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12-16 18:10:59
12月15日起,個人通過商業銀行線上購買商業養老保險產品時,取消了“錄音錄像”要求,旨在簡化投保流程,促進保險產品銷售。此舉不僅降低了購買保險的門檻,也提升了投保效率。據統計,截至12月15日,市場上個人養老金專項產品共942款,其中保險產品165款,占比17.5%,數量和種類持續增加。金融機構還需加強與消費者的溝通,提供個性化的投資咨詢服務,以吸引更多人參與個人養老金計劃。
每經記者 涂穎浩 每經編輯 張益銘
“保險類產品安全性好、長期收益率較高,本來想選擇一款購買,但我在銀行App上操作的時候發現需要雙錄(通過錄音和錄像的方式,對金融服務過程中的關鍵環節進行同步記錄和保存)。”消費者姚姚(化名)告訴記者,自己最后直接在銀行App上選擇了一款理財產品,因為想買保險還要找個銀行網點去做雙錄,實在有些麻煩。
12月15日起,個人養老金制度全面實施,稅收優惠政策實施范圍擴大到全國、金融產品種類進一步擴容的同時,金融機構的管理服務水平也將進一步提高。《關于全面實施個人養老金制度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參加人在商業銀行通過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線上購買商業養老保險產品的,取消“錄音錄像”。
在個人養老金產品中,保險與養老具有天然契合性,但從試點期間銷售情況而言,保險類產品相比金融產品優勢并不突出。有保險業內專家對記者指出,保險產品比銀行的理財和儲蓄產品復雜的多,并且銷售的時候程序也復雜,包括雙錄等投保流程,所以保險產品在個人養老金方面的銷售,也比銀行理財儲蓄難得多。
而取消“錄音錄像”,意味著保險銷售的“門檻”被放寬。多位業內人士在受訪時表示,(取消雙錄)肯定會促進投保效率,利好保險類產品銷售。
在業內人士看來,個人養老金業務開閘后,保險機構要想在競爭中取得優勢,除了要不斷創新、開發符合消費者需求的養老保險產品,還要提高自身的服務質量,并加強與消費者的溝通,提升品牌形象,以贏得消費者的信任和青睞。
個人養老金制度試點始于2022年11月25日,試點兩年時間里,呈現出個人養老金賬戶“開戶熱投資冷、繳費意愿不高”的現象。截至2024年11月末,已吸引了7279萬人開戶參加。
銀行作為個人養老金的開戶機構,有最直接的客戶觸達和轉化場景,包括保險產品在內,絕大多數個人養老金產品在不同商業銀行平臺上架。
為了提高管理服務水平,《通知》鼓勵并支持商業銀行銷售全類型個人養老金產品,不斷增加銷售品種。同時要求商業銀行要健全線上線下服務渠道,為參加人變更資金賬戶開戶銀行、領取個人養老金等提供更多個性化服務。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前提下,商業銀行應當與理財公司、保險公司、基金公司、基金銷售機構等機構加強合作,支持其開展個人養老金業務。
《通知》還明確提出,參加人在商業銀行通過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線上購買商業養老保險產品的,取消“錄音錄像”要求。國金證券非銀分析師就此稱,保險產品購買流程的復雜程度大幅下降,與其他金融產品看齊,占比有望繼續提升。民生證券非銀分析師也認為,購買商業保險取消雙錄,利好保險產品銷售。
一位銀行系保險公司相關負責人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取消雙錄)肯定會促進投保效率,同時根據監管回溯規定,線上投保流程中的操作仍會被記錄,以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北京排排網保險代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帆認為,取消“錄音錄像”,確實有助于簡化商業養老保險產品的購買流程,提高銷售效率,保險公司和相關監管部門應加強對銷售過程的監管,確保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根據《通知》要求,金融機構要按照規定做好個人養老金產品資產配置公示和風險等級確定工作。個人養老金信息管理服務平臺和金融行業平臺根據風險等級,分類展示個人養老金產品,強化風險提示。
相比開戶數,個人養老金賬戶的繳費比例仍有待提高。有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末,繳費人數占開戶人數不到三分之一。
截至今年9月末,北京開立個人養老金賬戶531.8萬戶,繳存資金114.2億元;上海累計開戶近500萬戶,繳存金額超過110億元;深圳累計開戶434萬,累計繳存資金41.36億元;截至10月末,廣州市開戶數超488萬戶。
