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12-10 17:18:39
每經編輯 葉峰
周二(12月10日),A股市場高開低走,三大指數全線收紅。截至收盤,上證指數漲0.59%,深證成指漲0.75%,創業板指漲0.69%。市場成交額達2.23萬億元,環比大幅放量5667億元,創近一個月以來新高。機器人題材持續發酵;AI應用、衛星導航、低空經濟等概念股活躍;大消費板塊集體走強。
機器人產業ETF(159551)收盤大漲 4.21%
【上漲原因分析】各地紛紛推出人形機器人相關支持政策;海內外龍頭動作頻發,推動產業化進展。
近期關于人形機器人相關政策支持較多,引發市場廣泛關注。目前安徽省發布《安徽省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7年)》,計劃逐步建立人形機器人創新體系、培育整機企業和產業鏈配套企業龍頭;重慶7部門聯合印發《重慶市支持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對在智能化改造中規模化應用具身智能機器人產品的企業予以支持;四川天府新區新經濟局印發《四川天府新區直管區關于促進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大力支持四川天府新區直管區的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研制企業及用戶企業。另外,北京、上海、深圳、山東等地方此前也發布地方性支持政策,自上而下的政策推力正在逐步落地,助力整個產業快速發展。
此外,科技巨頭動作頻發,帶動和支撐整個行業發展:
特斯拉預計人形機器人將進入量產階段。近日,作為德意志銀行自動駕駛日的一部分,德銀舉辦了與特斯拉投資者關系負責人 Travis Axelrod 的投資者會議,特斯拉全自動駕駛、機器人出租車和 Optimus 是會議焦點。特斯拉投資者會議指出Optimus將在2026年在工廠內部部署超過1000個人形機器人,然后逐步向外部客戶銷售。
最近豐田公司的人形機器人CUE6在日本愛知縣長久手市打破了世界紀錄,成功完成了一次24.55米的遠距離籃球投籃,創下了機器人籃球投籃的最遠紀錄。
本周,移動機器人產業發展年會將在蘇州舉辦,同期還將召開移動機器人采購經理峰會。此次盛會將匯聚行業精英,將共同探討移動機器人領域的前沿技術和市場趨勢,助力產業創新與發展。
【后市展望】機器人產業有望成為高端制造和經濟增長的核心動力;產業奇點已至,產業化有望不斷提速;
人形機器人被稱為新工業革命的引擎,集成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進技術,有望成為繼計算機、智能手機、新能源汽車后的顛覆性產品,重塑全球產業發展格局。當前,人形機器人技術加速演進,有望成為我國高端制造和經濟增長的核心動力。
當前人形機器人產業奇點已至,產業化有望不斷提速。從應用端看:特斯拉自帶產業化應用場景,人形機器人有望率先應用于全球超級工廠。與此前人形機器人的應用場景相對局限不同,特斯拉Optimus 在設計之初便針對工業制造場景,并計劃首先應用于特斯拉超級工廠,自帶機器人工廠應用場景;從成本端看:已發布的大部分人形機器人產品價格高昂,但龍頭企業具備強大的降本能力,在政策支持下,有望復用車端、產業鏈端降本經驗,推動機器人產業持續降本;從模型端看,大模型賦能泛化能力,“通用認知性”將提升人形機器人的智能化水平,使其擁有感知、認知、決策和行動的全面能力,為具身智能提供落地可能性。
在國內政策支持、國內外眾多參與者推動下,人形機器人產業化有望不斷提速。伴隨國內外人形機器人廠商紛紛推出各自產品,機器人整機廠商、電機、減速器、傳感器、絲杠等在內的機器人關鍵零部件應重點關注,相應的國內供應商有望長期受益。預計后續機器人產業鏈催化不斷,感興趣的投資者可以繼續關注機器人產業ETF(159551),把握產業趨勢下的投資機會。
風險提示: 本速評已力求報告內容的客觀、公正,但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文中的觀點、結論和建議僅供參考,相關觀點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或承諾。行業或板塊短期漲跌幅列示僅作為市場行情分析的輔助材料,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或承諾。 我國基金運作時間較短,不能反映股市發展的所有階段。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信用、勤勉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基金的過往業績及其凈值高低并不預示其未來業績表現。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資人基金投資的“買者自負”原則,在做出投資決策后,基金運營狀況與基金凈值變化引致的投資風險,由投資人自行負擔。基金有風險,購買過程中應選擇與自己風險識別能力和承受能力相匹配的基金,投資需謹慎。 投資人應當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額投資和零存整取等儲蓄方式的區別。定期定額投資是引導投資人進行長期投資、平均投資成本的一種簡單易行的投資方式。但是定期定額投資并不能規避基金投資所固有的風險,不能保證投資人獲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儲蓄的等效理財方式。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