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12-16 19:37:22
上周,重要會議在北京召開,明確將加大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創業投資力度,壯大耐心資本,促進科技創新和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上海發布《上海市支持上市公司并購重組行動方案(2025—2027年)》,計劃至2027年形成3000億元并購交易規模,涵蓋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等領域。博原資本宣布其二期基金完成5億元人民幣首關,目標規模15億元。紅杉中國前醫療合伙人陸瀟波創立泓創資本,首只人民幣基金亦完成首關。
每經記者 姚亞楠 每經編輯 肖芮冬
在上周的創投市場中,創投行業再迎重磅利好,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壯大耐心資本,更大力度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創業投資;上海提出加快培育集聚并購基金;博世集團旗下博原資本二期基金完成5億元人民幣首關;紅杉中國前醫療合伙人陸瀟波創立泓創資本,首只人民幣基金完成首關。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近日在北京舉行,會議明確,明年要抓好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任務。加強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超前布局重大科技項目。健全多層次金融服務體系,壯大耐心資本,更大力度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創業投資,梯度培育創新型企業。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規范地方政府和企業行為。這已經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連續兩年對創業投資定調。去年底,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鼓勵發展創業投資、股權投資。
近兩年來,創投行業多次迎政策利好。2024年4月,中央政治局會議首次提出要“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積極發展風險投資、壯大耐心資本”。6月,《促進創業投資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印發,這是繼2016年以來國家層面出臺的又一部促進創業投資高質量發展的系統性政策文件。
上周,上海印發《上海市支持上市公司并購重組行動方案(2025—2027年)》,提出力爭到2027年,落地一批重點行業代表性并購案例,在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新材料等重點產業領域培育10家左右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上市公司,形成3000億元并購交易規模,激活總資產超2萬億元,集聚3~5家有較強行業影響力的專業并購基金管理人等目標。
其中還提到,加快培育集聚并購基金。引入專業賽道市場化并購基金管理人,吸引集聚市場化并購基金,符合條件的納入股權投資基金設立快速通道。用好100億元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并購基金,設立100億元生物醫藥產業并購基金。政府投資基金可以通過普通股、優先股、可轉債等方式參與并購基金出資,并適當讓利。“鏈主”企業通過企業風險投資(CVC)方式圍繞本產業鏈關鍵環節開展并購重組的,將CVC基金設立納入快速通道。
近日,博原資本宣布其二期基金成功完成5億元人民幣的首關,二期基金目標募資規模為15億元人民幣。據悉,本只基金將聚焦綠色智能出行的上下游、本土企業出海以及AI工業應用領域的投資機會。
博原資本2020年成立,是博世集團旗下的市場化投資機構,累計管理資金規模為11億元人民幣。博世集團作為全球頭部的汽車零部件Tier One公司,在汽車及工業產業鏈有深厚的積累。中國一直是博世集團最重要的市場之一,博世中國2023年的銷售額為391億元人民幣;中國同時也是博世集團重要的創新和研發基地,過去10年博世集團在中國市場累計投資了將近500億元人民幣。
博原資本管理合伙人兼CEO朱璘認為,在全球化結構重塑的大背景下,本土的綠色智能出行、可再生能源以及其他優勢行業的企業正在積極地探索海外的市場機會,一場具有歷史意義的屬于中國企業的“下西洋”時代正在產生。
據媒體報道,紅杉中國前醫療合伙人陸瀟波已創立泓創資本,首只人民幣基金完成首關,其LP主要來自醫療上市公司、國資基金等,包括天開九安海河海棠科創母基金、天津海河產業基金、上海松江國資系基金等。
陸瀟波向媒體表示,現階段其主要關注那些前期技術風險已相對釋放、估值合理、公司處于商業化成長早期的創新公司,在投后方面,其會做很多深度的商業化賦能,這對于很多技術背景、商業化存在短板的醫療行業創始人來說至關重要。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N1331242936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