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12-15 23:11:17
為避免臨床濫用監測項目,《指南》將監測納入麻醉類項目的價格構成,不再一一列舉。后續地方醫保部門制定麻醉類項目價格基準時,將監測項目納入成本核算范圍,體現監測資源消耗。
每經記者 李宣璋 每經編輯 陳旭
12月15日,國家醫保局發布《麻醉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立項指南(試行)》(以下簡稱《指南》),整合規范麻醉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助力安全手術診療。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指南》參考2023年版醫療服務項目技術規范,將現行麻醉類價格項目映射整合為10項。
國家醫保局對此表示,下一步將指導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下同)醫保局參考,結合實際做好對接落實,制定全省統一的價格基準,由具有價格管理權限的統籌地區對照全省價格基準,上下浮動確定實際執行的價格水平。
對此,國家麻醉專業質控中心主任、北京協和醫院麻醉學系主任黃宇光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指南》的頂層設計,以及對問題導向的梳理,讓業界和老百姓都能更清晰,可以更好地為患者服務。
麻醉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立項指南中的部分項目 圖片來源:國家醫保局
醫學麻醉的誕生是外科醫學飛速發展的基礎。從麻沸散到深低溫麻醉,對大多數人來說,手術過程中的麻醉是個神秘又熟悉的環節,它不僅能夠確?;颊咴谑中g過程中無痛安全,還能為醫生提供良好的操作環境,提高手術成功率,在手術、疼痛管理、急救復蘇等多個醫療環節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麻醉類立項指南根據作用范圍將現行價格項目分為局部麻醉、全身麻醉、鎮靜鎮痛等類別,在具體類別下根據具體操作設立項目。
例如,局部麻醉根據作用機制分為局部浸潤麻醉、局部靜脈麻醉、神經阻滯麻醉、椎管內麻醉,全身麻醉還根據是否氣管插管,設立無插管全身麻醉價格項目,使麻醉價格項目更加規范,確保臨床需求得到充分滿足。同時,也便于將來更多新的麻醉技術進入臨床應用,讓患者得到更加專業、精準的醫療服務。
對此,黃宇光認為,《指南》給出了更加清晰的定位,并且按照麻醉專業的工作性質和內涵,梳理了工作分類和主要內容,讓大家更加容易理解臨床麻醉的貢獻及其價格體系,旨在給予客觀的專業評價和收費框架的梳理。
麻醉過程中,監測能實時反映患者生命體征變化,讓醫生能及時發現可能危及生命的異常,并及時處理,如呼吸困難、循環不穩定等。過去的定價體系中,麻醉項目和監測項目是分開收費,往往根據監測設備頻繁新增監測項目,如氧飽和度監測、呼氣末二氧化碳監測等,變相造成麻醉監測費用居高不下。
為避免臨床濫用監測項目,《指南》將監測納入麻醉類項目的價格構成,不再一一列舉。后續地方醫保部門制定麻醉類項目價格基準時,將監測項目納入成本核算范圍,體現監測資源消耗。
同時,考慮到患者麻醉監測需求主要與患者病情危重程度密切相關,危重患者、兒童、老年人在實施麻醉時,意外情況發生率更高,需要提供更多監測。為充分體現服務產出導向,在麻醉項目中,為危重患者、兒童、老年人設立加收項,保障“一老一小”患者手術安全。
對此,黃宇光表示,麻醉的監測是麻醉工作中保障患者安全的基本要求,現代監測高科技手段越來越先進和復雜,所以麻醉醫生對患者生命體征、麻醉的深度、內環境的紊亂相關指標都可以進行更加清晰的動態監測。將監測指標納入麻醉項目收費,必須綜合考量,體現醫護人員應有的專業價值。《指南》在實際臨床執行過程中的具體效果,還需要時間的檢驗。
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麻醉新技術被應用在臨床上?!吨改稀肪o跟時代步伐,新設價格項目,體現創新技術臨床價值。
例如,“深低溫停循環麻醉”是一種創新性高難度麻醉技術,在全身麻醉基礎上,通過物理方法將患者體溫降至深低溫狀態(18-20℃),停止體外循環,使病人在“假死”狀態進行手術,使患者更好地適應缺血缺氧,增強機體耐受能力,極大保障了手術的安全性,提高了復雜先心病等各類外科復雜手術、移植、重癥搶救和先天性畸形整形的成功率。《指南》將其單獨立項,既體現了高難度麻醉技術價值,又保障了高危患者手術安全性。
《指南》提出,在規定麻醉類項目以“次”為計價單位的同時,考慮到需要“椎管內麻醉”“全身麻醉”“支氣管內麻醉”等麻醉支持的手術一般耗時較長,明確此類麻醉項目以兩小時為基礎計算價格,超出時間可適當加收。同時,明確麻醉時長計算含麻醉監護室復蘇階段,這種類似“起步價+里程價”的計價方式,既滿足絕大多數臨床手術的需求,又避免長時間手術麻醉效果受時間限制,讓患者能夠更加清晰直觀地了解收費情況。
對此,黃宇光表示,這種計價方式從設計思路上看是合理的,明確麻醉時長計算含麻醉監護室復蘇階段,也是值得肯定的,因為麻醉不僅是在手術間,在恢復室的麻醉管理也是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環節和臨床麻醉的重要組成部分,麻醉大夫在恢復室仍然在守護患者的生命安全。
黃宇光認為,《指南》的價格標準在全國范圍執行時,仍需考慮經濟發展程度不同的地區和不同級別醫療機構的服務能力,并對此加以適當的調控,以保障醫患雙方的關切和權益。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