有限公司負責人回憶說,這種局面導致園區運營公司連續10年每年虧損2000多萬元。

    窮則變,變則通,這也迎來東郊記憶的第二次“蛻變”。

     

    ▲東郊記憶園區南大門 紅星新聞記者 王勤 攝

    2019年按照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和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部署要求,成都傳媒集團以“轉換機制、集聚資源、重塑標桿”為目標實施全面深化改革,將東郊記憶10年運營權面向全國公開掛牌,2021年引入民營企業東方正火負責園區的整體運營。

    “整體出租是按照園區所有權與運營權相分離的原則,把園區交給專業運營商整體運營,實現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能夠有效提高園區運營水平。”成都傳媒文化投資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說,在“整體出租”后,園區所有權仍在成都傳媒集團,傳媒集團在意識形態方面加強監督和指導,確保園區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保證東郊記憶的發展不“跑偏”。

    調整后的效果立竿見影。園區按照“國際時尚產業園”的新定位,淘汰50余家不符合業態發展需求的商企,連園區所有方成都傳媒文化投資有限公司也僅在園區留下一間辦公室,用以協調問題。

    ▲東郊記憶園區風貌 紅星新聞記者 王勤 攝

    隨后,新招引音樂藝術、時尚展演類商企160余家,新招引國潮品牌商企60家,園區入駐商企達到近300家。2023年,園區實現營收11億元,較改革前的每年4.2億元增長了161%,園區由連續10年平均每年虧損2000萬元,發展到去年為集團貢獻利潤4800萬元。

    創新創意的未來:

    留住城市的“調性”

    同時讓業態愈發國際化、科技化

    去年11月,“中國工業遺跡創新創意聯盟”發起暨大型工業紀錄片《遺跡有奇跡》開機儀式在東郊記憶舉行?;顒蝇F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財經節目中心聯合成都傳媒集團和中國企業改革和發展研究會等單位,共同發起成立“中國工業遺跡創新創意聯盟”。此后一年多時間,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工業遺跡創新創意盛典”制片人桂佳唯曾多次來過成都東郊記憶。

    “我不是成都人,所以我可能會以一個更‘抽離’的視角去看待東郊記憶。在我看來,這里的悠閑感、潮流感和成都的城市調性非常契合。”桂佳唯說,“一方面,這里有城市的記憶,你在這里一邊看著工業遺跡,一邊和家人朋友坐一坐,聊聊天,其實和老成都的茶館文化很像。另一方面,這里又嵌入了最時尚、最潮流的一部分,而成都本身又是一座非常時尚的城市,讓人能夠感受到城市不斷向前的活力。”

    ▲東郊記憶園區內的雕塑 紅星新聞記者 王勤 攝

    作為韓國數字設計公司帝視特在中國內地打造的首家集科技、藝術、展覽為一體的沉浸式藝術館“ARTE全沉浸式美術館·成都”,開業半年就吸引游客超過20萬人次。

    帝視特中國總經理蘇小霖直言,企業推進中國市場時曾多方考慮選址問題,最后因這里達20萬平方米的工業遺產,與東郊記憶“一拍即合”。5000平方米的大空間足以絕佳呈現世界頂尖的數字媒體藝術體驗,紅墻拱門見證城市變遷的脈絡,也與美術館的“調性”相符。

    ▲東郊記憶園區內的火車頭廣場 紅星新聞記者 王勤 攝

    此外,科幻與技術融合的全民級科幻盛宴——三體沉浸式藝術展、國際時髦潮牌西南首店——Brandy Melville、頭部潮牌概念總店——1807CORP、“成都式生活美學領地”——東山Re°est等,也都在東郊記憶盡情生長。

    成都傳媒文化投資有限公司負責人說,發展規劃時,希望東郊記憶能夠有別于其他現代化的商業綜合體,保有自身更具吸引力的調性。因此選擇商家、培育業態時,需保持一定的“克制”。在11月28日央視播出的“工業遺跡創新創意盛典”上,東郊記憶園區運營負責人就介紹說,目前對園區內奶茶、咖啡類門店進行了限制,而是培育更多新的業態。

    成都傳媒文化投資有限公司負責人在接受紅星新聞記者采訪時說,有些奶茶、咖啡、或者賣小商品的店鋪雖然盈利很好,人流量也很大,但是從整個園區調性上看并不相符,因此很多時候需要“忍痛割愛”。從長遠來看,對東郊記憶發展更有益。

    東郊記憶園區運營負責人在“工業遺跡創新創意盛典”上總結說,東郊記憶,從過去到未來始終與時代同行,東郊記憶定將不斷創新創意,帶給大家更多的驚喜與感動。

    責編 胡玲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cite id="apcyb"></cite>
    1. <dfn id="apcyb"><rp id="apcyb"></rp></dfn>

    2. <cite id="apcyb"><noscript id="apcyb"><address id="apcyb"></address></noscript></cite>

      <tt id="apcyb"></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