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相對低價船訂單出清 中國船舶盈利能力將逐步釋放

          每日經濟新聞 2024-12-30 16:47:10

          在國內市場,中國船舶(SH600150)作為行業領頭羊,在手訂單已排至2028年,各船廠產能接近滿負荷運行。近年來,公司通過技術創新和優化產品結構,特別是在中高端船型如大型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雙燃料超大型集裝箱船等領域取得顯著進展,綠色船型占比超過50%,中高端船型占比超過70%。

          每經記者 張韻    每經編輯 梁梟    

          2024年,我國造船三大指標繼續穩步增長,國際市場份額均位居世界第一。當前,在運力周期性更替、行業綠色變革的持續驅動下,造船市場需求延續旺盛態勢,批量訂單持續釋放。

          作為國內造船行業的領跑者,中國船舶(600150.SH,股價36.44元,市值1629.8億元)目前在手訂單飽滿,排期已至2028年,所屬各船廠產能已接近滿負荷運行。12月20日,公司方面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表示,近年來,公司旗下各子公司品牌影響力持續增強,業務規模效應和協同效應、技術質量和產品結構優勢越發體現,占據了穩固的市場地位。隨著相對低價船訂單的出清,公司在本輪周期中的盈利能力增長將逐步釋放。

          中高端船型占比超70%

          今年以來,新造船市場迎來“超級周期”,訂單潮涌現,船臺稀缺,新造船價格高企,增長已從市場驅動轉向綠色更新需求。

          記者了解到,公司旗下各船廠會根據市場需求,通過分工協作、差異競爭。近年來,公司重點瞄準大型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大型郵輪、雙燃料超大型集裝箱船、豪華客滾船、極地運輸船、汽車運輸船等中高端產品領域,對標世界一流水平。

          在公司看來,國際船舶市場是充分競爭、隨行就市的市場,需要充分研判國際船海市場形勢,做精做優品牌船型,爭取批量化優質訂單,進一步優化產品結構。截至今年上半年末,以艘數計,公司新接訂單中,綠色船型占比超50%,中高端船型占比超70%。

          隨著全球造船市場周期啟動,中高端船型成為主流需求。在此背景下,中國船舶持續優化造船能力和主建船型布局,加大科技研發投入,使得產業升級取得一定成效。

          2021年,中國取代韓國成為世界第一大造船國。以大型LNG運輸船為例,今年以來,滬東中華包攬了卡塔爾“百船計劃”中24艘27.1萬立方米超大型LNG船以及12艘17.4萬立方米大型LNG船建造訂單,以合同金額和載氣量計,均位居全球船廠之首。

          另外,為順應國際最新LNG船設計理念,江南造船研發設計第一代17.5萬立方米MARK Ⅲ Flex薄膜式LNG運輸船,并于2024年11月提前交付,帶動了上游相關產業聯合創新。由此,中國船廠通過自主創新打破韓國在船舶關鍵領域的壟斷,其綜合經濟性能指標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據了解,目前公司各種綠色動力船型,以及大型集裝箱船、LNG運輸船、汽車運輸船等中高端船型已經穩定接單。展望未來,隨著航運市場的持續走強,疊加環保新規、國際海事組織(IMO)規則規范等多方面因素影響,目前在造船企業層面競爭呈現出向優勢企業集中的競爭發展態勢,在船舶產品層面加快向綠色智能方向的發展趨勢。

          船價上行周期,利潤逐步釋放

          造船業既是技術密集型產業,又是勞動密集型產業,更是關聯行業非常多的產業,我國造船業在技術儲備、技術工人儲備,以及鋼材等原材料,動力等船用配套方面具有較好的競爭優勢,這推動我國造船三大指標全面增長。

          在此背景下,今年9月,兩家千億元市值船企啟動資產重組,中國船舶擬吸收合并中國重工(601989.SH,股價4.86元,市值1108.2億元),目前公司正在穩步推進相關盡職調查、審計、估值等各項工作。此次合并將促進雙方專業化整合、發揮協同效應、聚焦價值創造、提高經營效益、提升品牌溢價、實現優勢互補。

          根據兩家上市公司2024年半年報披露的信息,截至2024年6月底,全球手持船舶訂單規模為31359.6萬載重噸,其中中國船舶與中國重工合計手持訂單超過5000萬載重噸。本次重組完成后,公司的資產規模、營業收入規模等競爭優勢更加突出。

          那么,存續公司中國船舶將如何實現強鏈補鏈?公司方面表示,在未來經營策略方面,公司將根據產能布局和發展規劃,更好把握中高端、綠色船型更新及細分船型市場輪動的訂單需求,持續深化與國內外知名航運船企、能源公司、金融租賃公司的戰略合作。

          就未來市場研判,公司方面認為,一方面全球航運業綠色低碳轉型速度加快,以能源運輸為主的海運貿易格局重構,全球優質造船產能供給趨緊,對新造船市場形成有力支撐;另一方面,亦受全球經濟、貿易增長、地緣政治等因素交織影響,當前航運造船市場面臨的宏觀環境的不確定性和復雜性也有所提升。

          對此,公司方面表示,根據手持訂單,公司將狠抓生產管理,確保產品交付。在資本開支方面,一是加強造船項目管理,抓實生產管控,加快生產糾偏,強化計劃執行。二是發揮批量船建造優勢,提升集裝箱船、客滾船、PCTC(純汽車和卡車運輸船)等高附加值船型建造能力效率,達成快速連續交付,鞏固領先地位。三是要加大資源統籌力度,提高資源周轉率。下一步,中國船舶也將積極尋求外延式機會提升生產效率,提高公司效益。

          今年前三季度,由于完工交付船舶數量、單船平均價格同比增加,中國船舶實現營業收入561.69億元,同比增長13.12%。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23.28億元。

          中原證券分析師認為,隨著低價訂單出清,2022年以后承接的訂單價格逐步提高,陸續交付,船舶制造行業有望實現量價齊增的周期復蘇格局,公司毛利率有望得到改善,盈利空間將得到釋放。華源證券分析師提示,需注意鋼材價格上漲超預期、人民幣美元匯率波動、航運行業景氣不及預期、IMO環保約束不及預期等風險。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韻 攝(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中國船舶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在线不卡视频V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野狼 | 在线观看免费午夜A级毛∧ 日韩欧美亚洲国产精品影视在线 | 天天爱天天做天天做天天吃中文 | 欧美国产一级毛卡片免费 |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