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12-14 17:37:33
9月24日,證監會發布“并購六條”,支持上市公司并購重組。政策發布后,并購相關公告數量翻番,100—500億元市值企業成“中流砥柱”,主板與創業板上市公司有望成為主力。深圳藍成資產總經理、投資總監劉劍鋒向記者表示:“國家層面出臺了相關行業發展指引,部分地方開始著手推出細則,目的是讓各行業能夠良性競爭和發展,在供給側進行資源、資金、技術上的并購整合,讓企業充分發揮優勢,做強做大?!?/p>
每經記者 張寶蓮 每經編輯 董興生
9月24日,中國證監會主席吳清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并購重組是資本市場的大事,通過支持企業并購重組進一步促進資源有效配置,是資本市場一項非常重要的功能。當時,吳清提到,證監會研究制定了《關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市場改革的意見》(即“并購六條”),堅持市場化方向,更好發揮資本市場在并購重組中的主渠道作用。
隨后,證監會正式發布“并購六條”。在政策支持下,上市公司加快了并購重組、資源整合的步伐。“并購六條”已出爐兩個多月,從數據上看,刺激效果顯著。
此前的11月19日,吳清曾表示,今年以來,全市場并購重組約3000起;9月份“并購六條”發布以來,(截至當時)已有260多家上市公司披露資產重組事項,新興產業成為并購重點領域。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自政策發布至12月10日,A股上市公司共計披露并購重組相關的公告數量達2026條,其中包括首次披露以及進展與結果公告,與去年同期相比,數量實現翻番。
回顧2015年前后的互聯網并購潮、2021年前后的科技并購潮,每一次并購熱潮的到來,都是產業轉型升級、改換賽道的黃金時期,也誕生了不少巨頭企業。這次并購熱潮,能否開啟新舊交替的“大洗牌”時代?
深圳藍成資產總經理、投資總監劉劍鋒向記者表示:“國家層面出臺了相關行業發展指引,部分地方開始著手推出細則,目的是讓各行業能夠良性競爭和發展,在供給側進行資源、資金、技術上的并購整合,讓企業充分發揮優勢,做強做大。”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自“并購六條”發布以來,上市公司反響強烈,并購重組動作頻繁,資源整合不斷加快。依據iFinD不完全統計,9月24日—12月10日,共有1153家A股上市企業發布了并購相關公告。
僅從并購相關公告的數量來看,“并購六條”發布以來的兩個多月時間,有關并購的公告數量相較去年同期翻番。自政策發布至12月10日,A股上市企業首次披露的并購公告達1493條,再加上進展公告與結果公告,總數量達到2026條。若加上新三板披露的并購相關公告,這個數字更大,相關公告數量達到2654條。
分時段來看,9月最后一周,相關公告數量達到247條,是去年同期的2.3倍;10月公告數量883條,是去年同期的2倍;11月迎來并購小高峰,當月共有1074條并購重組相關公告,平均單個交易日就有超過50條相關公告,是去年同期的1.87倍;12月1日—10日,相關公告數量為450條,是去年同期的2倍。
并購重組相關公告 數量單位:條 數據來源:iFinD
公告數量大幅上漲,反映出市場并購的熱烈程度。不過,哪些行業上市公司會主動出擊,如何選擇并購標的,選擇并購的類型、動機與結果等,則更受關注。
按照“并購六條”的要求,兩種并購交易行為將受到支持。其一是支持上市公司向新質生產力方向轉型升級。支持上市公司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等進行并購重組,包括開展基于轉型升級等目標的跨行業并購、有助于補鏈強鏈和提升關鍵技術水平的未盈利資產收購,以及支持“兩創”板塊公司并購產業鏈上下游資產等,引導更多資源要素向新質生產力方向聚集。
其二是鼓勵上市公司加強產業整合。資本市場在支持新興行業發展的同時,將繼續助力傳統行業通過重組合理提升產業集中度,提升資源配置效率。對于上市公司之間的整合需求,將通過完善限售期規定、大幅簡化審核程序等方式予以支持。同時,通過鎖定期“反向掛鉤”等安排,鼓勵私募投資基金積極參與并購重組。
大量的并購重組消息中,一些主營傳統業務的上市企業正在計劃引入新的實際控制人與控股股東,籌劃發展新質生產力;也有一些企業通過縱向并購,深入產業鏈兩端,做大做強自身實力。
據記者統計,從相關上市公司所處行業看,發布并購相關公告數量前十的行業依次為機械設備、電子、電力設備、醫藥生物、汽車、基礎化工、計算機、公用事業、房地產、建筑裝飾。
發布并購公告上市公司所處行業前十 數據來源:iFinD
日前,一位引入新控股股東的科創板上市公司人士向記者介紹,通過國資央企和前沿科研機構、科創企業的聯合,集中多方研究優勢和創新資源開展協同攻關,融合“上市公司定增+央企并購”方案,是積極踐行新“國九條”、證監會“并購六條”的重要體現。
