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12-17 20:06:52
12月17日,中國公司治理50人論壇第五屆主題論壇在北京舉行,北京師范大學公司治理與企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高明華教授強調了提升公司治理質量的重要性。論壇上發布的《中國上市公司治理分類指數報告No.23(2024)》顯示,2015年至2022年間,中國上市公司治理總指數持續上升,但2023年首次下降。中小投資者權益保護指數的平均值為56.92分,及格率為31.81%,較2022年下降。報告建議,應重視“勞動雇傭資本”的新治理理念,以激發企業家潛能,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每經記者 楊煜 每經編輯 梁梟
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離不開公司治理質量的持續提高。
“公司治理以投資者保護為主要宗旨,發展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必須把完善公司治理作為核心工作。”12月17日,中國公司治理50人論壇第五屆主題論壇期間,北京師范大學公司治理與企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高明華教授說。
如何評價當前中國上市公司的治理質量?論壇期間,《中國上市公司治理分類指數報告No.23(2024)》(以下簡稱報告)正式發布。報告顯示,2015—2022年,中國上市公司治理總指數持續上升,但在2023年首次出現下降。
分指數來看,相較于2022年,2023年中國上市公司中小投資者權益保護指數均值、董事會治理指數均值、企業家能力指數均值、財務治理指數均值有所下降,自愿性信息披露指數均值和高管薪酬指數均值出現上升。
其中,上市公司企業家能力指數長期處于偏低水平。對此,報告提出重視“勞動雇傭資本”的新公司治理理念,激發企業家人力資本。高明華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過去是資本雇傭勞動,但現在資本市場很發達、成熟,資本相對于勞動來說變得豐裕了;從國際趨勢來看,隨著高科技企業的發展,企業家成了稀缺資源,“這個時候不是企業家找資本,而是資本主動去找能為其帶來價值增值的企業家,而這樣的企業家是稀缺的”。
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5061家上市公司中小投資者權益保護指數的平均值為56.92分,以60分為及格線,2023年及格的企業有1610家,及格率為31.81%,無論是指數均值還是及格率較2022年均出現下降。
圖片來源:報告截圖
從構成中小投資者權益保護指數的四個分項指數,即知情權、決策與監督權、收益權和維權環境來看,決策與監督權分項指數最低,均值僅為42.32分,比上年大幅下降6.07分;其次是收益權分項指數,均值為45.34分,比上年提高0.27分;知情權和維權環境兩個分項指數較高。
報告還列出了構成中小投資者權益保護指數的部分指標的表現。例如,2023年,預告業績與實際業績一致的公司占比僅有7.47%,這可能使投資者對公司績效產生誤解,甚至誤導投資者;此外,實行累積投票制的公司占比僅為44.36%,這意味著中小投資者參與董事會治理的機會還不高。
值得一提的是,在東部、中部、西部、東北四個地區的上市公司中,東部地區中小投資者權益保護水平連續十年位居第一。從上市板塊看,滬市科創板近四年都位居第一,北交所近兩年均排名最后。
高明華表示:“提振投資者信心必須把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權益保護置于核心位置。要高度尊重中小投資者的決策與監督權,以及收益權;要淡化‘控股’一定要‘控權’的觀念,以避免股東紛爭以及由此對中小投資者造成的侵害。”
為此,報告建議,應該強化知情權,這是中小投資者理性投資的基本前提;切實落實決策與監督權,這是中小投資者參與治理的有效機制;完善收益權制度,提高分紅比例,這是提振中小投資者投資信心的重要保障;優化維權環境,降低維權成本,這是中小投資者權益實現的必要機制安排。
企業家能力指數以總經理(CEO)為評價對象。報告顯示,長期以來,中國上市公司企業家能力指數均值偏低,從2011年到2023年,該指數均值連續在40分以下,2023年平均值為31.45分,比2022年下降1.34分。
圖片來源:報告截圖
報告認為,企業家能力指數一直偏低,一是由于經理人市場不健全,以及董事會不能獨立選聘總經理,從而難以選擇到更有能力的總經理;二是現有激勵和約束制度,以及總經理的附屬地位或非獨立性(授權不足),使得總經理的潛能難以充分發揮出來。
以構成企業家能力指數的部分指標為例,2023年,總經理來自外部選聘的公司占比僅有10.79%,反映經理人選聘的市場化嚴重不足;總經理擔任過3家及以上企業總經理的公司占比僅為10.97%,反映總經理的履職經驗存在較大局限性。
報告認為,隨著數字經濟和高新技術的深入發展,知識和技術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企業家等高能力人力資本作為知識和技術的載體,將推動公司治理范式發展以“勞動雇傭資本”為主,這將極大地激發企業家潛能。
高明華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過去是資本雇傭勞動,但現在資本市場很發達、成熟,資本相對于勞動來說變得豐裕了;從國際趨勢來看,隨著高科技企業的發展,企業家成了稀缺資源,“這個時候不是企業家找資本,而是資本主動去找能為其帶來價值增值的企業家,而這樣的企業家是稀缺的”。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N1318926727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