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12-03 23:54:11
每經記者 張懷水 每經編輯 陳旭
12月3日,據商務部官網消息,商務部等9部門印發《關于完善現代商貿流通體系 推動批發零售業高質量發展的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行動計劃》指出,到2027年,基本建成聯通內外、貫通城鄉、對接產銷、高效順暢的現代商貿流通體系。城鄉商貿流通網絡更加完備,構建分層分類的城市商業布局,完善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果蔬和肉類冷鏈流通率分別達到25%和45%。
當天,商務部流通發展司司長李佳路在專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商貿流通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性和先導性產業。建立高效順暢的現代商貿流通體系,有利于更高水平、更大范圍實現資源要素的優化配置,暢通國民經濟循環,提高流通效率,降低全社會的物流成本。
健全三級物流配送體系
《行動計劃》指出,補齊農村商貿流通短板。推進縣域商業體系建設。深化縣域商業建設行動,改造鄉鎮集貿市場、村級便民商店,強化數字賦能,拓展服務功能,建設以縣城為中心、鄉鎮為重點、村為基礎的農村商業體系。
健全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鼓勵農村物流、電子商務與商貿流通、供銷集配、郵政快遞等設施整合,促進客貨郵融合發展,大力發展共同配送。支持農村商店與農村綜合服務社、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村郵站)多站合一、一網多用,提高綜合服務能力。
推動農村電商高質量發展。打造縣域電商直播基地,發展網訂店送、即時零售等新業態,推廣農產品電商直采、定制生產等新模式。持續實施“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拓展農產品銷售渠道。
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農村地區商貿物流體系發展并不平衡,有一些農村和山區的交通基礎設施還不是特別完善。健全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不僅能夠降低物流成本,提升便利性;而且能夠激發消費潛能,助力本地特產和資源的銷售,解決偏遠地區商品流通難題。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市場流通與消費研究室主任依紹華表示,我國經濟已經轉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城鄉商貿流通體系的差距在快速縮小。在這次的《行動計劃》中,注重了農村商貿物流體系的建設,將更好地實現城鄉統籌。
發展新型零售業態
《行動計劃》指出,培育平臺型商品市場。推動大型商品市場升級,完善商品集散、倉儲物流等綜合服務,建立集成、開放的平臺經濟生態。鼓勵商品市場與境外經貿合作區聯動發展,打造國際商品集散中心。引導傳統商品市場轉型。支持建材家居、小商品市場等設施改造,依托區域優勢和產業特色,加強與文旅休閑、創意體驗等融合發展,發展電子商務、創新展示和品牌專區,豐富經營業態,提升服務質量。
此外,《行動計劃》還要求,推動零售業創新提升。賦能傳統零售業態。鼓勵大型流通企業通過特許經營、技術賦能等方式,改造傳統零售門店,提高市場分析、進銷存管理水平。發展新型零售業態。加快零售業創新,發展“小專精”的精品店、倉儲會員店、品牌折扣店等。
李佳路在回答媒體提問時表示,抓住了批發和零售業,就抓住了建設現代商貿流通體系的“牛鼻子”,這也是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內在要求。商務部將在《行動計劃》基礎上,繼續完善相關配套政策,加快推動批發零售業高質量發展。
以平臺化為切入口,推動批發業轉型升級。重點布局一批與產業分布和國家物流大通道相匹配的商品集散中心,支持傳統商品市場改造,拓展電子商務、創新展示、倉儲物流等綜合服務,豐富經營業態,提升服務質量,建立集成、開放的平臺經濟生態。
以數字化為動能,推動零售業創新提升。鼓勵大型流通企業通過特許經營、數字賦能等方式,改造傳統零售門店,提高進銷存管理水平。支持零售企業整合線上平臺、線下商超和物流站點,發展品牌連鎖、即時零售等新業態新模式。因地制宜開展“一店一策”改造,對接優質商業資源,拓展消費場景,提高商業設施運營效能。
徐洪才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完善現代商貿流通體系是從供給端發力來降低物流成本,在流通環節再使一把力,對激發消費潛能將發揮較大積極作用。但擴內需、促消費不僅要完善供給端,還要注重需求端,尤其要提升中低收入群體的收入。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