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12-18 19:32:54
在政策推動下,冰雪產業成熱門話題,萬億級市場呼之欲出。12月18日,記者就冰雪經濟采訪多家上市公司。目前,冰雪經濟尚處發展階段,影響行業落地的重要因素是市場需求。北方城市是冰雪旅游首選,哈爾濱穩坐熱搜C位。滑雪場中,長白山是發燒友必去之地,其運力、項目等均有提升。此外,三夫戶外聚焦X-BIONIC品牌,雪人股份冰雪場地設施建設業務增長。但行業發展仍需時間,未來需求有望釋放。
每經記者 黃海 每經編輯 陳俊杰
10月2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以冰雪運動高質量發展激發冰雪經濟活力的有關舉措。11月6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以冰雪運動高質量發展激發冰雪經濟活力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公開發布;12月16日,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發布《關于公布2024—2025全國冰雪旅游精品線路的通知》,確定12條冰雪旅游精品線路??
多重政策利好推動下,冰雪產業再次成為資本市場熱門話題。
12月中旬以來,雪人股份、冰山冷熱、長白山、三夫戶外等冰雪概念股交易活躍。備受關注的背后,一個萬億級的市場正呼之欲出。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目前的冰雪經濟尚處于百花齊放的發展階段,未到達需求井噴的時刻。
12月18日下午,一位頭部冰雪裝備企業的內部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的冰雪經濟還是屬于少數人的運動,影響行業大規模落地最重要的因素應該是市場需求??冰雪運動思想還沒有完全深入到每個人的心里,需求其實還沒有完全被打開,這需要一定的時間去消化”。
《中國冰雪產業發展研究報告(2024)》顯示,2024年我國冰雪產業規模已達9700億元,預計2025年將增長至10053億元。
《意見》中則進一步提到,到2027年冰雪運動場地設施更加完善,冰雪經濟總規模達到1.2萬億元。到2030年,冰雪消費成為擴大內需重要增長點,建成一批冰雪運動和冰雪旅游高質量目的地,冰雪經濟總規模達到1.5萬億元。
冰雪旅游目的地中,得益于地理優勢,北方城市是大部分游客的首選。去年火遍全網后,這個冬天,“爾濱”依舊是冰雪旅游目的地中的“絕對C位”。
攜程數據顯示,進入12月,冰雪游相關產品的搜索熱度持續走高。其中哈爾濱依舊霸榜冰雪游搜索熱度第一,其余依次為長春、沈陽、雪鄉、漠河。
同程數據亦顯示,12月前兩周哈爾濱當地酒店的預訂熱度環比增長了近四成,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近三成。同程旅行平臺“哈爾濱中央大街”地段的酒店搜索熱度連續兩周位居首位;12月第二周,哈爾濱旅游名片“冰雪大世界”熱度環比上升近200%。
除了傳統的旅游觀光,冰雪游的另一個重頭戲是——滑雪。攜程數據顯示,11月底開始,冰雪游產品的售賣開始起量。近一周平臺上“滑雪”的搜索量環比增長50%,近一個月國內滑雪場門票的預訂量同比增長近20%。張家口、吉林市、阿勒泰地區、北京、長春的滑雪場近期預訂量最高。
北方眾多的滑雪場中,長白山是滑雪發燒友必去的目的地之一。長白山方面表示,今年公司通過新增車輛、新簽約駕駛員,公司運力保障能力提升將對今冬長白山景區接待能力提升提供支持。公司還在雪季擴大了雪絨花、云頂市集等冰雪項目的規模,新增一些體驗項目和收費項目。另外,去年受雪地摩托車不足影響,未開放的野雪體驗項目將在今年雪季開放。
此外,從長白山機場發布的冬季執飛航班計劃來看,長白山機場冬季航線增加到28條,通航城市增加到20個,包括成都、福州、廣州、武漢、南京、上海、鄭州等主要客源地城市。
針對近期“冰雪熱”下的經營情況,12月18日下午,記者致電長白山董秘辦,但對方婉拒了采訪。
“從去年陸續就開始出政策,今年的政策更加具體和細化了。”談及近期行業內“刷屏”的各項政策,三夫戶外董秘辦的工作人員通過微信向記者如此說。
三夫戶外曾在2021年底完成收購瑞士滑雪品牌X-BIONIC中國區的所有權,今年前三季度,X-BIONIC品牌實現營業收入約1.6億元,同比增加約50%。據了解,三夫戶外這幾年的戰略發展重點也會聚焦在該品牌。
10月2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以下簡稱“國常會”)部署以冰雪運動高質量發展激發冰雪經濟活力的有關舉措,提出要提升冰雪經濟全產業鏈發展水平,因地制宜發展差異化、特色化冰雪旅游,強化冰雪裝備研發創新和品牌建設,不斷提升產品質量和產業附加值。
“國常會”提出,“要培育一批冰雪領域龍頭企業和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加強冰雪場地設施建設,提升配套服務水平,豐富冰雪消費產品,優化冰雪消費環境,健全冰雪標準體系,推動冰雪經濟成為新的增長點”。
這將為部分場地設施建設企業帶來新機遇。作為業內的頭部企業之一,雪人股份明顯感覺到下游需求的變化。
12月18日下午,雪人股份證券事務代表向記者介紹,近兩年公司冰雪場地設施建設業務的確是有所增長的。“我們其實很早就在做這個,冰雪熱應該是北京冬奧會那時候開始的,從那時候其實就有了,后面每年冰雪設施場地的建設訂單都有增加。”
根據國家體育總局發布的《大眾冰雪消費市場研究報告(2023—2024冰雪季)》,2023年全國共有各類冰雪運動場地2847個,其中滑冰場地1912個,滑雪場地935個。相比2022年,冰雪運動場地數量增長了16.11%,其中滑雪場地增長6.47%,滑冰場地增長21.32%。
記者從幾家上市公司了解到,截至目前,各家在承接冰雪設施場地工作時還尚未形成固定的合作模式,基本都是單項目合作,而非品牌場館的綁定,下游客戶角色也較為多樣。
多重政策推動行業發展的趨勢下,各地產業、場館實際落地仍需要一個過程。一位頭部企業內部人士向記者分析:“雖然大家可能都了解冰雪運動,但南方場地、天氣也有限制。身邊很多人玩冰雪都是去北方,或也更喜歡那種比較大的場地體驗,真正把冰雪運動做成像乒乓球、足球這種隨時隨地就能玩起來的運動還是有限制。”
“一方面是場地建設會更有技術難度,一方面冰雪運動思想還沒有完全深入到每個人的心里,需求其實還沒有完全被打開,但這是需要一定的時間去消化的。未來冰雪經濟起來了,場地建設起來之后,我覺得需求應該是會釋放出來的,其實大家也希望便利性,希望能把這項運動作為一個日常的運動去開展。”上述人士補充道。
雪季之外的北方城市亦存在類似的需求。12月18日下午,一位北方冰雪設備上市公司的內部人士向記者表示,這兩年的冰雪經濟熱不限于室外,北方的夏季時間,也有室內場館的需求,公司在北方也承建了一些室內的冰雪場館。(每經記者舒冬妮對此文亦有貢獻)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111473057576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