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12-31 19:29:21
2024年12月底,《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走訪中國輕紡城,發現市場內客流較往年減少,但生意仍在增長,頭部效應明顯。上市公司輕紡城是絕對支柱,下轄8個專業市場,其中東市場和北市場最熱鬧。這里租金價格與租戶經營情況正相關,樓層越低、越靠近明區租金越高。如今,高樓層租金下滑,部分鋪面空置或轉租。
每經記者 黃海 每經編輯 董興生
紹興市柯橋區金柯橋大道與萬商路交叉的十字路口,是國內乃至全球紡織品交易的咽喉之一。以此處為起點,向東南延伸,方圓幾里內,交錯的街道、河流將占地百萬平方米的街區切割,遍布著各類紡織專業交易市場。
毛紡、化纖、繡花、燙金??大到坯布,小到蕾絲,不同類型的紡織品分門別類,集聚在多家專業市場中。這里又名“中國輕紡城”,是亞洲規模最大、經營品種最多的紡織品集散中心,每年的紡織品交易量約占全國的三分之一、全球的四分之一。
2023年,中國輕紡城線上線下合計交易額突破3600億元,而2024年,這一數字有望突破4000億元。
抽象的數字背后,傳統紡織交易市場內,各個環節的運作規則都在被重塑,貿易政策、電商渠道、市場需求、產業供給無一不在倒逼著市場迅速做出改變。
2023年以來,不少租在市場高樓層的商家在社交平臺發文稱,當前的中國輕紡城內客流減少,部分鋪面租金下滑幅度較大,而自己屬于“高位接盤”。2024年12月底,《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深入中國輕紡城,經過走訪獲悉,中國輕紡城內的客流的確較往年有所減少。但整體而言,市場內的生意仍呈現增長趨勢,且頭部效應愈加明顯。
另一方面,市場內鋪面租金呈現出兩極分化的趨勢:頭部商家聚集的一層普遍上漲,二、三層則視租戶經營情況而定,出現部分下滑。高、低層租金此消彼長之間,構成了市場整體租金的動態平衡。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黃海 攝
上市公司輕紡城(600790.SH,股價3.75元,市值54.97億元)是中國輕紡城里的絕對支柱,公司下轄8個專業市場、3個物流園區,占地面積49.6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69萬平方米,所屬營業房2.5萬余間,占中國輕紡城傳統交易區70%以上的份額。
一般而言,輕紡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被視為研究整個柯橋紡織專業市場的典型樣本。外界熟知的東市場、聯合市場、北市場、北聯市場、天匯廣場、坯布市場、服裝服飾市場等批發市場均屬于輕紡城。
8個專業市場,產品各有側重,又以聚焦服裝面料的東市場和北市場最為熱鬧。其中,北市場位于中國輕紡城的中心地帶,是柯橋區占地面積最大、營業房最多的單體市場。與北市場隔岸相望的東市場,則是高端產品、潮流產品的聚集地,是目前公認“人氣最旺”的一家。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尤其是在這片擁有30多年歷史的傳統紡織品交易市場內,幾乎所有耳熟能詳的實體商業定律都可以在此得到驗證。
商家群體間,除了自家生意,最關心的就是租金變化。在相對傳統的經營模型中,每年的房租成本直接影響著商戶一年的經營思路。商家們關心的租金,正是輕紡城的主要現金奶牛。據輕紡城2024年半年報,租賃服務收入占總營收比重超80%。
據了解,輕紡城下轄市場內一直存在著兩種租賃方式,“直租”與“中介”。輕紡城作為運營方,每6年進行一次招標,一次性收齊6年房租,并逐年確認收入。中標者,除了長期商戶外,還有一批商鋪中介。二者比例幾乎五五開。
長期商戶構成了交易市場運作的底層基礎,中介渠道則為市場帶來了靈活的博弈空間,也為市場的后續招標價格提供邏輯支撐——中介手中的一間鋪面,租給誰,租多久,租多少錢,都是行情說了算。財富效應下,租金價格與租戶經營情況呈正相關。換言之,租金價格也是市場景氣程度的直接體現。