記者對發布并購相關公告的主板、創業板和科創板企業進行進一步篩選分析發現,以截至12月10日的市值來看,市值在1000億元及以上的企業共有24家,雖然數量最少,但總市值達到4.6萬億元;市值在500—1000億元(不含)之間的企業有37家,這部分企業數量相對較少,總市值規模達到2.58萬億元。
市值在100—500億元(不含)之間的企業數量達到299家,以6萬億元總市值撐起了并購潮的“大梁”。市值在100億元以下的企業數量最多,共有763家,占比超過50%。一方面,這與市場“金字塔”結構相關;另一方面,大量中小市值企業因總數眾多,對市場的多樣性和活力有重要貢獻。
數據來源:iFinD
由于不同板塊吸引的企業特性不同,從上市板塊進行分析,主板上市公司業務成熟,有773家主板上市公司發布并購公告,尋求通過并購實現業務擴張、資源整合或戰略轉型等,占該板塊企業總數量的24%。
創業板主要服務于創新型、成長型企業,創業板上市公司通常具有較高的成長潛力和創新能力,約有19%的創業板企業發布并購相關公告,表明創業板的活躍性也處于較高狀態。科創板企業本身為科技創新型企業,并購活動活躍度相對于主板和創業板較低。從趨勢看,主板與創業板上市公司有望成為本次并購潮的主力。
數據來源:iFinD
在并購類型分布上,股權收購占據主導地位,在所有并購相關公告中占據八成以上的比例。其次為資并購類型分布上產收購,包括無形資產與實物資產等,還有較少部分企業以債權轉股的方式進行交易。
數據來源:iFinD
在交易方式上,仍以首次披露的1493條并購相關公告進行統計發現,現金交易是最為常見的方式。據統計,有1039條并購公告顯示交易方式明確為現金,占到公告總量的約69%。這也意味著充足的現金流對成交起到了促進作用,也使得交易更加簡便,避免因股權交易導致控制權的不穩定,但也需警惕現金交易下的風險。對于上市公司來說,大額收購下,使用現金購買需要有足夠的現金流支撐。
數據來源:iFinD
相比之下,以定增方式獲取股權的公告數量相對較少,僅有34條。此外,還有少數企業采取了無償方式轉讓或者獲取資產。
雖然短期內難以觀察到政策效果的全貌,但從當前獲取的信息分析,可以發現,并購已經取得初步效果。
首先是給市場帶來提振作用。截至12月10日收盤,發布并購相關公告的1146家上市企業(剔除了7家停牌企業),股價相比9月24日收盤價平均上漲46.6%,高于A股股票整體增幅。在市場看來,并購行為可為公司注入新的業務或產品,或者對行業進行資源整合。在引發控制權變更的交易中,意味著公司的未來主營業務或戰略規劃將發生變化,亦或引入更有實力的控股股東或實控人,將為上市公司帶來新的發展力量。
據記者統計,9月24日—12月10日,上述1146家上市企業,平均每家企業漲停次數達到2次。若剔除ST股票的影響,則最高區間漲停次數在10次及以上的企業有29家,在5—10次的有102家,533家出現1—5次漲停。
數據來源:Wind
一旦觸發“并購重組”關鍵詞,較多的企業股價開始上漲。例如松發股份在9月30日盤后發布重大資產重組停牌公告,在10月17日復牌后,股價迎來“14連板”。交易完成后,松發股份(SH603268)將正式退出日用陶瓷制品制造行業,主營業務將變為船舶及高端裝備的研發、生產及銷售。遠達環保在9月30日盤后披露重大資產重組消息后停牌,股票在復牌后創下“10連板”。交易完成后,遠達環保(SH600292)將建設成為國家電投集團境內水電資產的整合平臺,增強公司在水電領域的競爭力。
其次,并購朝著產業整合與新質生產力的方向前進。
為了便于觀察與統計,將企業收購同一個行業的標的資產視為產業鏈資源縱向整合,將企業跨行業收購視為橫向跨界。例如,主營軍用電信網通信設備等業務的高凌信息(SH688175)擬收購5G通信技術企業屬于縱向整合,零售業企業友阿股份(SZ002277)擬收購半導體公司則屬于橫向跨界。我們得到了下列數據:
數據來源:Wind
從上圖可知,在上市公司收購且構成重大資產重組的34個標的資產中,有27家來自民營企業,有6家來自央國企。其中,民營企業在縱向優化整合上的并購數量更多,央國企則更加青睞橫向跨界。
記者依據Wind統計,在上述34個標的資產中,有8家位于半導體行業,半導體是并購中最受青睞的行業,位于技術硬件和設備、電子設備和儀器、軟件與信息技術的各有3家,此外還有來自電力、特種化工、通信設備等行業的公司。
數據來源:Wind
需要注意的是,市場雖然看好并購重組股,但仍需注意盲目跨界并購、可能的關聯交易所帶來的風險。記者統計已披露交易細節的1209份公告發現,其中有30%屬于關聯交易。
劉劍鋒向記者表示,并購重組概念會成為一個較大周期上反復活躍的投資方向,相關公司會有資產技術注入整合的預期,從而抬升相關公司股票的價格。
“在操作上,投資者要仔細甄別公司是否真正在落實并購重組計劃,而不是僅僅停留在蹭概念。按照我們過往的經驗,傾向于優先選擇各行業里有央國企重組并購預期的公司。另外,投資者要注意做好投資交易計劃,可以尋找剛啟動的行業和方向,避免已經有較大漲幅的公司,尤其是已經連續漲停的股票,要謹慎參與。”劉劍鋒說。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371744882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