從產品數量看,四大類產品供應不均衡,一半產品沉淀于銀行儲蓄類。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發布的信息顯示,截至12月15日,個人養老金專項產品有942款,其中儲蓄產品466款,基金產品285款,保險產品165款,理財產品26款。其中,基金和保險產品的數量擴容明顯,目前占比分別為30%、17.5%。
從最初的6家公司共7款產品,到目前的23家公司推出了165款產品,個人養老金保險產品在種類、數量上持續擴容,可供選擇的產品不斷豐富,從產品類別上看,專屬商業養老保險、年金保險、兩全保險數量分別為25款、87款、53款。
其中,中國人壽、人保壽險、太保壽險、國民養老、太平養老、泰康人壽、泰康養老等率先入局的多家大型壽險公司、養老險公司,目前推出的產品數量在10款以上。
太保壽險表示,公司率先推動個人養老金業務,創新推出鑫享頤、歲優保、易生福、盈有余等10余款個養產品,形成太保特色的個人養老金產品品牌。未來,將繼續緊跟國家政策導向,不斷創新產品與服務,優化銷售策略,為客戶提供更加全面、專業的個人養老綜合解決方案。
同樣在產品數量上領先的國民養老,截至目前累計有15款產品進入個養產品目錄。截至2024年12月11日數據顯示,公司累計銷售個人養老金3萬件,總保費逾4億元,件均保費約1.2萬元,處于市場前列。
太平養老也是個人養老金產品、系統獲得“雙首批”的保險公司,并打造“個人養老金專員”專屬服務團隊。截至2024年11月,公司個人養老金開戶數約3.4萬戶、保費規模超3億元、戶均繳費近萬元,累計協助客戶退稅預計超7000萬元。據了解,為更好把握個人養老金制度全面實施全面實施的機會,太平養老在今年第四季度已召開兩次總分公司個人養老金政策專項研討會議,將個人養老金業務作為當前及下一步工作的重中之重。
此外,在個人養老金試點期間,已將個人養老金業務提升至公司戰略高度的友邦人壽,在該項業務上已成效顯著。截至2024年10月,公司個人養老金客戶超20萬人,個人養老金新單總保費突破24億,平均每天服務客戶365位,累計服務企業超15000家。
“對于消費者,養老保險產品含有十分復雜的繳費規則、退保規則和年金領取規則。投保人需了解保險責任、責任免除、保障期限、領取期限、初始費用扣除、現金價值、利益演示等諸多條款。”在華東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周延看來,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中青年投資者更傾向于使用手機銀行、互聯網App等在線方式獲取金融服務。沒有面對面的需求分析、方案設計與深度溝通,保險公司難以完成客戶對養老保險的需求挖掘和產品介紹,難以促成業務。
《通知》提出,金融機構依法依規開展個人養老金投資咨詢服務,根據個人投資風險偏好和年齡等特點,推薦適當的個人養老金產品。鼓勵金融機構在與參加人協商一致的情況下,探索開展默認投資服務。加強對金融消費者、投資者的保護,充分保障參加人的知情權和自主選擇權。
對于探索開展默認投資服務,民生證券非銀分析師認為,針對的是參與人繳費后不會挑選產品的痛點,賬戶中大量資金以現金方式存在而非金融產品。隨著個人養老金制度參與度的提升,投顧服務的需求將持續提升,同時也對投顧服務的專業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本質上投資咨詢服務的開展也有望推動投資行為向專業化、機構化轉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試點期間,不少保險公司在提供專業咨詢方面已有探索。
如在個人養老金業務表現突出的友邦人壽,依賴營銷員團隊推動、宣傳個人養老金業務。據介紹,個人所得稅匯算清繳開始后,友邦的卓越營銷員團隊持續開展個稅申報指南公益宣講,幫助大家及時、準確完成申報,并借此契機讓更多人了解個人養老金制度及產品。通過專業化、顧問式的營銷模式,為客戶提供量身定制的養老規劃方案,從需求分析、資金預估到保障配置等全方位進行考慮,包括積極推薦客戶購買補充養老金產品、保障類產品并同時配備養老服務。
作為專業養老險公司,太平養老結合B端企業客戶經營優勢,推動“個養政策宣講團”走進企業,打通個人養老金政策宣傳“最后一公里”,通過個人養老金專員進駐各類企業,面向廣大企業員工開展政策普及宣傳,提供專業咨詢輔導。
國民養老探索發展以數字、科技、普惠、可信為特征的養老投顧服務,提高服務效率和水平,將個人養老金業務嵌入金融服務生態場景,通過優化業務流程、提升服務體驗來激發客戶參加、投資的意愿。為進一步增強個人養老金對公眾的吸引力,國民養老建議,鼓勵參與機構發展專業性養老投顧服務。
在上述分析師看來,未來養老投顧服務更加考驗綜合全品類的產品投資咨詢能力,而非僅僅某一項投資品類,對個人養老金參與機構同時提供了挑戰與機遇。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