柯橋的紡織專業市場大多是上下三層、前后多列的復式構造,店鋪排列與傳統街道類似,不同區域之間以樓梯和暗道連接。視光照情況以及與樓梯的地理距離,商鋪又被劃為明區與暗區,一般而言,接近天井和客行樓梯的鋪面被稱為明區,也是每個樓層的黃金鋪位。
樓層的高低、區域的明暗是一間店鋪定價的基礎。一般而言,樓層越低、越靠近明區的店鋪,租金就越高。據輕紡城方面觀察,近兩年,商場的“首層效應”越來越明顯。與之對應的是,高樓層租金較以往出現了明顯下滑。
12月24日下午,北市場1層(上)和三層(下),人流量差異明顯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黃海 攝
“現在問題的焦點是租金的事情。”看到隔壁租金“跳水”,在天匯廣場二樓賣窗簾的陳田(化名)覺得心里不平衡。兩年前,他剛以約4萬元/年的價格直租了6年明區的鋪面,如今,隔壁同樣大小的鋪面,租金跌到了每年只要4500元。如今,4萬多的價格,他甚至可以從中介手中租到天匯市場一樓的鋪面。
有同樣感受的,不只是陳田一人,在多位商戶老板以及中介眼中,市場二樓租金下滑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而如果看部分市場人氣更低的三樓,此前有的鋪面年租金要幾十萬元,如今已經低到就像“不要錢”,就連天匯廣場和北市場高樓層的暗區都是如此。
12月底,記者在天匯廣場和北市場的三層看到,不少鋪面已經空置或貼出轉租告示。在伴隨市場走過幾十年的老商戶眼中,與幾年前相比,如今市場的人流量少了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不過,人氣的變化,已經不能完全代表市場的景氣程度。
“現在外面一些小型市場關門,商戶們實際上存在一定的預期回流。”
提及外界關注的租金問題,12月26日下午,輕紡城一位高管向記者表示:“從我們自身報表層面來講,出租率還是蠻高的,去年公告的招投標量也還可以,但租金方面確實有一部分受到影響。放到具體的細分場景里面來看,其實就是租金有高、有低,首層效應會比較明顯,一樓普遍都還在漲價。”
臨近新年,記者走訪當天下午四五點鐘,中國輕紡城內的商戶們開始整理一天的“收成”,不時聽到按動計算器的聲音。這個時間也是整個市場交通最擁堵的時刻之一,不少商家站在市場門口等待運輸車,顏色各異的布匹或橫在身前,或堆在路邊。至于一些生意相對平淡的商家,則會選擇早早關門休息。在以窗簾批發為主的北聯市場,不乏下午三點就關門的商鋪。
12月25日下午,天匯廣場三層大部分門店處于關門狀態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黃海 攝
按照慣例,農歷新年前一般是紡織市場整體的淡季,每年臘月二十三到次年的正月初八都是市場的休市時間。復市后不久,整個柯橋紡織市場就將邁入旺季時間。
年前最后一個月,被部分產品更加To C(比如服裝用料)的商戶們視作一年中最后查漏補缺的階段,大家都期待著下游客戶可以開啟節前補庫節奏。一些市場中,也有部分業務更加To B(比如坯布)的商鋪選擇在淡季關門——因紡織專業市場自身的專業性,這些商戶會選擇在家維系B端老客戶,僅保持倉庫的發貨節奏。
從整個市場行情來看,補庫節奏的開啟情況似乎并不樂觀。12月26日,輕紡城在旗下信息網站“全球紡織網”發布了一則市場調研動態稱:“據調研,進入12月中旬,下游紡織市場并未出現集中備貨跡象,這與11月份市場預期年底前紡企將進行季節性備貨的期望產生較大反差。”
不過在一些細分領域,需求仍然存在。上半年是國風面料,下半年則以沖鋒衣面料、羽絨服面料等戶外保暖面料為主等,這些領域均有表現不錯的商家。
“我們每個市場產品還是有點不一樣,比如北聯市場的窗簾業務主要就對應房地產市場,房地產對它的影響會相對大一點?,F在整體行情中可能成衣業務相對就好一點。”在前述輕紡城高管看來,目前的紡織交易市場內存在一個特征——越To B的商家相對越穩定,越To C的商家表現越好。
除此之外,越是頭部商家,表現也會越好。“以前行情好的時候,大家都能賺錢,只不過是各家賺多賺少的區別?,F在這個時候,龍頭效應會更明顯。”
與一般的商業綜合體不同,作為專業市場,中國輕紡城有著獨特的“景氣因子”——數年前是在一樓等候的搬運工,如今則是穿梭在市場中的“找布人”。
他們往往背著單肩帆布袋,手中拿著布料或照片,在數萬種布料中尋找標的,每個市場中服裝面料的聚集地,是他們經常出沒的區域,而這些地方大多在市場的一層。
