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12-09 16:27:52
近日,多家上市公司如日出東方、川發龍蟒、浙江建投等的董監高及其親屬因涉及短線交易違規,受到監管部門警示。這些違規行為不僅涉及獲利問題,更影響市場公平性和透明度,損害投資者信任。
每經評論員 趙李南
近期,多個上市公司董監高及其親屬因短線交易違規行為,受到了監管部門的警示,包括日出東方、川發龍蟒、浙江建投、福萊蒽特、李子園、中創環保、弘信電子、香農芯創等。這一系列集中的監管警示,再次將高管及其親屬在資本市場中的合規交易問題推向了公眾的關注焦點。
董監高及其親屬進行短線交易,是資本市場中一項明確禁止的行為。這個問題的核心,不僅在于是否從中獲利,更在于它對市場公平性的沖擊。此類行為嚴重影響了市場的透明度,并損害了投資者的信任。盡管部分涉事人員辯解稱“不知情”,但這些理由顯然無法掩蓋監管紅線屢屢被突破的現實。資本市場的公平基礎,依賴于信息的對稱性,而高管及其親屬憑借特殊地位獲得交易優勢,無論是否獲利,都對市場的公平秩序構成了嚴重威脅。
為了有效解決這一問題,上市公司和監管機構應從多個方面進行改進。
首先,上市公司應加強對高管及其親屬的常態化法律法規培訓。通過定期培訓,重點講解短線交易的法律后果以及對市場公平性的負面影響,這能夠增強相關人員的合規意識,并通過持續教育逐步改變他們的投機心態。只有將法律和合規文化根植于高管及其親屬的思想中,才能減少違規行為的發生。
其次,上市公司可以設立內部親屬交易申報制度,要求高管在其親屬進行證券交易前,主動向公司合規部門報備交易計劃,并接受必要的審核。這一制度能夠有效減少短線交易的風險,確保公司能及時發現和防范潛在的違規行為。此外,這一機制也可為事后監管提供關鍵線索,能夠在出現問題時,追溯到具體的責任人。
第三,上市公司和監管機構應進一步完善內部監督和問責機制。一旦發現高管或其親屬存在違規交易行為,除了對直接責任人進行處罰外,還應追究公司管理層未盡管理義務的責任,以此形成強有力的震懾效應。當前,部分違規案件的涉案金額較小,處罰力度相對較輕,無法對違規者形成有效威懾。因此,監管部門應綜合考慮違法所得金額、行為性質及其對市場造成的影響,從嚴懲治,確保違規成本高于收益。此外,監管部門還可以通過媒體公開披露典型違規案例,強化警示教育,推動全社會形成對短線交易違規行為的零容忍態度。
董監高及其親屬的短線交易行為,本質上是對資本市場公平原則的背離。為了構建一個健康、透明、公平的資本市場生態,監管部門與上市公司應持續加強制度建設與執行力度,不斷提升全員的合規意識,確保市場各方平等地參與競爭與交易。未來,隨著制度逐步完善,規則得到更好執行,資本市場的公平與透明性有望得到進一步保障。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