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12-30 23:55:46
每經記者 陳鵬麗 每經編輯 梁 梟
《關于公司調整組織架構的議案》被1名董事投反對票,三雄極光(SZ300625,股價11.99元,市值33.49億元)近日一則公告的內容引發關注。
據公告內容,為適應公司戰略規劃和經營發展的需要,進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提升專業化管理水平和運營效率,公司總裁辦對公司組織架構進行了優化調整并提交董事會審議。三雄極光的董事會召開會議,以“8票贊成,1票反對”審議通過了該議案。
圖據公司官網
12月28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了三雄極光董秘顏新元。他向記者回應稱,公司組織架構調整的背景是:外部市場環境變化較大,同時行業“內卷”更加激烈,公司為應對市場環境變化需采取降本增效措施。本次公司組織架構調整后,“一級部門”數量明顯減少,有助于降低運營成本,同時提高業務協同性與公司運營效率。
對于有董事投反對票,顏新元認為,這是上市公司良性治理體制下的正常現象。公司尊重不同的意見表達,無論是在經營管理,還是在董事會決策過程中,不同的想法都能得到充分表達。
1名董事反對相關議案
據三雄極光的公告,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了總裁辦提交的組織架構優化調整方案。列席董事會會議的9名董事中,有1名董事對公司組織架構調整表示了反對的意見。
公告顯示,陳松輝陳述了反對理由:“在總裁辦會議未經充分提前溝通,且沒有明確分管總裁分工管理的情況下,強行修改公司的組織架構,我認為會造成以下結果:形成部門雙頭管理形式,是不合理且低效率的管理模式,將嚴重影響公司運作,造成公司的管理混亂;沒有明確分工的情況下,容易造成權責不清,內部管理混亂。”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陳松輝是三雄極光持股5%以上的股東,自2010年4月起一直擔任公司董事、副總經理職務。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陳松輝持有三雄極光股份2454.04萬股,持股比例為8.79%,是公司第四大股東。
在三雄極光2017年上市之時,陳松輝與張宇濤、張賢慶、林巖4人曾同為三雄極光的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2020年4月,上述4人共同出具《一致行動協議到期不再續簽的告知函》,明確此前簽署的《一致行動協議》到期解除。此后,三雄極光無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
“一級部門”數量將減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留意到,三雄極光上一次組織架構調整是發生在2021年1月。
顏新元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解釋稱,近兩三年來,整個市場環境變化較大,公司的組織架構邏輯也發生了一些變化,這是正常的應對市場變化的管理行為。本次調整,變動較大的主要是銷售相關業務板塊。以前公司各業務單位(商用、家居、電商、戶外景觀等)是作為“一級部門”運作,每一塊都相對獨立,在產品規劃、資源應用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重復建設,協同性相對弱一些。這次調整將相關業務都規整到銷售中心,有助于相關業務管理的統籌協同。
顏新元表示,這樣優化整合后,有的部門隸屬關系發生了變化,有些部門的組織層級下降了,一些業務部門可能從“一級部門”變成“二級部門”。但總體而言,公司的“一級部門”數量減少,有助于提高公司運營效率。
他提到,一個公司里,不同的管理者對公司的變動調整都可能會有不同的想法,這也是正?,F象。公司尊重不同的意見與表達,并依法依規呈現不同的聲音。“從另外一個角度,這說明我們公司治理體制是比較完善和良性(運行)的。”任何公司都會依據自身的決策機制作出最終決策,相信公司作出的最終決策,都會是管理層在當時情況下認為必要且合適的,都能促進公司更好發展。
對于陳松輝提及的“管理混亂”的擔憂,顏新元回應稱,公司內部對此有暢通的溝通和反饋。三雄極光一貫主張穩健發展。“調整也好,不調整也好,(不管)怎么調整,它都會有一些相應的風險管理方式。任何一個公司的調整(決定),都是覺得這種方式的調整會更好。”
據財報數據,2024年前三季度,三雄極光實現營業收入14.93億元,同比下滑10.9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6135.58萬元,同比下滑57.41%。
封面圖片來源:圖據公司官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