東市場二層,部分商戶將冬季面料展示在過道兩側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黃海 攝
韓果(化名)做了4年的“找布”生意。據她觀察,2024年,北市場的客流肉眼可見地少了約四成。但這并不意味著市場的生意不在了,因為她接到的“找布”需求數量并沒有什么變化。
整個產業鏈對效率的追求不斷提高,以往需要客戶親臨的場景被互聯網和找布人替代。近幾年來,越來越多的“找布”需求被更方便、高效的職業找布人承接。
有找布人向記者打趣說:“你別看一層門市部都沒什么人,實際上生意好著呢?,F在老客戶都是通過微信下單,或者把要找的料交給我們,他們一年最多來個兩次就夠了。”
客戶當天早上提出需求,找布人最快當天就可以從數萬種布料中將指定款找到,并通過快遞發出。如果客戶需求更急,找布人還可以為周邊幾十公里內的商家提供即時的跨城送貨服務。據本地媒體統計,柯橋本地的“找布”從業者已超過3000人。
電商與找布人重塑著這座傳統市場的找貨邏輯,也間接改變了市場人氣與實際業績的關聯度,在肉眼看不見的場域內,行業資源不斷向上流動。
從某種程度上講,找布人活動的范圍以及出現的頻次也能反映出一個片區的經營效益。這也解釋了為何找布人經常出現的市場一層房租會普遍上漲,找布人罕至的二、三層則會出現房租遞減的情況。
構成中國輕紡城整體生命力的,不僅僅是市場一層的頭部企業,還有高層的小微商家。但一個殘酷的現實是,當游戲規則發生改變,人人都很容易賺錢的時代過去,無法適應的尾部商家會被逐漸淘汰。這是輕紡城自身的“新陳代謝”。
如何過得更好,是每個位于二、三層的腰部及尾部商戶需要破解的課題。
“你說市場的生命力會不會不見了?我覺得是不會的。衣食住行,衣是最基礎的需求,根基是扎實的。這個問題對應的是,在根基扎實的情況下,上面的枝葉有多繁茂。”在上述輕紡城高管看來,擁有全國三分之二印染產能以及龐大后整理市場(比如繡花、燙金、褶皺等)的柯橋,有著外界無法比擬的優勢。
與此同時,輕紡城與市場的商戶們亦是同氣連枝。輕紡城董事長潘建華多次對外提及幾個關鍵詞:市場要繁榮,數字要迭代,投資要多元。其中,市場的繁榮被他比作公司發展的基石。
對于市場內數量龐大的腰部、尾部商家來說,輕紡城需要在某些領域起到關鍵的引導作用。
外界可以觀察到的是,近幾年,中國輕紡城內出現了一些新的布料專營區。先攏市、再造市,這是一手明牌。枝葉在互聯網的土壤生長,當“物理在場”的重要性變得模糊,整個市場的布局規則也同步發生著嬗變。
中國輕紡城北市場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黃海 攝
做了20多年蕾絲面料生意,去年,韓麗(化名)將鋪面從天匯廣場的一層搬到北市場三層。2023年初,因北市場三樓原本的窗簾布區域經營萎縮流失、開門率降低,市場主動將三樓279間整體回租,并將區域定位為蕾絲、網布專區。韓麗是首批入駐的商戶之一。
盡管心中清楚一樓和三樓的人流量肯定存在差別,但韓麗依舊選擇搬到北市場三層。吸引她的因素有兩個,房租優惠以及產業聚攏。
她向記者算了一筆賬,天匯廣場一樓商鋪的房租每年超10萬元,現在,她在北市場三樓兩間鋪子每年的租金合計也不過萬元。每年省下的房租,加上手中的老客戶,足以維持生意。
“我理解市場管理層想要‘攏市’,想要一層、二層、三層都滿,有人氣??現在市場的人流量還不多,但市場形成需要一個過程?,F在的行情下,生意沒那么好做,開門總要比不開門好的。我們肯定希望穩定之中求發展嘛。”韓麗說。
除了韓麗所在的網布、蕾絲專區,最典型的一處就是專營窗簾布料的北聯市場,最近幾年,因為整體環境以及房地產下游的影響,窗簾市場相對較弱。
潘建華向記者介紹,接下來,公司主要將從幾個維度提振北聯市場:第一是用貿易激發發展,舉辦國貿展會,把沒租出去的地方統籌過來,讓展覽常態化;第二是調整服務模式,延長服務時間,用線上線下融合推動市場交易,讓北聯市場從一級向二級、三級延伸,將受影響最大的二批市場需求承接;第三是培育創新品牌,大客戶與中小客戶研發融合。
“我們更希望有更多工貿一體的企業出來,我們對這個市場有信心。2025年我們對市場的發展也是動了很多腦筋,以后會把發展的思路方向向全社會公開。”潘建華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